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打杂的来了

她们此前可没有唱过这样风格的歌曲,当时,阿福教了她们,她俩是死记硬背下了这首歌。

因为这个歌的说唱有一定的难度,她俩就揣摩唱法,经过无数次的习练也觉得不流畅,实际就不知道说和唱怎么样结合。

大约经过了一年的时间,总是唱不好,就想到了在自己的班子里找外援,后来在一个嗓音粗旷浑厚的女歌手配合下,完成了说唱组合了。

她们觉得是好听,但怕白巾国人们听不惯就没有公开的唱。

因为阿福教的歌还没有完全拿出来,也有家有余粮心不慌的感觉,其他的歌曲还很新鲜呢,就不忙着把这首歌唱给大众了。

今天是特殊的时候,也是远离白巾国的地方,正好唱出来,让老师阿福等检验一下好了,看看其他人也喜欢这歌吗。

她俩唱完了以后看阿福在对着两人挑大拇指,其他众人也掌声不断,三人这才欣慰的笑了。

另一个歌手唱了《山路十八弯》也是赢得了满堂彩。

她们有样学样,也学着唱山路十八弯,可少有能唱高音唱顺畅的,最高的高音挑不上去,反而赢得了许多尬笑。

这些南詹国和大德国两个国家的歌手,难得有白巾国这样出色的同行,好几个人都想拜他俩为师呢。比如那个南詹国的歌手,大德国歌手小秀儿,甚至是歌手小雨。

她俩说是带着人去净歌苑打杂,还有唱奢香美夫人和山路十八弯的两人。

这样出色的歌手去干打杂,那不是开玩笑吗,那不是暴珍天物吗?这样的人唱歌比她们都厉害,还打什么杂啊,就在净歌苑后台当个顾问得了。

至于其他六个人,净歌苑的后台随便进,反正原来就有打杂的,她们打不打杂也随她们的便。

至于学习唱歌跳舞的经验,那就毫无保留的教给她们得了,互利互惠吗!

那些楼下吃喝的食客,无意间参加了一场歌曲的盛宴,听得他们连连赞叹,一开始是一首连着一首,直到高潮过去歌手们不唱了,在楼上开始开怀畅饮起来。

他们这些借了光的观众,一看他们楼上不唱了,感到意犹未尽,只好喝着酒回味刚才的歌曲了。

宾主尽欢而散,大家感到有了新的收获,白巾国的几人也高兴。当他们下楼的时候,又见到了阿荒三人中的两人。

他俩看众人下楼了,赶紧的过来打招呼。

阿福可不想搭理他俩,怎奈,他们是卑谦的笑着过来的,有句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吗?

其实,阿荒就怕阿福和小倩,他早就想走了,只是两个人坚持要见唱歌的人,因为那首歌《明月几时有》的歌词实在是让人惊艳。那么好的歌词是谁作出的,他们想刨根问底。

她们一下楼梯,那些刚才听过歌的,这才看到了美女们下楼梯,每个都是出色的佳丽。

两人看阿福过来了,赶紧上去重新见礼,又提到了歌词。

这时候,阿荒已经偷摸蔫退了,没有弟弟阿荒给她们碍眼了,阿福小倩就没有刚才的暴戾脾气了。但对他俩的印象还没有改观,就不想搭理他们。

“哦,你俩说的是歌词啊,国祥你来和他俩解释吧……”

他俩打听了,杨国祥听从了阿福的话,撒谎说是从沿海三郡传过去的。

转过天来的早上,一行十人就在宫门处等着,宫门到净歌苑也不远,她们要和歌舞团两部分人一起结伴去净歌苑,那样就不用买门票了。

九个南詹国歌舞团的人,因为是女皇收下的礼物,也是在皇宫入住的。

她们出来了宫门有人护送,嘻嘻哈哈的和丹华等见面,互相说笑着去了净歌苑。

昨晚上,她们回去了宫里,两部分人又回忆那四首歌,互相拾遗补缺学着唱,一直彩排到了半夜,从伴奏到唱歌都要重新配合。直到下半夜了,才有了大差不差的效果。

她们后悔了,为什么昨晚不把十个人请到宫里来,直接对她们讨教不就得了。

不要说宫门侍卫不让进,不是有阿福小倩吗,她俩一句话不就解决了吗。好在今天她们就去净歌苑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当面和人讨教。

她们吃完饭就出了宫门,就为了快一些见到丹华她们,一起去净歌苑。

到了净歌苑,由于时间很富裕,离着十点开始的演唱会还有两个多小时,可以和丹华这四个歌手面对面讨教。

对于新来的打杂人员,净歌苑的工作人员有些不理解,可也不能说什么。

她们一旦见识到了四个打杂的,却像老师一样教人唱歌,指点唱法,比划怎样呼吸配合,怎样把高音平稳的拔起来……就瞪大了眼睛。

她们哪里是来打杂的?是老师级别的好不好!

