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纪元的曙光,彻底照亮了汉东省的天空。

随着“鲲鹏”手机以无可匹敌的姿态横扫全球,“烛龙”汽车那场惊世骇俗的“烈火真金”直播更是如同神迹般,将汉东省,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内陆省份,彻底推上了世界科技的神坛。

胜利的果实,是如此的丰硕,如此的……甜蜜。

汉东,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炙手可热的黄金热土。

京州国际机场,曾经一天都未必能见到一架的私人飞机,如今,却如同过江之鲫,在全球的航线图上,拉出了一道道,指向同一个目的地的金色航迹。

城市的 skyline,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

一栋栋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摩天大楼,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它们那由“石墨烯太阳能涂料”覆盖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流淌着令人心醉的深蓝色光晕。

夜晚,巨大的全息投影广告,悬浮在城市的半空,播放着“鲲鹏”与“烛龙”那充满了科幻美感的宣传片,将整座城市,都渲染得如同一个,降临于人间的赛博朋克之梦。

而作为这一切奇迹的物质基础——“红色供应链联盟”的数百家工厂里,更是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谱写着这个时代,最激昂的财富交响乐。

一切,都好得,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

“红色供应链联盟”联合总部,顶层。

巨大的、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全息数据屏上,无数条代表着全球订单、物流和资金的数据流,如同璀璨的星河,奔腾不息。

燕九霄,这位曾经慵懒不羁的京城阔少,此刻,正一脸严肃地,盯着屏幕上,那几个,鲜红如血的、不断向上攀升的数字。

他的身旁,站着同样神情凝重的,商界传奇,韩春明。

“疯了……全都疯了……”

燕九霄看着那组最新的数据,喃喃自语,声音里,没有了丝毫的喜悦,只有一种,深深的、无法掩饰的疲惫。

“‘鲲鹏’手机的全球新增订单,上个季度,又增长了200%。”

“而‘烛龙’汽车……”他指着另一个,更加恐怖的数字,苦笑道,“韩叔,你看看这个。我们的全球订单,已经排到,三年以后了!”

“我们,亲手创造出了一个,美丽到极致的、疯狂印钞的……超级怪兽。”

韩春明缓缓点头,那双,早已看透了世间风云的睿智眼眸里,也流露出一丝忧虑。

“但现在,我们,快要喂不饱它了。”

屏幕的正中央,一个代表着“供应链产能满足率”的指标,正在以一种,令人心悸的速度,缓缓下滑。

那个绿色的、代表着健康的数字,已经,变成了,代表着警示的……黄色。

“我们所有的工厂,都已经超负荷运转了。”燕九霄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工人们,三班倒,机器,几乎不停机。但我们的产能,依旧,远远跟不上,市场那如同黑洞般的恐怖需求!”

“问题,出在了最基础的环节。”韩春明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

一张,代表着整个供应链体系的、金字塔般的结构图,浮现了出来。

位于塔尖的,是“盘古实验室”和“创世纪”基地,它们,提供着最核心的技术,闪烁着耀眼的金色光芒。

而位于塔基的,那数以百计的、负责提供最基础的零部件的二级、三级供应商们,却有超过一半,都亮起了,代表着“产能严重不足”和“质量预警”的……刺眼的红灯!

“我们,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大脑和心脏。”

韩春明的声音,充满了无奈。

“但我们,却忘了,去升级,那些,为它们输送血液的、早已锈迹斑斑的……毛细血管。”

---

当新世界的缔造者们,正在为数据流而烦恼时。

旧世界的齿轮,还在用它那,早已疲惫不堪的节奏,发出,最后的、沉重的呻吟。

汉东第一变速箱厂,总装车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由滚烫的机油、金属切削液和工人汗水混合而成的、浓烈而又刺鼻的味道。

巨大的吊扇,在昏暗的穹顶之上,有气无力地转动着,却丝毫无法吹散,那份,如同实质般的闷热。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从那些,服役了至少二十年以上的、绿色的老旧车床上,咆哮而出,几乎要将人的耳膜撕裂。

地面上,一层厚厚的、黑色的油泥,如同凝固的沼泽,踩上去,黏腻而又湿滑。

这里,与几十公里外,那个,光鲜亮丽、一尘不染的“创世纪”基地,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一个,在未来。

