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实地学习

德鲁比国王独孤病率领文武所有大臣,前往一百二十里外的一个祭坛,前去拜祭天地,恳请天地降下雨水,以解百姓春耕之急。

回到王宫,六王子独孤鸿求见国王陛下。

见到国王后,六王子独孤鸿道:“这一次大旱,卧龙邦有了应对之策。”

“哦,什么应对之策?”现在,摆在国王面前的就是如何抗旱,这天不下雨,人有什么办法?除了祷告,就是等待。

“深井,卧龙邦打造一万座深井。天干,然深井不干。老百姓吃水有了,春耕浇地的水也有了。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是却也可以保证秧苗不致干旱而死。”独孤鸿急忙向国王独孤病介绍道。

“这是真的?”独孤病还是有一些不敢相信。人能胜天?

这也不怨独孤病不信,自古以来,老百姓期待的就是风调雨顺,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人定胜天。天上没水,却是从地上找。这让人怎么相信?

独孤鸿道:“父王,是真的。上次父王跟我说了后,我就急忙回去,跟他们商量有什么办法。没想到,还真的让他们找到了办法。”

“你说的是井?”

独孤鸿点点头,道:“是的,深井法。我们悬赏,找到了大约一百名懂得打井取水的人。让他们带队,在卧龙邦先行打造了五千口沉井。”

独孤病马上又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德鲁比地下全是岩石,怎么才能打得下去。就算是用修士,也是很有难度的。弄不好,还会出现人员伤亡。”

独孤鸿道:“父王真是英明呀。您猜测得完全正确。但是,他们那里有一个奇人,他见到这个情况,就研究了一套专门打井的装置,只是需要修士才能驱动。这样,阿秀又从黑龙卫抽调了一万名修士加入到打井的队伍之中。结果您猜,怎么样?”

“你个臭小子,还要跟朕卖关子。快说。”独孤病瞪了独孤鸿一眼,低吼了一声。

“好,我说,我说。结果,他们一组五个人,三天就打了一口井。而五千口井,也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全部完成了。”

独孤病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他记得这些黑龙卫的人,之前不都是自己的人吗?怎么一到了卧龙邦,便全换了一个人似的。

以前,这些人都跟饿劳鬼似的,一个个的都是东偏西倒的样子,现在怎么才到卧龙邦几个月时间,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独孤鸿倒是知道原因,以前这些人过的是一家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一个人连野菜、树皮都吃不饱,哪里还有精神干活。到了卧龙邦后,人人都能吃饱饭,干活自然就有精神头。再加上清秀他们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再及时的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当然做起来就快捷多了。

“传,首相,户部,工部尚书到殿。”独孤病对身边的小太监说道。

独孤病终于不再坚持了。现在才是干旱的初期,若是不及时想办法,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他是真的佩服卧龙邦清秀这个小女孩了。据说小六子跟她有意思,要不就撮合撮合。

不到半个时辰,首相和户部、工部尚书全部来了。

独孤病单刀直入,简单的介绍了独孤鸿说的办法。

首相看着这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人,问道:“六王子殿下,你是说,卧龙邦和安答邦的旱情得到缓解了?”

独孤鸿实话说道:“……卧龙邦由于人口少,加上这一次又是全部都是新开垦的农田,所以旱情并不十分严重,加上他们新打的深井,现在旱情已经得到解决。安答邦,虽然还是很有问题,但是反应快,加之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得当,所以他们的旱情已经减轻了一半。”

首相这时问了一个问题:“会不会是卧龙邦本就处于深山之中,这才是新近开发出来。所以原本就没有受到灾情。或者是所受灾情本就轻微。而安答邦,由于与卧龙邦相邻,所以,所受的灾情也就轻微。”

这时工部尚书陆不齐也是有所怀疑。道:“这自古以来,都是天灾人祸是无从避免,他们怎么靠打几口井就解决了呢?”

而户部尚书翁不出却道:“你们没有到过卧龙邦,你们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我们户部可是先后投入了二千多名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税务监督。还从他们手里收走了十多亿的税收呢。所以六王子的话,我是相信的。至于你们说的卧龙邦没有受到灾情,你们去问一问,全国哪一个邦下过一场雨水?”

翁不出的话一出,首相和工部便立即闭上嘴,不说话了。

独孤鸿本来就想要辩驳一番,但是翁不出的话一出,也不好再说了。

独孤病说道:“长之啊,你看小六子说的事情,是不是立即安排人员到卧龙邦核实,并由工部安排人手去实地学习。”

首辅公孙长之道:“殿下所说之事,我看可以分两步来走。一是先行让卧龙邦这一万打井队分成五个队,分别进驻剩下的五个邦。他们可以作为先遣队,先行打着。工部这边立即安排人手前去实地学习。尽快掌握这门技术。然后迅速组织人员,在全国各地推广这门技术。”

这时户部尚书翁不出却道:“你们可有问过卧龙邦?这门技术可愿意无偿的转让。要是别人不肯转让,你们还是早打主意吧。”

户部尚书翁不出的话一出,首辅和工部尚书陆不齐都是面面相觑。不由得又看看国王,再看看六王子独孤鸿。

独孤鸿尴尬的笑了一笑。道:“这门技术是造福全体人民的好事,卧龙邦自然愿意无条件的转让,并负责培训前去学习的人员。只是……”

“只是什么?”首辅公孙长之问道。

独孤鸿说道:“只是这需要一种专用的设备。而这套设备目前只有卧龙邦独有。别的地方也造不出来。所以这一套设备需要你们花钱去购买。还有他们原有的一万人也可以按首辅的意思分成五个队,分别为五个邦去打井。但是这打井是需要事先签署合约的。”

“合约?合约是什么意思?”首辅又问道。

“哎呀,就是要给钱的意思。我看过安答邦与他们签署的合约,分为三个等级。第一是十丈内的井,是五千银币一口;第二是三十丈以内的井,是一万五千银币一口。第三是三十丈以外的井,是三万银币一口。至于设备的价格,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们自己是没有买过设备的。”

这时户部尚书翁不出又说道:“这个是应该给钱的。巧取豪夺可不是咱们德鲁比的国风。”

翁不出的话,让首辅和工部尚书都是嘴巴抽抽。

翁不出接着又道:“但是这个钱,我们户部可不会全出。各个邦要承担大头。我们户部只负责出启动资金。也就是说,卧龙邦的五千个小组,前三天所打的深井,由户部出。三天后,户部不再承担打井的费用了。”

工部尚书陆不齐不由得嘴角再度抽抽。五个邦,每个邦一千个小组,也就是三天时间刚好打造一千口井。若是都是十丈内的井,那就是五百万的银币。五个邦就是二千五百万银币。刚刚才听说户部入账了二十亿,现在转身就只愿出百分之一了。

不过,这方面陆不齐也是没有办法,翁不出就是这样的人。连国王都拿他没辙。很多时候,他卡的钱,事后,都证明他是对的。

首辅这时开口说道:“翁尚书,你这样可不太好,五个邦你只出五百万,你叫他们又到哪里筹钱去?何况,他们才刚刚购买了大量的粮食,现在这个时候,怕是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这样的开支了吧。”

没想到翁不出说道:“我管他有没有钱支出,反正我只支出这么多。他们没钱,可以找有钱的大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