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最大总裁丹阳富
第三百一十三章 唱歌骂人双给力
小
大
杨国祥拍手,示意大家先別说话:“大家静一静,我们白天已经看了大德国歌舞团的演出了,给人的感觉非常好,我们是来自白巾国的歌手,这次来大德国是为了学大德国歌手的歌舞经验的,我师父说是来进修啊……”
“为了大家能了解白巾国歌手的水平,现在就让我们班子的班主丹华给大家献上一首歌,歌的名字就叫做《明月几时有》”
丹华得到了杨国祥的嘱咐,看师父推荐她唱这首歌,就猜到了师父的意思,她也不推辞,在一个蒲团上座下了。
她面前的长条矮书案上放了古琴,点起了一炉檀香,她在书案前盘腿而坐。
这首歌她们在白巾国已经唱响了,其他班子也学了去,只是因为时间短,还没有传到大德国,更没有传到南詹国,这些人都是第一次听这首歌。
这首歌没有前奏,琴弦和歌声几乎同时响起。这是她自弹自唱,也有乐师给她另外伴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阿福后来教给丹华和金冀的歌,大部出在他独有的那盘录音带上,其他人并没有听过。
大德国原来歌唱团的人纳闷,这么好听的歌曲,丹华是从那里学来的?这歌曲和其他歌曲的风格还大不同,曲调委婉静怡,意境深远,还有些空灵。
无论是大德国歌手,还是南詹国歌唱团,还有楼下嘈杂的食客,一时间都静了下来。
一曲终了,掌声立刻响起来。十几个人站起来,拉住了丹华问东问西。从这首歌就能看得出来,白巾国名列第一的班子,果然是实至名归的。
忽然,楼梯口咚咚咚跑上来三个人,看穿戴是文人服饰,其中就有阿荒在最后面。
他仨一上来,前面的两人就开口问:“刚才的歌是哪位姐姐唱的,真是神仙歌喉,合辙押韵词曲俱佳啊。姐姐是那个院子的,我们仨人今晚一定去给姐姐捧场去……”
冷不防阿福站起大声怒斥道:“大德国学府大学士阿福在此,你三个斯文败类给我赶紧滚!”
两人被他骂的还在发愣,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阿福的弟弟阿荒,刚才眼睛被美女吸引了,看到阿福怒斥三人差点惊呼一句“哥哥”想想不妥,又看到了横眉立目的小倩也在阿福身边,马上就拉着两人快速退下楼去了。
他不怕阿福骂他,可怕小倩的大耳刮子,就因为小倩当初抽过他,他心里就有了阴影了。
小倩的柔夷长得很漂亮,可就是那双小手,抽起人耳光来比大鞋底子还要结实,速度也快的不行,让人很难躲闪。当时阿荒的脸上挨了耳光以后,屁大会儿功夫就肿的像猪头了。
阿福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弟弟,他可是非常头疼这个弟弟,听他们刚才话里的意思,现在弟弟不光是游手好闲了,又有了逛勾栏的新嗜好了。
什么“院子”什么“姐姐”还有“捧场”,一听就知道他们把歌手当成风尘女了。
三个人还在一起,一看就是一丘之貉了。
和他一起来的两个年轻人都是平原郡的,两人的父辈是在万家镇经营作坊的,一个名叫常连山,他家是加工农具的,另一个名叫关林,他父亲是买了袁康他父亲火柴厂的。
两人都二十六七岁,现在还是四年科举一次,上一次科举,北国人入侵导致没办起来,从此以后女皇执政就再也不办科举了。两人习八股文厌烦,只是爱吟诗作赋。
他俩看走仕途无望了,父辈就让他们到万家镇的工厂熟悉一下,以后会接手祖业。
这两人是儒生,长辈经商开厂子家底都很富有,听说学府招收学生,只要是入了学府,以后就有机会当官。
别看父辈是开厂子的,但两人不想继承祖业,就想当官光宗耀祖。当官的前提是进入军队或者有了学问,他俩不想进入军队服役,那是又苦又累的,就想通过仕途当官。
两人到了学府,还没有和门卫说话,就看到阿福的弟弟在大门口外游荡。
阿福的弟弟阿荒,为了吸引女学生也在学府外面闲逛,也穿了文士的装束,风流却不倜傥。
看他俩对自己打听什么要入学,阿荒就告诉他们:“入学啊,你们的年龄过了,入学的都是十八岁以下的,你俩超龄都快十年了,就不要想了。”
“入学府不行,想投军,现在不打仗也不行,不如看看其他行当自行择业。”
他俩看阿荒说话也是文绉绉的,就打听他是什么身份。
阿荒等得就是这句话,就标榜自己是校长的弟弟。他学问不怎么样,但和陌生人对答,哄骗人,蹭顿吃喝还是有能力的。
两人高看他,看看天色过午了,常连山就请他去喝茶,一直喝到了阿福一行到了酒楼的楼上。
他们和阿荒闲谈了半天,从阿荒的谈吐中,就明白了他学问水平就是半瓶水,对勾栏欢场倒是说的头头是道。说到了怡红院和巧妹坊两地,姐儿漂亮,还有学问,比一般的勾栏档次高。