一个,还停留在,早已被遗忘的……过去。

车间的尽头,一个,被单独隔开的“精修区”内。

王建国,正佝偻着背,趴在一台巨大的工作台前。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蓝色工服,紧紧地贴在他的后背上。

但他,却仿佛,丝毫没有察觉。

他所有的心神,都凝聚在了,他手中那个,结构复杂如同艺术品般的……高精度减速器之上。

那是,“烛龙”汽车,转向系统的核心部件。

也是,他眼前这座,早已不堪重负的老旧工厂,所接到的、有史以来,最大,也最光荣的……订单。

他的身边,堆满了,小山一般高的、被质检部门,打上了红色“不合格”标签的残次品。

厂长,一个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的中年男人,正站在他的身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老王!怎么样了?!联盟那边,又在催了!”

“这一批的转向减速器,要是再交不上去,‘烛龙’的总装线,就得因为我们,停工了!这个责任,我们谁都担不起啊!”

王建国,没有回头。

他,只是用一种,近乎于抚摸情人的、温柔的力道,将手中一个,比米粒还要细小的轴承,缓缓地,嵌入了减速器的卡槽之中。

他的动作,稳,而又精准。

那双,布满了厚厚老茧、指甲缝里,嵌满了黑色油泥的粗糙大手,在这一刻,却比世界上,最精密的机械臂,还要灵巧,还要可靠。

“别催。”

他的声音,沙哑,却又充满了,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这批货,工艺要求太高了。我们厂里那些老掉牙的德国机床,精度,已经跟不上了。”

“再加上,为了赶工,工人们,连着半个月,每天都只睡四个小时。人,不是铁打的,手,自然,也就会抖。”

他拿起桌上的游标卡尺,对自己刚刚修复好的一个部件,进行着最后的检测。

屏幕上,显示出的误差,是……0.001毫米。

一个,足以让所有,以“精密”著称的汉斯国工程师,都为之汗颜的……神迹般的数字!

“告诉他们,明天早上,我,亲手,再给他们,修出五十个来。”

王建国,缓缓地,直起身,用那早已看不出本色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属于一个老工匠,独有的、朴素的骄傲。

“告诉他们,从我王建国手里出去的东西,每一个,都绝对,是精品!”

他,是这座,正在被时代,所抛弃的、锈迹斑斑的工业心脏里,最后一根,还在顽强跳动的……主动脉。

但,他也知道。

他,一个人的力量,在,那如同山洪暴发般的、巨大的产能缺口面前。

是何等的……杯水车薪。

夜,深了。

王建国拖着那副,仿佛灌了铅的、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了家。

刚一推开门,饭菜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妻子早已为他备好了一桌热腾騰的饭菜,还有一个,穿着“盘古实验室”白色工作服的年轻人,正坐在桌边,一脸兴奋地,摆弄着一部“鲲鹏”手机。

是他的儿子,王磊。

那个,他引以为傲的、在汉东省最顶尖的科技圣地里,工作的儿子。

“爸!你回来啦!”

王磊看到父亲,立刻兴奋地站了起来,将手中的手机,递了过去。

“快看!爸!‘烛龙’又上全球头条了!自由联邦最大的汽车媒体,把它评为‘百年以来最伟大的工业奇迹’!”

只见,那部“鲲鹏”手机,向着半空中,投射出了一道清晰的全息影像。

影像中,一辆黑色的“烛龙”,正在一条蜿蜒的山路上,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超越了一辆又一辆,价格是它十倍以上的、发出巨大轰鸣声的传统超级跑车!

那充满了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让王磊的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自豪。

“爸,我们实验室,真的太牛了!”

“就是可惜了……”他话锋一转,有些不解地说道,“我听联盟总部的同学说,现在‘烛龙’最大的瓶颈,竟然是出在了最基础的零部件上。尤其是,那个转向减速器。”

“唉,那些老工厂,早就该升级换代了。现在还用几十年前的老机床,靠老师傅的手艺去磨,怎么可能跟得上时代嘛!”