最后,她们身体力行的,在乐队乐器配合下唱了起来,每人把昨晚的歌唱了一遍。那些伴舞的也一样配合,她们唱歌的时候,伴舞的就在一旁伴舞。

其实,六个伴舞的,昨晚也和同伴研究了,什么样的歌曲,伴舞什么样的动作,力求风格等同。

这下好了,看看时间已经九点半,净歌苑开始放人入场了,这才停止了习练。

但她们不甘心,把她四人列入了特约嘉宾,把所有原定的节目往后推,把四首歌排序在了演唱会的最前面,让四人出尽了风头。

这些观众同样感到了惊奇,因为一下子来了好几个新人,唱的还是他们没有听过的歌曲。

几个人接下来就在后台打杂﹝学习﹞了,学歌唱,学伴奏,学伴舞……。

那些打杂的,他们一开始听说来了新的打杂的,还有些沾沾自喜,打杂的多了以后,许多工作,比如扫地搽桌子清洁舞台,就有人分担了,现在看是糊弄鬼啊。

连续二十多天,她们各自得偿所愿,马佳预定的预定的乐器到位了,阿福请求女皇先拨过来了两套,让丹华班子的乐师各自有了一套。

既然乐器都属于自己的了,学起来就快得多了。

只是那些乐器不是短时间内能学会的,尽管学了十多天也还不熟练,只算是窥到了门径。以后就得多练习,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吗。

伴舞的由于也没有彻底把舞蹈练好,她们此前没有接触过舞蹈,身体没有拉伸过。

她们知道自身身体僵硬,现在学舞蹈已经过了年龄了。但她们可以用勤奋来弥补体质的不足,跟着南詹国六个伴舞的,探讨拉伸筋骨的办法。

她们学的也算是刻苦了,天天超负荷训练,腰酸胳膊疼,腿疼的连平常走路都费劲了。

丹华看在眼里,默默和杨国祥商量,以后要善待她们四人,让她们成为班子成员。

因为伴舞也是辛苦的,从南詹国的舞蹈演员训练她们的时候,她们发出的杀猪般的惨叫声就听得出来,像是受酷刑折磨啊。

她们四人以后就是班子正式成员了,她们的薪水,比照歌手也要大涨。

她们一直在大德国待了一个月,因为唱歌互相交流不辞辛苦。

四个从来没有跳舞功底的人,过去虽然看过宫廷舞娘跳舞,可那都是动作不剧烈的,还有些轻松写意,她们也没有尝试着学习过。

现在忽然要练那些高难度的舞蹈,踩胯耗胯,踩脚背搬腿,下腰压腿,都属于违背人的生理固定范围,强力拉伸筋骨的,和上刑有的一比。有了些成绩了后,还需要持久的磨练。

一个月后再看要伴舞的四人,比一来的时候还要瘦,一个个腰腿却灵活了。

小倩知道这些歌曲是怎么回事,都是学自录音带上的。

这天他忽发奇想,就问阿福:“阿福,都说你是聪明绝顶的人,可这录音带上的歌儿,都有二百多首了吧,就没有一首是你亲自做的……”

“是啊,这有什么奇怪的,我又不懂的音律,难道是你想我自己创造歌曲吗?”

“我就想啊,你浸淫此道也两三年了,和我学武功一样,也应该有自己的心得了。你听歌听的多了,可以试着自己作曲填词了。你没有看到陛下的儿歌吗,你看她的儿歌出自那盘录音带?”

阿福在脑中搜索,确实没有发现有这个儿歌,肯定是女皇自己做的了。

“行吧,我试着做一首,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他苦思冥想,最后试着做了一首《京城爱》歌词是;京城花朵香飘远,京城男女爱啊爱,一直到了来年春,爱意依然如花开。爱的死去又活来,一生一世不分开……。

歌曲委婉节奏轻快,配曲唱起了没什么难度,就找了丹华试唱。

丹华一听是老师的新歌,马上就高兴起来,把情绪投入进去,两天就唱的通顺了。接着,就在净歌苑里,乐队谱曲和歌手磨合,很快就唱的如行云流水了。

她们唱歌,其余歌手也跟着学,丹华唱的通顺了,她们也学的差不多了。

后来,这首歌成为了经典,在各个班子里传唱,甚至漂洋过海,传去了许多国家。

丹华杨国祥要带着她们的人离去了,阿福小倩给他们送行,这次是在净歌苑要唱最后一场,是白巾国歌舞团的专场。宣传的大字报已经贴出去了,是免费演出,连女皇陛下听说了后也来了。

她们的时间选的太早,七点,天刚亮不久,许多人在吃早饭就很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