三人从茶馆出来,肚子里只有茶水,一人就提议去酒楼吃饭,就到了这个酒楼。
他们来的时候,阿福一行刚上楼不久,楼下乱哄哄的,他们也听不清楼上的人说什么,只知道有人请客,不许别人上二楼打搅。
楼上唱歌琴声响起,嘈杂的声音暂时就没有了。
楼下的人一听楼上弹琴开始唱歌了,也是好奇的,也等着楼上唱歌,就想免费的听一听,
丹华的一曲《明月几时有》不但旋律空灵悦耳,歌词合辙押韵意境还是上上之选,不用说也出类拔萃。阿荒就猜测唱歌的给客人喝酒助兴的。
唱歌的是那个勾栏院的姐儿唱的,他估计不是怡红院的就是巧妹坊的,并说给两个人听。
因为丹华唱的非常,常连山和关林坐不住了,非要上楼看看是谁唱的,这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阿福不生气别的,就生气他们刚才的问话,什么“姐姐是那个院子的,把自己的女徒弟当成什么了,“我们仨晚上一定去给姐姐捧场”这都是什么烂人啊,不是狂嫖滥赌的斯文败类是什么!
三人被莫名其妙的骂下楼了,也是舍不得走,因为楼上又在唱歌,他们的酒菜还得接着吃。
接下来,杨国祥又唱了一首《霸王别姬》。
歌曲充满阳刚之气,显出了霸王的王霸之气质,歌中既有悲壮又有柔情。霸王和虞姬几乎是在永别的情况下,还有着重逢的希冀,一句“别离何时重相见”让人听之落泪。
楼下那些食客和两个人听得热血沸腾,即使是阿荒想拉着两人去怡红院,两个人也坚持着不想去。不但想接着听歌,还想要见识唱歌的人。
再接下来,也就不用阿福说什么了,杨国祥和丹华,自己就把去打杂的事情办好了。
这些人不依不饶非得让她俩接着唱,看班主夫妇已经唱了几首歌了,应该休息一下,两个同来的歌手替两人挡驾,一个主唱了《佘香美夫人》,两人给她配合说唱。
这首佘香美夫人节奏感极强,一开始是歌手离席准备唱,两个乐师伴起了前奏。众人满以为歌手就开始唱了,哪里知道是和阿福同桌的杨国祥突然发声了。
“落脚河上面崖对崖,威宁草海荞花盛开,谁把月亮挂天上,照的想说的话流成海……”
众人还在惊奇,那个歌手和杨国祥突兀的一起唱起来,声音也并不高。
越过绵绵的高山,越过无尽的花海,如果期待依然在,总是春暖到花开……。
请你轻轻留下来,让梦卷走这尘埃,香飘在书厢之外,奏响美丽的天籁……
丹华接着唱,声音有着诱惑力;不等三更过天晓白,奢香夫人她把日光画心上,照的漆黑的夜亮堂堂,亮堂堂,亮堂堂。
丹华和歌手又合唱,这次音调稍高;越过绵绵的高山,越过无尽的花海,如果期待依然在,总是春暖到花开,让你轻轻留下来,让梦卷走这尘埃。香飘在书厢之外,奏响美丽的天籁……
到了这里两人的尾音刚落,三人音调转高一起高歌。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有没有人来告诉我,可是苍天在对我你在呼唤。一座山翻过一条河,千山万水不寂寞,你来过年华被传说,百里杜鹃不凋落……。
共同唱;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有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可是苍天在对我呼唤,一座山翻过一条河,千山万水不寂寞。你来过年华被传说,百里杜鹃不凋落………。
这样的歌唱形式,还是说唱性的,从来还没有人配合着唱过,虽然阿福在录音机里面听过了,也教了她俩,可都是笼统的,甚至说唱都不好区分。
她们这样的三人说唱,不要说南詹国的歌手没听过,连大德国的歌手都感觉到了新奇。
歌曲带来信息量太大了,她们得稍微歇会儿,在脑海里消化消化。
接着,他们开始唱出第二段,这一段和上一段几乎重复,这些观众迷糊糊的重温了一次,前后连贯了,思维这才豁然开朗了,掌声经久不息。
丹华杨国祥也知道这首歌很成功,看到阿福默默伸出大拇指,两人欣慰的笑了。
这首歌自从阿福教完了两人以后,教的就一晚上,她俩属于强闻博记了。
阿福第二天和小倩就启程回国了,她俩能够唱成了这样,就有了原来歌手的八九分相像,尤其是歌曲的意境很好,按理来说也是非常成功的。
歌词里面提到的地名,白巾国也是有的,即使是没有,也没有人会挑毛病。
“为了大家能了解白巾国歌手的水平,现在就让我们班子的班主丹华给大家献上一首歌,歌的名字就叫做《明月几时有》”
丹华得到了杨国祥的嘱咐,看师父推荐她唱这首歌,就猜到了师父的意思,她也不推辞,在一个蒲团上座下了。
她面前的长条矮书案上放了古琴,点起了一炉檀香,她在书案前盘腿而坐。
这首歌她们在白巾国已经唱响了,其他班子也学了去,只是因为时间短,还没有传到大德国,更没有传到南詹国,这些人都是第一次听这首歌。
