第150章 赵盼儿的想法
赵盼儿乖巧点了点头,而后坐到了一旁。
随后贾琅接着询问道。
“赵姑娘,这些日子在北镇抚司,一切还安好吧。”
“承蒙公爷庇护,北镇抚司的差人们对盼儿很是客气。”
“盼儿还未曾谢过公爷活命之恩呢。”
赵盼儿这一番话也是发自内心。
她在九岁时就和锦衣卫打过交道。
那一次,她从官宦人家的姑娘沦落成了教坊司的歌伎。
对于锦衣卫的手段,赵盼儿是深有体会。
这一次锦衣卫如此千里奔波寻找夜宴图,以赵盼儿的聪慧,怎么可能想不出夜宴图必然牵涉到了极为机密之事。
如果没有贾琅的关照,等待赵盼儿等人的下场绝不会太美丽。
哪怕不确定赵盼儿是否知晓夜宴图相关的机密,锦衣卫为了确保不走漏风声,多半都会杀人灭口。
正是由贾琅在赵盼儿身后支持,才让赵盼儿从北镇抚司这个令百官闻之丧胆的地方平平安安走了出来。
想到这里,赵盼儿心中对贾琅越发的感激。
贾琅见状淡然一笑后说道。
“赵姑娘是聪明人,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
“锦衣卫亲自出动,奔赴余杭寻找夜宴图,这其中代表了什么,不言而喻。”
“虽然说如今赵姑娘平安离开了北镇抚司,但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赵姑娘心里要有一杆秤。”
赵盼儿赶忙点了点头后说道。
“公爷放心,从今日起,有关夜宴图的事情,盼儿会藏在心中,一直带到坟墓里。”
贾琅听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这件事孙三娘并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儿,你回去想想,怎么打消她的疑虑。”
“如今你也离开北镇抚司了,接下来你准备作何打算呢。”
听到这里,赵盼儿心中不由得一阵感伤。
赵盼儿此番前来京师,原本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是有眼无珠,看错了欧阳旭。
在来到京师,找到了欧阳旭后,赵盼儿悬着的心也算是彻底死了。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欧阳旭算是完美的验证了这句话。
欧阳旭非但是悔婚另娶,甚至连最后的一点体面都不要了。
明明赵盼儿已经和欧阳旭约法三章,打算了断此事。
但欧阳旭却事后反悔,甚至让欧阳德去找厢吏,打算仗势欺人,直接将赵盼儿等人赶出京师。
这种种事情,让赵盼儿内心之中对欧阳旭的怨恨到达了极点。
为什么,明明自己都已经默认了自己的选择失误,只是让欧阳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了却这段孽缘。
但欧阳旭却偏偏连这点事情都不肯办,偏要如此逼迫自己。
赵盼儿越想心里越是怒火满膛。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
今时不同往日,欧阳旭不再是那个贫寒交迫的书生,变成了万人瞩目的探花郎,不仅金榜题名,还成了高家的东床快婿。
自己一个弱女子,在京师无亲无故,毫无背景,如何能斗得过他。
虽然说贾琅就在面前坐着,赵盼儿也十分清楚,以贾琅的权势,对付欧阳旭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赵盼儿心里清楚,自己欠贾琅的太多了。
赵盼儿连之前的恩情都偿还不完,怎么好意思继续麻烦贾琅呢。
在纠结了一番后,赵盼儿叹了口气后说道。
“多蒙公爷挂念,盼儿已经想好了,辞别了公爷后,盼儿便跟随三娘一起返回余杭了。”
贾琅听后看向赵盼儿询问道。
“怎么,这口气就打算这么咽下去了?”
