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旅行日志五

成都的空气比香格里拉厚重得多,带着麻辣和潮湿的气息。飞机落地时,我透过舷窗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和云南的湛蓝形成鲜明对比。

"想什么呢?"晓菲戳了戳我的手臂,她已经换上了那件红色连衣裙,妆容精致。

"在想...这里很适合写一个关于重逢的故事。"我合上笔记本,"潮湿的空气,模糊的视线,两个多年不见的人..."

"作家病又犯了。"晓菲翻了个白眼,但嘴角带着笑,"先想想待会儿见到张明该说什么吧。"

我的心跳突然加速。虽然主角是晓菲,但作为陪同者,我同样紧张这次会面。林默在前排座位转过身来:"我约了编辑三点见面,你们呢?"

"张明说他来机场接我们。"晓菲查看手机,"他应该已经到了。"

取行李时,晓菲不停地整理头发和裙子,紧张得像第一次约会。我默默递给她一片口香糖,她感激地塞进嘴里。

"他看到我会高兴吗?"她突然小声问,"两个月没见了,而且我这样突然出现..."

"他会惊喜的。"我捏了捏她的手,"谁能拒绝这么漂亮的姑娘?"

走出到达大厅,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晓菲踮起脚尖四处张望,突然,她的身体僵住了,眼睛瞪得老大。顺着她的视线,我看到一个穿深蓝色衬衫的高个子男生正朝我们快步走来。

张明比照片上更瘦,戴着黑框眼镜,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走到晓菲面前,两人对视了一秒,然后紧紧拥抱在一起。

"你怎么不告诉我..."我听到他低声说。

"惊喜嘛..."晓菲的声音闷在他肩膀上。

我尴尬地站在一旁,突然意识到自己像个电灯泡。这时林默拖着行李走过来:"我去坐出租车,你们..."

"不,一起吃饭吧!"张明松开晓菲,向我们伸出手,"你们一定是晓萱和林默,晓菲常提起你们。我是张明。"

他的手温暖干燥,握力坚定。晓菲站在他身边,脸上带着我从未见过的柔和表情,像是找到了归处的鸟儿。

张明开车带我们去了市区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别看店面小,这里的麻婆豆腐是全成都最好吃的。"他热情地介绍。

餐馆里人声鼎沸,服务员穿梭在狭窄的过道间,端着红油鲜亮的菜肴。我们被安排在最里面的一张方桌,四周墙上贴满了泛黄的老照片和书法作品。

"所以你们是从香格里拉直接飞过来的?"张明给我们倒上菊花茶,"晓菲说你们原计划还要去雨崩村?"

"计划有变。"我看了晓菲一眼,她正低头搅动茶杯里的菊花,"我们觉得...成都的美食更吸引人。"

张明敏锐地察觉到气氛变化,但体贴地没有追问。他转向林默:"听说你是摄影师?"

两人很快聊起了摄影和旅行。我观察着张明——他说话时不急不缓,眼神专注,时不时给晓菲夹菜,记得她不爱吃香菜。晓菲在他面前像是变了个人,安静而放松,偶尔与他对视时眼里有藏不住的笑意。

"晓萱是文学院的高材生,"晓菲突然说,"写得一手好文章。"

"真的?"张明感兴趣地问,"什么类型的?"

"随便写写..."我习惯性地谦虚,却在桌下被晓菲踢了一脚,"呃...主要是散文和短篇小说。"

"她在写一本关于我们旅行的小说!"晓菲得意地宣布,好像那是她自己的成就一样。

"成都有很活跃的文学圈子,"张明说,"如果需要,我可以介绍几个朋友给你认识。"

我正想婉拒,晓菲已经抢着回答:"太需要了!她写得超棒,就是缺乏展示机会!"