这首歌没有前奏,琴弦和歌声几乎同时响起。这是她自弹自唱,也有乐师给她另外伴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阿福后来教给丹华和金冀的歌,大部出在他独有的那盘录音带上,其他人并没有听过。
大德国原来歌唱团的人纳闷,这么好听的歌曲,丹华是从那里学来的?这歌曲和其他歌曲的风格还大不同,曲调委婉静怡,意境深远,还有些空灵。
无论是大德国歌手,还是南詹国歌唱团,还有楼下嘈杂的食客,一时间都静了下来。
一曲终了,掌声立刻响起来。十几个人站起来,拉住了丹华问东问西。从这首歌就能看得出来,白巾国名列第一的班子,果然是实至名归的。
忽然,楼梯口咚咚咚跑上来三个人,看穿戴是文人服饰,其中就有阿荒在最后面。
他仨一上来,前面的两人就开口问:“刚才的歌是哪位姐姐唱的,真是神仙歌喉,合辙押韵词曲俱佳啊。姐姐是那个院子的,我们仨人今晚一定去给姐姐捧场去……”
冷不防阿福站起大声怒斥道:“大德国学府大学士阿福在此,你三个斯文败类给我赶紧滚!”
两人被他骂的还在发愣,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阿福的弟弟阿荒,刚才眼睛被美女吸引了,看到阿福怒斥三人差点惊呼一句“哥哥”想想不妥,又看到了横眉立目的小倩也在阿福身边,马上就拉着两人快速退下楼去了。
他不怕阿福骂他,可怕小倩的大耳刮子,就因为小倩当初抽过他,他心里就有了阴影了。
小倩的柔夷长得很漂亮,可就是那双小手,抽起人耳光来比大鞋底子还要结实,速度也快的不行,让人很难躲闪。当时阿荒的脸上挨了耳光以后,屁大会儿功夫就肿的像猪头了。
阿福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弟弟,他可是非常头疼这个弟弟,听他们刚才话里的意思,现在弟弟不光是游手好闲了,又有了逛勾栏的新嗜好了。
什么“院子”什么“姐姐”还有“捧场”,一听就知道他们把歌手当成风尘女了。
三个人还在一起,一看就是一丘之貉了。
和他一起来的两个年轻人都是平原郡的,两人的父辈是在万家镇经营作坊的,一个名叫常连山,他家是加工农具的,另一个名叫关林,他父亲是买了袁康他父亲火柴厂的。
两人都二十六七岁,现在还是四年科举一次,上一次科举,北国人入侵导致没办起来,从此以后女皇执政就再也不办科举了。两人习八股文厌烦,只是爱吟诗作赋。
他俩看走仕途无望了,父辈就让他们到万家镇的工厂熟悉一下,以后会接手祖业。
这两人是儒生,长辈经商开厂子家底都很富有,听说学府招收学生,只要是入了学府,以后就有机会当官。
别看父辈是开厂子的,但两人不想继承祖业,就想当官光宗耀祖。当官的前提是进入军队或者有了学问,他俩不想进入军队服役,那是又苦又累的,就想通过仕途当官。
两人到了学府,还没有和门卫说话,就看到阿福的弟弟在大门口外游荡。
阿福的弟弟阿荒,为了吸引女学生也在学府外面闲逛,也穿了文士的装束,风流却不倜傥。
看他俩对自己打听什么要入学,阿荒就告诉他们:“入学啊,你们的年龄过了,入学的都是十八岁以下的,你俩超龄都快十年了,就不要想了。”
“入学府不行,想投军,现在不打仗也不行,不如看看其他行当自行择业。”
他俩看阿荒说话也是文绉绉的,就打听他是什么身份。
阿荒等得就是这句话,就标榜自己是校长的弟弟。他学问不怎么样,但和陌生人对答,哄骗人,蹭顿吃喝还是有能力的。
两人高看他,看看天色过午了,常连山就请他去喝茶,一直喝到了阿福一行到了酒楼的楼上。
他们和阿荒闲谈了半天,从阿荒的谈吐中,就明白了他学问水平就是半瓶水,对勾栏欢场倒是说的头头是道。说到了怡红院和巧妹坊两地,姐儿漂亮,还有学问,比一般的勾栏档次高。
三人从茶馆出来,肚子里只有茶水,一人就提议去酒楼吃饭,就到了这个酒楼。
他们来的时候,阿福一行刚上楼不久,楼下乱哄哄的,他们也听不清楼上的人说什么,只知道有人请客,不许别人上二楼打搅。
楼上唱歌琴声响起,嘈杂的声音暂时就没有了。
楼下的人一听楼上弹琴开始唱歌了,也是好奇的,也等着楼上唱歌,就想免费的听一听,
丹华的一曲《明月几时有》不但旋律空灵悦耳,歌词合辙押韵意境还是上上之选,不用说也出类拔萃。阿荒就猜测唱歌的给客人喝酒助兴的。
唱歌的是那个勾栏院的姐儿唱的,他估计不是怡红院的就是巧妹坊的,并说给两个人听。
因为丹华唱的非常,常连山和关林坐不住了,非要上楼看看是谁唱的,这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阿福不生气别的,就生气他们刚才的问话,什么“姐姐是那个院子的,把自己的女徒弟当成什么了,“我们仨晚上一定去给姐姐捧场”这都是什么烂人啊,不是狂嫖滥赌的斯文败类是什么!
