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稻花飘香丰收年,百姓的笑容

朱允熥轻轻地颔首。

“新政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必须做出新变革。”

“成立直隶道一事,出乎我的预料之外,没想到老爷子竟会有这般决断力。”

朱高炽撇嘴道:“这么说来,你是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些事都安排好了?”

“没错。”

朱允熥脸上露出笑容:“既然地方上,有人胆敢抬高银价,甚至不惜以抵押方式筹集银两,无非是想从百姓手中多榨取些钱财,好让自己腰包鼓起来。”

“那么孤……自然也不介意通过银号,定下一个金银与钞票的比率,让他们这一回全变成了破产之人。”

“只局限于直隶地区?”

朱高炽似乎有些质疑。

朱允熥摇摇头:“银号自然不仅限于直隶一地。目前宝钞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但是朝廷现在财政状况很好,正好抓住了这个时机。然而真正关键的是接下来推出的银钞制度,以金银为基准。未来大明对外贸易上,才能发挥出巨大威力。”

通过这种方式,换取大量的资源,从而完全掌控已知所有的经济命脉。

朱允熥很想试一试,自己究竟能否达成目标。

朱高炽又问:“那商号呢?”

朱允熥缓缓说道:“某些事情可以让民间去运作,但有些方面,我觉得还是应该掌握在朝廷手中的。”

车内陷入短暂沉默。

朱高炽思虑一番后,轻轻倚靠在车座上。

此刻他非常好奇,那些辛苦积累下大量白银的人,到最后却发现花不出去时,会有何等心情。

成立大明银号及商号的消息,是在洪武29年秋天收成之际公布的。

秋意渐浓。

那些田埂间以及山间的林木,则如同镶嵌在金色琥珀上的翠绿宝石,美丽动人。

此乃丰收盛景。

田野之间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一年恰逢丰年,家家户户地里的庄稼都有了明显增加。

人们步入干透的稻田,挥舞镰刀收割那沉甸甸弯曲下来的稻穗,并将其捆扎成束。

随着一波波金色稻谷被移除留下短小残梗,村民们将比自己身体还要沉重的稻谷扛在肩头,送往村外晾晒场。

而家中女人们也会开始,将粒粒圆润饱满的稻谷,自沉甸甸的稻穗中脱壳。

每家每户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晒谷场。

收割下来的稻谷,马上就会被摊放在晒谷场上晾晒。

今年天气格外好,从秋收前开始便是一连串的晴天,直到现在秋收了,也没有见到雨水降临的迹象。

此时已近正午,正是温度最高之时。

秋老虎带来的热浪令人难以忍受。

百姓们天未亮就下地劳作,按以往的经验,在这时候他们开始三三两两地从稻田中退了出来,躲在田间小路边的大树下享受难得的阴凉。

各家小孩将准备好的饭菜,用竹篮带到了田埂边。

劳累了一上午的大人们,此刻终于可以大口吃食物,如此丰盛的午餐,通常只在农忙时节才会出现。

虽然近年随着国力逐渐增强,日常生活中大家也开始流行一日三餐的习惯,但平常中午跟晚上还是多以稀饭或者汤食为主。孩子们在家已经由妈妈或者奶奶喂饱了肚子,此时正在田里追逐嬉戏,捕捉各种昆虫玩。

他们的欢声笑语为这宁静乡村,增添了几分生气。

镇江府一个江边村落。

男人们停下了手中割稻的,在树木下乘凉,吃着家里孩子送来的午饭。

“今年老天爷总算显灵了,过年时能好好吃上几顿肉了。”

一个戴着斗笠的男人,面庞虽黝黑却洋溢着笑容。

“真希望每年都能遇到这样好的年份啊。”

旁人不由得感叹道。

大明建朝至今将近30年了,在江南这样水土丰美的地方,像今儿这么好的年景也是非常少见。

“放心,咱们现在用的种子,可都是上林苑监缪少师精心培育出来的。即便将来再遇到灾年,有了缪少师这位能人,还怕啥?”

提到缪良哲时语气里充满了敬仰。

对于应天府乃至更广大的民众而言,缪良哲简直就是家喻户晓的名字。

因为大家都清楚,眼下几乎每个家庭都能过上相对温饱的日子,背后都有着朝廷仁政及辛勤少师缪良哲的付出。

“缪少师虽已满头银丝,仍每日忙碌于衙门,想着如何增加地里的收成,事了之后,我们是否应该拜访他,带点特色产品以示感谢?”

百姓的心思很朴实,单纯地以为是缪良哲令他们过上了好日子,便不想忘记人家的恩情。

旁边却有声音小声说道:“少师毕竟官高位重,终日操劳国事,咱们还是别给他添乱了吧。”

“心意还是要表的,最起码我们把礼物放在门口即离开,这样做既体现了对少师的敬意,也不会影响到他的大事。”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了,几位乡邻商量了一下,要送给缪良哲什么样的礼物。

不久,讨论的内容就逐渐扩展开去。

“你们知不知道,朝廷最近决定改变政策,在这儿不征收实物税了,而改成征银。”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出售谷物后,我们只需给地方上的年轻官员送钱,无需再服劳役。假如官府需要劳动力,还要反过来付工钱给咱呢。”

“大明要迎来繁荣盛世。”

作为靠近京师的百姓,他们对朝廷政策特别关注。

同时,这里的百姓与朝廷政权之间也更为团结。

所有人对于现在施行的新税收方式。

根据耕地面积征取银两,代替以往的实物和徭役这一制度的看法,出奇地统一。

“咱需先将粮食售予商贩换银子,如果奸猾之人,利用机会压低粮价怎么办?”

民众并不真如外人想象中的无知,从过往经历中,他们都清楚商家有时会不可信赖。

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尤为如此。

“砰。”

一位农民愤怒地将手里农具,猛击向地面。

“谁要是敢故意低价收购,我就去找税司的人主持公道。”

“把这些黑心人抓起来查个究竟。”

田野旁,众人皆附和道,情绪十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