饭后,林默告辞去见编辑,张明则带我们去了他家——一套整洁的小两居。"客房已经收拾好了,"他放下我们的行李,"你们先休息,晚上我下班后带你们去吃火锅。"

晓菲主动提出送张明去公司,留下我一个人在客房里。我躺在床上,回想这两天的剧变——从雪山到成都,从看日出的感动到见证闺蜜重逢的喜悦。笔记本摊在胸前,我却写不出一个字。太多情绪堵在胸口,找不到出口。

手机突然震动,是林默的信息:"跟编辑提到了你的写作,他很有兴趣。明晚七点有场文学分享会,愿意参加吗?"

我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参加意味着要在陌生人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光是想象就让我手心冒汗。但另一个声音在问: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被看见,被听见?

"什么类型的分享会?"我谨慎地回复。

"非正式的,二十人左右。可以读一段旅行随笔,或者新写的小说片段。考虑一下?"

我答应考虑,放下手机,心跳如擂鼓。窗外,成都的天空依然灰蒙蒙的,但隐约能看到太阳的轮廓,像一枚模糊的硬币。

晓菲回来时,我正坐在窗边发呆。"想什么呢?"她扑到我旁边的床上。

我告诉她分享会的事,她立刻坐直了身子:"你必须去!这是绝佳机会!"

"但我从没在公开场合读过自己的作品..."

"第一次有什么可怕的?"她翻出手机,"我们得给你选件像样的衣服...对了,张明说他有朋友在出版社工作,可以帮你看看稿子!"

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我忍不住问:"你和张明...谈得怎么样?"

晓菲的笑容淡了些:"很好...但有些事需要时间解决。"她深吸一口气,"他确实拿到了德国的工作机会,下个月就走。"

"那你..."

"我告诉他我需要一点时间处理家里的事。"她低头玩着裙角,"他...理解。说可以等我三个月。"

我握住她的手:"会好起来的。"

"嗯。"她抬起头,重新露出笑容,"现在,我们得集中精力准备你的分享会!作家女士的第一场公开亮相,必须完美!"

接下来的24小时像做梦一样。晓菲拉着我去春熙路买了条简约的藏青色连衣裙;张明联系了他的出版社朋友,对方答应抽空看看我的作品;林默发来了分享会的详细地址和流程。而我,则在客房里反复修改要朗读的段落,时而信心满满,时而自我怀疑到想取消。

分享会当晚,我们提前一小时到达场地——一家独立书店的二楼。空间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二十多把椅子围成半圆,前面放着一个简易讲台。几个工作人员正在调试音响和投影仪。

"我去帮你看看设备。"林默说,留下我和晓菲在角落。

我的手指冰凉,胃里像有无数蝴蝶在扑腾。晓菲握住我的手:"紧张?"

"快吐了。"我老实承认。

"记得大二那次文学社朗诵会吗?你紧张得把'澎湃'念成了'澎湃(peng bài)',台下哄堂大笑。"

"别提那事了!"

"但后来呢?"她微笑着,"你深吸一口气,重新读了一遍,然后完美地完成了整个朗诵。结束后,社长说你是当天表现最好的。"

我确实忘了这段后续。记忆中只剩下那个尴尬的开场,却忽略了之后的成功。

"俞晓萱,"晓菲直视我的眼睛,"你比你想象的勇敢得多。"

林默走过来:"设备准备好了。还有二十分钟开始,人已经来了不少。"

我偷偷从二楼栏杆往下看,一楼已经有观众在签到。不是想象中的寥寥几人,而是至少有三十多位,还在不断增加。我的腿开始发抖。

"这么多人..."我小声说。

"因为宣传做得好。"林默解释道,"我编辑朋友在本地文学圈很有影响力。"

晓菲突然拍拍手:"对了!差点忘了重要的事!"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给你的,幸运物。"

盒子里是一枚精致的书签,顶端挂着一个小小的转经筒装饰——和她在德钦买给我的钥匙扣是一套。

"这样你写作时就能想起香格里拉的勇气了。"她帮我别在衣领上,"现在,深呼吸。"

深吸气,再缓缓吐出。晓菲帮我整理头发和衣领,像化妆师对待即将登台的演员。林默则耐心地再次确认朗读段落和投影顺序。

"五分钟后开始。"一个工作人员过来通知。

楼下已经座无虚席,甚至有人站在后排。我躲在楼梯口,听着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当听到我的名字被念出时,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下面有请青年作者俞晓萱,为我们分享她的云南旅行随笔。"

掌声响起。晓菲推了我一把:"去吧,大作家。"

走上讲台的过程像是踩在棉花上。灯光刺眼,我看不清台下观众的脸,只感觉到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讲桌上放着我的笔记本和一杯水,旁边是晓菲刚放的一小束野花——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准备的。

"谢谢大家..."我的声音在发抖,几乎听不见,"今天我想读一段...关于香格里拉的随笔..."