三人被莫名其妙的骂下楼了,也是舍不得走,因为楼上又在唱歌,他们的酒菜还得接着吃。
接下来,杨国祥又唱了一首《霸王别姬》。
歌曲充满阳刚之气,显出了霸王的王霸之气质,歌中既有悲壮又有柔情。霸王和虞姬几乎是在永别的情况下,还有着重逢的希冀,一句“别离何时重相见”让人听之落泪。
楼下那些食客和两个人听得热血沸腾,即使是阿荒想拉着两人去怡红院,两个人也坚持着不想去。不但想接着听歌,还想要见识唱歌的人。
再接下来,也就不用阿福说什么了,杨国祥和丹华,自己就把去打杂的事情办好了。
这些人不依不饶非得让她俩接着唱,看班主夫妇已经唱了几首歌了,应该休息一下,两个同来的歌手替两人挡驾,一个主唱了《佘香美夫人》,两人给她配合说唱。
这首佘香美夫人节奏感极强,一开始是歌手离席准备唱,两个乐师伴起了前奏。众人满以为歌手就开始唱了,哪里知道是和阿福同桌的杨国祥突然发声了。
“落脚河上面崖对崖,威宁草海荞花盛开,谁把月亮挂天上,照的想说的话流成海……”
众人还在惊奇,那个歌手和杨国祥突兀的一起唱起来,声音也并不高。
越过绵绵的高山,越过无尽的花海,如果期待依然在,总是春暖到花开……。
请你轻轻留下来,让梦卷走这尘埃,香飘在书厢之外,奏响美丽的天籁……
丹华接着唱,声音有着诱惑力;不等三更过天晓白,奢香夫人她把日光画心上,照的漆黑的夜亮堂堂,亮堂堂,亮堂堂。
丹华和歌手又合唱,这次音调稍高;越过绵绵的高山,越过无尽的花海,如果期待依然在,总是春暖到花开,让你轻轻留下来,让梦卷走这尘埃。香飘在书厢之外,奏响美丽的天籁……
到了这里两人的尾音刚落,三人音调转高一起高歌。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有没有人来告诉我,可是苍天在对我你在呼唤。一座山翻过一条河,千山万水不寂寞,你来过年华被传说,百里杜鹃不凋落……。
共同唱;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有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可是苍天在对我呼唤,一座山翻过一条河,千山万水不寂寞。你来过年华被传说,百里杜鹃不凋落………。
这样的歌唱形式,还是说唱性的,从来还没有人配合着唱过,虽然阿福在录音机里面听过了,也教了她俩,可都是笼统的,甚至说唱都不好区分。
她们这样的三人说唱,不要说南詹国的歌手没听过,连大德国的歌手都感觉到了新奇。
歌曲带来信息量太大了,她们得稍微歇会儿,在脑海里消化消化。
接着,他们开始唱出第二段,这一段和上一段几乎重复,这些观众迷糊糊的重温了一次,前后连贯了,思维这才豁然开朗了,掌声经久不息。
丹华杨国祥也知道这首歌很成功,看到阿福默默伸出大拇指,两人欣慰的笑了。
这首歌自从阿福教完了两人以后,教的就一晚上,她俩属于强闻博记了。
阿福第二天和小倩就启程回国了,她俩能够唱成了这样,就有了原来歌手的八九分相像,尤其是歌曲的意境很好,按理来说也是非常成功的。
歌词里面提到的地名,白巾国也是有的,即使是没有,也没有人会挑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