这番,充满了年轻人锐气的、无心的话语,如同一根针,狠狠地,扎在了王建国的心上。

他那张,本就疲惫不堪的脸上,瞬间,又阴沉了几分。

他默默地,脱下那身,早已被油污浸透的工服,坐到了饭桌前,端起碗,扒了一口饭,闷声说道:

“机器,没有心。”

“老师傅的手,能感觉到,千分之一毫米的差别。你说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机器,能感觉到吗?”

王磊一愣,随即笑了。

“爸,都什么年代了,您还信这个?”

“我们实验室的Ai,能感觉到纳米级的差别!比您的手,精确一万倍!”

“那不一样!”

王建国猛地,放下了碗筷,那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里,第一次,燃起了怒火!

“那是,冰冷的数据!”

“我这双手,摸过的零件,比你见过的都多!每一个,都有它的脾气!什么时候该用力,什么时候该收手,这,是经验!是艺术!是机器,永远都学不会的……东西!”

一场,关于“经验”与“效率”的代际冲突,在这张小小的餐桌上,轰然爆发!

空气,瞬间,变得无比压抑。

就在这时,王建国口袋里那部老旧的功能机,突然,响了起来。

他拿起电话,是厂长。

电话那头,传来厂长那,充满了绝望和哀求的声音。

“老王……救命啊……”

“联盟那边,下了最后通牒!明天早上八点之前,要是再交不出一千个合格的减速器,他们,就要终止和我们的合同了!”

“老王,我知道,这不可能……但是,我求求你,看在厂里那一千多号兄弟饭碗的份上!”

“你,再带着老师傅们,为我们汉东的荣誉……拼一次命吧!”

王建国,默默地,挂断了电话。

他没有再看自己的儿子一眼。

他只是,缓缓地,站起身,重新,拿起了那件,早已冰冷,却又重如泰山的……蓝色工服。

---

第二天,清晨。

天,还未亮。

一辆黑色的、没有任何标识的“烛龙”汽车,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汉东第一变速箱厂那扇,早已锈迹斑斑的大门前。

赵峰,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

他,只是独自一人,静静地,走进了这座,还在沉睡的、如同工业遗迹般的老旧工厂。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冷冽的、机油的味道。

他,走过那些,静默在黑暗中,如同史前巨兽骸骨般的、巨大的老旧设备。

他,看着墙上,那些,早已斑驳褪色的、充满了年代感的标语——“质量是生命,安全是保障”。

他,仿佛能听到,这座工厂,在它最辉煌的年代里,那充满了骄傲与激情的……心脏跳动声。

他,没有去厂长办公室,也没有去会议室。

他,径直地,走向了那个,唯一还亮着灯的地方。

那个,被工人们,称之为“圣地”的……精修区。

在那里,他看到了,那个,正趴在工作台前,用自己那双,布满了老茧的大手,为一个冰冷的零件,注入灵魂的……老人。

以及,他身后,那十几个,同样,一夜未眠,眼中,布满了血丝,却依旧,在顽强坚持着的……老师傅们。

赵峰,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阴影里,看着。

许久,他才缓缓地,走上前。

他,从那堆积如山的残次品中,拿起了一个,刚刚被王建国,完美修复的转向减速器。

那手感,温润,而又充满了力量。

他,看着王建国那张,布满了疲惫,却又,充满了骄傲的脸,轻声问道:

“王师傅,像这样的精品,您的这双手,一天,能拯救多少个?”

王建国,自豪地,抬起头,伸出了一根,沾满了油污的手指。

“十个!”

“每一个,都完美无缺!”

赵峰,点了点头。

然后,他用一种,平静得,近乎于残忍的语气,说出了那句,让王建国,和在场所有老师傅,脸上的骄傲,瞬间凝固的……话。

“我们的产能缺口,是每天,十万个。”

他看着王建国,那双,深邃得,如同星辰大海般的眼眸里,闪烁着,一种,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即将降临的、令人心悸的光芒。

“王师傅,如果有一种办法,能让您的‘手艺’,在一分钟之内,被完美地,复制一万次。”

“您,想不想看一看?”

嗡——嗡——!

那声音,不大。

却像一柄无形的重锤,一下又一下地,狠狠地,砸在房间里每一个人的心脏上!