赵盼儿叹了口气后道。
“不咽下又能如何呢。”
“盼儿不过一介女流之辈,手无缚鸡之力,拿什么去跟探花郎斗呢。”
贾琅微微一笑后说道。
“如果我说我愿意帮你呢。”
赵盼儿犹豫了一下后摆了摆手说道。
“盼儿此番入京,已经给公爷添了太多麻烦了,实在不想再劳烦公爷了。”
“而且高家乃是外戚,盼儿不想再让公爷为了盼儿树敌了。”
“能够完好无损的从北镇抚司走出来,盼儿心中已经是如获新生了。”
贾琅略一思考后看向赵盼儿说道。
“之前的事情,的确是我在帮你,不过在欧阳旭的事情上,我帮你是有目的的。”
“这后边牵涉的事情也十分复杂,暂时我不能跟你解释。”
“不过有一点我可以保证,只要你按照我的计划行事,不仅可以让欧阳旭这种人渣付出代价,还能够保证你安然无恙。”
“怎么样,你愿不愿意试一试。”
听到这里,赵盼儿心里不由得纠结了起来,在思考了一番后,赵盼儿美目环转看向贾琅说道。
“不瞒公爷,盼儿九岁时曾经因父罪身堕贱籍,隶属于余杭歌舞色。”
“一直到十六岁蒙恩令,才得以脱籍归良。”
“虽然说清白未失,但这段过去,终究是盼儿不愿意面对提起的。”
“之前欧阳旭也是拿准了我这个软肋,才会如此的有恃无恐。”
“认定我不敢把事情闹大,免得过去的身份人尽皆知,受人下看。”
“公爷的计划,是否需要盼儿去抛头露面呢?”
贾琅也不掩藏,点了点头后说道。
“关键时候有可能需要你去抛头露面。”
“赵姑娘,我大概也能体会到你的心情。”
“不过很多事情,你想藏也是藏不住的。”
“身堕贱籍,的确是你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战胜恐惧的方法从来都不是逃避恐惧,而是要正视恐惧。”
“你越是逃避,这些事情,就越会成为你的梦魇,令你难以超脱。”
“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
“无论你最后怎么选,我都会尊重你的选择的。”
听到这里,赵盼儿心中不由得犹豫了起来。
在权衡利弊许久后,赵盼儿看向贾琅问道。
“这件事对公爷有帮助,对吗?”
贾琅微微点头后说道。
“没错,有帮助。”
“好,那我答应了,请公爷安排就是。”
眼看着赵盼儿直接答应了下来,贾琅摆了摆手后说道。
“赵姑娘,你不必如此草率,可以考虑几天再给我答案的。”
赵盼儿目光坚定说道。
“盼儿受公爷大恩,正愁不知该如何报答公爷呢。”
“而且公爷方才的话,也是宛如醍醐灌顶。”
“我在籍的时候,守住了清白之身,脱籍归良之后,以卖茶为生,本本分分,未曾以色事人。”
“我之所以以前活的那么累,内心卑微,就是太在乎旁人的看法了。”
“公爷,我想重新的再活一次,为了自己,也,也为了公爷。”
说到这里,赵盼儿面上泛起一丝红晕,整个人也是多了几分娇羞之态。
贾琅见状微微点头后说道。
“你能这么想,我真的很开心。”
“赵姑娘,放心吧,等事情办完之后,我一定会给你一个归宿,让你开启自己全新的人生。”
赵盼儿乖巧点了点头,杏眼含春,目如秋波。
贾琅的胸怀担当,赵盼儿是见识过的,她也想告别过去那种日子了。
在和赵盼儿协商一番达成一致后,贾琅又安抚了赵盼儿两句,让她的心情轻松了不少。
安顿好了,赵盼儿后,贾琅便起身离开了别院。
傍晚,宁国府天香楼内,贾赦一脸讨好站在堂中,很是谄媚看向贾琅行了一礼。
“贾赦见过公爷。”
贾琅微微抬手后淡然说道。
“免礼吧。”
“谢公爷。”
在简单寒暄了两句后,贾赦便迫不及待说道。
“公爷,不知这几日荣国府的变化,公爷可曾知晓。”
贾琅悠闲喝了口茶后道。
“两府一墙之隔,荣国府那么大的动静,我很难不知道啊。”
“没想到,你还有这般手段,如今手握荣国府大权,你也算是春风得意了。”
贾赦一脸苦笑说道。
“不瞒公爷,荣国府就是一个烂摊子,早就是入不敷出了。”
“如今我接管了府中事务,才知道完全就是一锅浆糊,难以下手啊。”
贾琅意味深长看了贾赦一眼后说道。
