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朝廷不收粮只收银子,奸商觉得机会来了

最新关于大明疆域内的土地面积,在户部有记录在册,内阁资料室中有备份,玄武湖岛上的书库内也有存放。

除了这三地之外,税务署内部也保有一份副本。

对于目前大明财产状况,朱高炽非常了解。

然而。

尽管他对朱允熥所提议的一条鞭法表示赞同,但却有些犹豫。

“人们最初提出的策略,通常都源于好意。”

朱高炽低语,视线紧锁着坐在栏杆上的朱允熥:“上行下效最为理想,但实际上底层人员总能寻到逃避的机会。朝廷打算推行一条鞭法,百姓就必须将粮食转换成银两。”

“现在大明拥有倭州四道,金银产出逐年增加。欧罗巴商人络绎不绝,海上的船只日益增多,使得水上交通变得拥挤,大明财政收入也因此保持稳定。”

“此前交趾道、占城道等地方朝廷也曾向朝廷汇报,在当地发现了不少矿藏,并计划在未来进行开采。现今虽然并不缺少金银资源,但若要通过民间商人来完成粮食到金钱的转换过程,商人提高银价,民众仍将陷入贫困中。”

“以货币代替劳役的做法固然不错。但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执行时,难免会出现暗地里欺骗行为,导致民众负担反而更重,生活更加艰难。”

回想往日。

那时他身处北平燕王府,认为自己足够聪明,相信给予机遇便能成就为民立功的伟大事业。

然而当他真正南下京师接掌税署后,许多先前未曾触及的真实情况逐渐浮出水面。

为什么会连同他都会同意加大税监力度,默认那些收税之人,对于任何试图抵触或隐瞒者采取严厉惩罚?

因为现实残酷。

没有朝廷强有力的管理,地方百姓的生活条件只会恶化。

这种现象在悄无声息之间扩散开来。

只要某个百姓得罪了有权势的人。

不需要花钱雇打手施压,只需给该地区粮仓或村落族长传达指示,繁杂沉重的劳役就足以让一个家庭毁灭。

表面上还找不出任何过错。

朱允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却令得朱高炽心头泛起一阵寒意。

他不由自主地脱口问道:“莫非你是希望我去解决这个问题?”

……

此刻尚无人知晓,朱高炽到底又被分配了怎样沉重的任务。

不过等待的旁观者们,终于看到了直隶总督府,即将展开的后续举措。

晨光初现。

整夜未眠的郑明旭,带着几叠厚厚的手稿步入总督衙门,依旧神采奕奕。

总督衙门里大多数任职官员都是近两载,被提拔上来的新面孔,特别是许多年轻人。

此地不仅衙门是新建的,成员亦是朝中新人。

整个总督衙门,如同勃发生机的初春田野,处处洋溢着活力与进取。

待郑明旭进入府内签到。

总督衙门便随之开启了它一天繁忙日程。

尽管有人胆敢无视站岗守卫,在衙门外听里面先是传来一片杂乱声息,紧接着则归于平静。

最终,只见无数身着官服的人群,鱼贯而出。

两侧马厩内的骏马接连被牵出。总督衙门又要有所动作了。

在外等候消息的民众,心中顿时一凛。

大概半个多时辰之后,这条重要信息便在人群中传播开来。

大明直隶总督衙门颁布法令,自今天起,所有属于直隶省辖下的县镇百姓,皆需依照土地面积缴纳相应税款,以此代替以往按照季节征收粮食的传统做法。

朝廷取消一切形式的强制劳役,需通过支付工薪来雇佣劳工。

夏秋两季征税时,百姓都要预先计算所需金额,并交付给本地税署,然后再由官方统一送往京师入库房管理。

这份经由郑明旭审定签字下发的政令,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

自从大明实施摊丁入亩以来,随着财税局的成立,各级地方朝廷对于当地财税收支控制能力,逐渐削弱。

商业活动及个人所得税,由专业税务队伍监管收取。

将实物转换为按田地大小评估费用,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

地方官员失去了通过运送物资入宫换取好处的额外收益。

一时间,各处府邸之内充斥着不满情绪。

尤其是那些收入较低,依赖此类补贴生活的官员,更是怨言不断。

起初,仅为了支持族长反对新政的,也开始自行策划反对郑明旭的新规。

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因担心失去剥削下层劳动力的机会,也加入了抵抗。

一时之间,整个直隶道的官员们,对直隶总督衙门以及郑明旭充满了不满。

倘若不是惧怕朝廷律法,恐怕郑明旭家大门都要被污物覆盖了。

然而,百姓们对此似乎并不太在意。

无论是上交粮食还是银子,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本质不同,只是稍微有些不便罢了。

不再需要无偿为官府劳作,更是让一些人高呼郑明旭是一位公正的好官。

这些质朴的乡民或许并未想到,银子也可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盘剥工具。

况且地方官员的品行,也难以令人信赖。

不久之后,会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根据郑明旭的命令,今后直隶18府所有税收都将折算成货币。但问题是,农民哪里来的钱?”

苏州,城南一座靠近太湖的别院里。

园中聚集着一群来自四面八方在此谋生的商人们。

其中一人率先发话,情绪激动。

另一个人好奇地追问:“的确农民没钱,那这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

突然他恍然大悟,眼神中闪过了亮光。

“没错。农民手里没银子,但我们手中可是堆积如山的钱财,多得都快要发霉了。”

一名身材臃肿的商人敲打着桌子嚷嚷道。

“他们只有谷物,我们拥有货币。大明征收赋税,这意味着,农民将被迫把粮食卖给我们换取现钞,而那时价格如何设定,便全由我们说了算。”

首先揭示这个征银制度问题的人,得意洋洋地笑起来。

紧接着,只见某个人猛地起身,做出离去的姿态。

“今年秋收马上要开始了。各位,我先行一步。”

说完这句话后,他便不理会旁观者的惊讶神色,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