高启盛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惨白。

他知道,这通电话,来自哪里。

也知道,它,意味着什么。

赵峰,缓缓地,转过身。

他那双,因为“深网”的卑劣手段,而燃起了无尽杀意的眼眸,在看到那部电话的瞬间,所有的情绪,都如同潮水般退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万年冰封的、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走上前,平静地,拿起了话筒。

“是我,赵峰。”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充满了威严与疲惫的声音。

是,钱伯斯。

“赵峰同志。”

钱伯斯的声音,沙啞,而又充满了无力感。

他,没有质问,没有愤怒,只是,用一种,近乎于宣读命令的、不带丝毫感情的语气,缓缓说道:

“京城最高层的指令,我已经收到了。”

“我,现在,以汉东省常务副省长,及,国家未来能源战略安全顾问小组联络员的身份,正式向你,下达指令——”

“立刻!暂停‘烛龙’项目,所有,后续的投资和生产计划!”

“在你们,没有对那份《碳的谎言》报告,给出一个,足以让国家层面,信服的、科学的解释之前!”

“这个项目,不准,再往前,走一步!”

当最后一个字,从话筒里,冰冷地传出时。

赵峰,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电话那头,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许久,钱伯斯那疲惫的声音,才再一次,响了起来。

这一次,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极其复杂的、个人化的情绪。

有惋惜,有无奈,也有一丝,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的……悲哀。

“赵峰。”

他,第一次,没有称呼他的职务。

“我,早就提醒过你。”

“有时候,跑得太快,不一定,是好事。”

“你,终究还是,触碰到了,那些,我们暂时,还无法撼动的……根基。”

“收手吧。”

“趁,一切,还来得及。”

说完,他,挂断了电话。

嘟——嘟——

忙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高启盛,看着赵峰那,如同雕塑般,一动不动的背影,感觉自己的心脏,正在一点一点地,沉入深渊。

内忧!

外患!

再加上,来自国家最高层级的……雷霆一击!

这,是一个,死局!

一个,任何人都无法破解的、完美的……绝杀!

---

然而,就在高启盛,即将被这令人窒息的绝望,彻底吞噬时。

赵峰,缓缓地,放下了话筒。

他,转过身。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愤怒、绝望、或者是不甘。

只有,一种,令人心悸的、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海面般的……绝对平静。

“启盛。”

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像一颗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高启盛那早已方寸大乱的心。

“通知下去。”

“十分钟后,召开,最高级别,紧急会议。”

“与会人员,我,你,高书记,我父亲,还有,祁同伟。”

---

十分钟后,省委大院,那间,曾经见证了无数次惊天逆转的保密会议室内。

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高育良和赵立春,在来的路上,显然也已经知道了,那份,来自京城的“最后通牒”。

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而祁同伟,则像一柄出鞘的利剑,静立在赵峰的身后,浑身,散发着冰冷的杀气。

“情况,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赵峰,没有说任何废话,直入主题。

他,将高启盛刚刚发现的,那份,关于“Bms供应商后门程序”的报告,投射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双线作战。”

“一条,是明的。是卡曼,联合了国内的石化集团,用一份充满了谎言的‘环保’报告,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对我们,发起的,降维打击。”

“而另一条,是暗的。”他的目光,变得无比冰冷,“是‘深网’,再一次,将他们的黑手,伸进了我们的供应链内部,试图,从技术的根源上,为我们,埋下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这两条线,看似独立,实则,相辅相成!”

“一明一暗,一上一下,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们,是想,一招,就将我们,彻底打死!”

赵立春看着那份,关于“后门程序”的报告,眼中,闪过一丝,后怕的寒意。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个后门,没有被提前发现。

那么,在未来,那数以百万计的“烛龙”汽车,将变成,一个,可以被敌人,随时随地,远程引爆的……移动炸弹!

那,将是一场,比“Ai诈骗案”,恐怖一万倍的……人间惨剧!

“小峰,你想怎么做?”

高育良,开口了。

他,是这里,除了赵峰之外,最冷静的一个。

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就越不能乱。

赵峰,缓缓地,站起了身。

他,走到了巨大的电子地图前,眼中,闪烁着,如同猎人般,冷静而又充满了算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