第一句话磕磕绊绊,第二句稍好一些。读到第三句时,我抬起头,看到前排晓菲灿烂的笑脸和张明鼓励的眼神,林默则在角落对我竖起大拇指。转经筒书签在衣领上微微晃动,让我想起雪山脚下的勇气。

渐渐地,我的声音变得坚定。文字像一条河流,从口中自然流出。我读到雪山日出,读到古城书店,读到那些偶遇的人和事。台下观众安静地听着,有人微笑,有人点头。

"...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我学会了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不是寻找新的风景,而是拥有新的眼睛。"

读完最后一句,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我松了一口气,差点瘫在讲台上。提问环节比预想的轻松,观众们友善而好奇,问云南的风土人情,问创作过程,甚至有人问起我和晓菲的友谊如何影响我的写作。

"真正的友谊不是彼此相似,而是互相补充。"我回答,"就像我的文字记录细节,而她教会我看到更大的画面。"

活动结束后,不少人围上来要签名或联系方式。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女士递给我名片:"我是《城市文学》的编辑,有兴趣投稿吗?"

我惊讶地接过名片,道谢的话还没说完,晓菲已经挤过来抱住我:"你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能行!"

回张明家的出租车上,我依然沉浸在兴奋和不可思议中。晓菲靠在我肩上,喋喋不休地复述分享会的精彩瞬间,好像她比我记得更清楚。

"那个编辑要你投稿诶!还有那个大学生说你的文字让他想起三毛!哦对了,张明朋友说想约你聊聊出版可能..."

我笑着听她絮叨,心里充满感激。没有她的推动,我永远不会站上那个讲台。

张明体贴地先回家了,留我们三人在路边摊吃夜宵庆祝。林默点了啤酒和小龙虾,举杯致词:"敬晓萱,和她的第一场分享会。以后会有更多。"

"敬晓萱!"晓菲高声附和,引来周围食客的侧目。

回程路上,晓菲突然提议步行消食。林默识趣地说要回酒店处理照片,留下我们两人慢慢走回去。

成都的夜晚比白天凉爽,街头依然热闹。我们路过一家还在营业的甜品店,晓菲二话不说拉着我进去,点了两份红糖糍粑。

"今天是我人生中最棒的日子之一。"我咬了一口糍粑,甜糯的口感在舌尖化开,"谢谢你逼我去分享会。"

"这才刚开始呢。"晓菲得意地说,"等你第一本书出版,我要在朋友圈刷屏一个月!"

我们相视而笑。这一刻,所有的担忧和压力都暂时远去,只剩下纯粹的快乐和满足。

回到张明家,他已经准备好了客房,还贴心地放了热牛奶和饼干在床头。晓菲去洗澡时,我坐在窗边看着成都的夜景,思绪万千。

晓菲裹着浴巾出来,看见我在发呆,便坐到我身边:"还在回味今晚的成功?"

"我在想...这次旅行改变了我们多少。"我轻声说,"如果不是你硬拉我来,我现在可能还在宿舍里对着电脑发呆。"

"彼此彼此。"她用毛巾擦着头发,"如果不是你坚持来成都,我可能还在纠结要不要回家相亲。"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各自想着心事。窗外,城市的灯光像星辰般闪烁。

"晓萱,"晓菲突然说,"我有件事一直没告诉你。"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什么事?"

"我...其实很羡慕你。"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你有这么明确的梦想,而且一直在坚持。而我...我只是随波逐流,做别人期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