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若安好那还得了小羊羔白又白

第440章 强干弱枝

内侍苏木来政事堂宣召的时候,被宣召的周参政正对着面前的一沓奏疏神游太虚。

两次去龙德殿向太上皇觐见都吃了闭门羹,周舜臣内心深处不仅有未能见到太上皇的失落,还有一丝淡淡的,不好宣之于口的隐忧。

“太上皇总是不肯单独见我,莫非他老人家有难言之隐?莫非皇上他?”周舜臣不敢往深里想,仅仅是一念闪过已然让他脊背生寒。

被皇帝单独宣召周舜臣心下难免忐忑,可他还是得做好万全准备进宫面圣。

才用了午膳,宋嘉佑正伏案打盹儿,内侍乔木轻手轻脚的走进来小心翼翼道:“陛下,周参政到了。”

皇帝并无反应乔木也不敢再多言,迟疑了片刻他蹑手蹑脚的退到外面,然后客气的对覆手而立的周舜臣道:“请参政大人稍候片刻,陛下正在小憩,若参政大人有急事奴婢再去替您禀报。”

“乔先生且慢,陛下正在歇息臣怎好打扰呢,我稍候就是。”周舜臣对乔木比以往时候客气不少。

虽然乔木不及苏木得用,但他也是成日里侍奉在御前的。

不管周舜臣这样的文人,还是武将他们对宦官其实是打心底里看不起的。哪怕宦官手握权柄,他们也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顶多是畏惧,畏惧的不是手持权柄的这个人,而是手中权柄。

周舜臣内心里瞧不起这些阉人,可眼前的阉人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他就不得不“余尊降贵”,称呼对方一声先生。

周舜臣在外足足候了小半个时辰才拖着稍显麻木的双腿进了御书房。

年轻的帝王坐在龙案之后和颜悦色的看着亦步亦趋而来的周参政。

待周舜臣见礼毕,皇帝继续和颜悦色道:“朕让周参政久等了,快给周参政上座。”

“臣不敢。”周舜臣这一句臣不敢不仅仅是谦恭之辞,而是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总觉得皇帝此刻的温和有些不寻常。

宋嘉佑缓缓起身离开宝座,一步一步走到了周舜臣面前,他比出身江南的周舜臣高了一头不只,加上那一身气度让周舜臣倍感压迫。

宋嘉佑平视着比自己矮了一头多,两鬓生霜的周舜臣徐徐开口:“周爱卿是元※初年的榜眼,朕这几日阅览了爱卿早年的文章,不光文采斐然,而且不乏书生意气。爱卿最近几年的文章虽华美依旧,不过少了一些文人风骨。”

“臣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让陛下见笑了。”周舜臣摸不透皇帝此刻的心思,他每说出一个字都含了一百二十分的小心。

宋嘉佑微微一笑,手轻轻在周舜臣肩膀上搭了一下:“朕到是更欣赏不知天高地厚的周爱卿。据朕所知周爱卿的祖父,父亲都是账房先生,如此说来周爱卿是听着算盘珠子的声音长大的。” 不等周舜臣反应年轻帝王的声音再次从头顶响起:“三司使总不能把账算利索,还得朕亲自过问。若周爱卿担任三司使朕会省心不少。”

皇帝要把他调去三司当职这对于周舜臣而言绝对不是好事,参知政事可是副宰相,从二品,而三司使多由正三品以及从三品的官员来担任,三司使称为计相。

当年太祖皇帝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采用的是强干弱枝策略。

枢密院,和由中书门下两省合并的政事堂,三司三方各自为政,相互牵制,如此以来相权被削弱,皇权越发集中。

周舜臣不愿入三司衙门除了被降职的不甘外,还有就是替皇帝管钱袋子是一件苦差事。如今国家正在打仗,战争就是在烧钱啊,自从两国开战,三司使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头顶的头发眼看掉的所剩无几了。

宋嘉佑将周舜臣的所思所想尽收眼底,他缓缓走回御座话风突然一转:“朕后宫妃嫔虽不多,到也有自己的偏爱。朕喜欢哪个女人,就更偏爱那个女人所生的子女。朕听闻周爱卿最近几年一直宠爱平姨娘,平姨娘所生的小衙内一定比其他孩子更让周爱卿怜惜才是。三天前小衙内不慎磕掉了两颗门牙,朕记得大皇子四岁的时候因为顽皮磕掉了门牙,哭了好几天。”

周舜臣微微发颤的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臣唯恐自己能力不够,不能升任三司使一职。”

周舜臣的后背再次冷汗涔涔,他没想到皇帝的心思如此缜密,大臣内宅里的风风吹草动龙椅上这位都能了解的如此清楚。

周舜臣的确很宠爱一个姓平的美妾,但他对平氏所出的儿子到不甚宠爱。到了他这个年龄已经孙儿好几个了,他所眷恋的也只是美人年轻的身体,以及几个年长的儿子能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周舜臣没想到自己的小儿子磕掉了门牙这样芝麻绿豆大的事皇帝都能尽在掌握。

他侍奉老皇帝数年,他却从未像此刻这般惶恐不安过。

周舜臣战战兢兢的离开御书房后,屏风之后响起了环佩叮当之声,紧接着一身鸭卵色暗纹织锦裙衫的梅蕊缓缓而出。

“周舜臣担任三司使,参政一职可就空出来了。陛下打算提携自己人还是继续避嫌?”梅蕊将四角博山炉里的香点燃,很快御书房内就弥散开一股若有似无的茉莉香。

是梅蕊提议让周舜臣来管钱袋子,周舜臣虽是个软骨头,却不能否认他处理政务的能力。

将周舜臣这个主和派领袖赶出朝堂还不是时候,再说赶走一个周舜臣,主和派不可能就安分守己。周舜臣至少不会公然结党,与其如此到不如继续用着周舜臣。

宋嘉佑揉了一下发麻的太阳穴这才开口:“原先的三司使姚先知更适合管军务,他任枢密副使,至于周舜臣空出来的参政则有吏部尚书薛仁杰来担任。薛仁杰性格刚毅,他刚好跟老奸巨猾的张泽群相互牵制。江寻也历练的差不多了,他来接替薛仁杰主政吏部。”

江寻是当初宋嘉佑主政开封府时提拔起来的,几年的时间江寻由开封府尹至国子监祭酒,再到大理寺卿,工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