“你老小子该不会是来找我哭穷的吧,那你可找错地方了。”
贾赦赶忙摆了摆手说道。
“不敢,不敢,我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打公爷您的主意啊。”
“我今日前来,便是想让宁荣二府化干戈为玉帛。”
“当初之事,都是老太太和二房一手办的。”
“如今二房已经被踢出荣国府,任由公爷搓圆揉扁。”
“至于老太太,她现在整日待在房中闭门不出,七十多的人了,想来也没多少日子。”
“虽然说宁荣二府分宗,但这也改变不了两家同出一脉的事实。”
“还请公爷大人有大量,宽恕了荣国府,两家重归于好。”
贾琅听后不以为意说道。
“有道是覆水难收,既然已经分宗了,就不要提什么重归于好了。”
“你老小子有点手段,斗垮了二房和死老太婆。”
“既然如此,今后我也不会再难为你,你可以高枕无忧了。”
“至于其他的,你就不必多说了。”
听到这里,贾赦心里略微有些失望。
他原本是想姿态放低,看看贾琅能不能够宽宏大量一下,两家重归于好后,如此一来,借助宁国府的权势狐假虎威,荣国府的情况一定会好上许多。
但显然贾琅不吃这套,只是答应了不会再继续针对荣国府,至于说让荣国府沾光的事情,那是想都别想。。
虽然贾赦心里失望,但贾赦心里也清楚,自己眼下没什么资格跟贾琅讨价还价。
于是贾赦点了点头后道。
“多蒙公爷宽宏大量,是贾赦孟浪了。”
贾琅不以为意摆了摆手。
“不妨事,好了,若是没有旁的事情,你就回去吧。”
“贾赦告退。”
打发走了贾赦之后,贾琅悠闲的喝起了茶。
对于贾赦的示弱求和,贾琅心里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贾赦现在还觉得自己如今达到了人生巅峰,终于掌握了荣国府的实权。
殊不知如今的荣国府早就被贾老太太和王夫人折腾到了悬崖边上,距离荣国府坠落深渊,只剩下了一步之遥。
此时的荣国府,根本就不值得贾琅针对了。
毕竟贾琅早就给荣国府埋好了大坑。
自从贾老太太和王夫人胆大包天,指使人给林如海投毒后,荣国府的灭亡便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而在夜宴图中的机密被天佑帝得知后,贾琅就知道,此时的天佑帝必然是早就已经是摩拳擦掌,要彻底铲除荣国府这个贾琅一手炮制出来的义忠亲王余孽。
对于贾琅而言,剩下的事情就是看热闹了。
这一次荣国府的结局,必然会比原著凄惨百倍。
原著里,荣国府虽然败了,但最后大部分人都活了下来,死去的也不过只有贾老太太、王熙凤等寥寥无几的人。
就算是贾赦这个坏事做尽的人,最后也不过是罢官夺爵,流放充军,保住了性命。
但这次,贾琅一口义忠亲王余孽的帽子扣在了荣国府头上,天佑帝不彻底把荣国府给搞得粉身碎骨,怕是他觉都要睡不好。
荣国府的狂风暴雨即将要到来。
自己与荣国府一年来的恩怨情仇,也是时候要彻底拉下帷幕了。
就在贾琅继续谋划着该如何掌控朝政军权,彻底架空天佑帝的时候,京师一家酒楼内,此时盛长枫正在与一群公子哥高谈阔论,慷慨激昂,可谓是意气风发至极。
在本次的科举之中,盛长枫并未拿到什么名次,自然是落榜了。
再加上出了林噙霜的事情,让盛弘看盛长枫这个儿子是越看越不顺眼。
就在盛长枫觉得自己遭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时,邱家的公子邱可言出现了。
说起来,邱家和盛家,还颇有一番交情。
盛弘与邱可言的父亲邱敬,乃是同年的进士,当初交情颇好。
但是后来盛弘发现邱敬喜欢投机取巧,不是安分守己做官的人,两家便彼此疏远了。
盛长枫和邱可言在几天前初次见面,邱可言对盛长枫是大为吹捧,对盛长枫的才学夸赞的天上少有人间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