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若安好那还得了小羊羔白又白

第439章 该放手

太上皇正一边喂鱼,一边听乐师弹琵琶曲,内侍张建悄悄走到近千附在太上皇耳边道:“禀太上皇,皇上在朝堂上——”

太上皇不问朝政不过是做的表面文章罢了,每日皇帝在朝堂上的一举一动都有耳目会在散朝后第一时间报到太上皇耳畔,今天也不例外。

悠扬的琵琶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路过的鸟雀不舍得扑棱翅膀安静的蹲在树杈上听听儿。

太上皇听闻皇帝对御史台,知谏院开刀,他面色如常,耳朵似乎还在欣赏妙音,眼睛盯着自由游走的小鱼儿。

“寡人就知道皇帝不可能一直按兵不动,对御史台,知谏院下手不过是那小子的第一步罢了。”太上皇的心情其实很复杂。

他心知龙椅换人后朝堂就再也不可能是自己希望看到的朝堂,他一手扶上皇位的宋嘉佑变不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他既希望朝堂还是自己熟悉的朝堂,同时他又不是自己扶上龙椅的皇帝是个庸碌之辈。

宋洵在位将近三十年,他面对外敌时确实是个软骨头,不过他在内政方面却又不是个庸碌之君。

宋洵接手的大燕朝山河破碎,战火硝烟,他等于是在帝国的废墟上一点点将家园重建。

宋洵在位期间除了必要的维修宫室外,很少大兴土木,他的生活也算节俭,处理政务十分勤勉。

宋洵希望大燕朝在他和他所选定的接班人两代不懈努力下能走向盛世。

太上皇背着手缓缓从紫檀木太师椅上起身,缓缓在幽幽小径上徘徊:“只要皇帝不继续坚持重申木鹏举一案,不兴兵北伐,寡人就该是时的放手。”

太上皇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他才将面前的茶盏端起,小内侍张松从不远处既不而来:“启禀太上皇,周参政求见。”

参知政事周舜臣如今算是主和派的领袖,上回他被新帝逼到退无可退直接“晕”在了朝堂上。

木鹏举恢复荣誉的旨意一下周舜臣便来内宫求见太上皇。

太上皇昨日被自己拒之门外的周参政再次亲来觐见,他面色微微一凝:“告诉周参政,今日非来龙德殿觐见寡人之日,寡人好清静,平日不愿见客。”

周舜臣算是太上皇一手提拔起来的,君臣二人除了政见相和外,周舜臣写的一手好字,而且还喜好蹴鞠。

周舜臣虽不似当初的王桂那般公然结党,他是行事作风相对温和,然而他又在无形中在模仿王桂。

客观来说就才华而言周舜臣只够给王桂提鞋的资格。

再次被太上皇拒之门外的参知政事周舜臣默默的走出宫禁。

被皇帝亲自下旨贬黜朝廷的左谏议大夫是周舜臣的同年,这次知谏院的言官们积极的蹦跶便是周舜臣的暗中授意。

以周舜臣为代表的主和派不希望木鹏举被恢复荣誉,他们于木鹏举并无私人恩怨,有的是政见不合而延申出来的相互排挤,水火不容。

哪怕北蛮的铁蹄仍旧在中原沃土上践踏,无数将士们正在积极抵御外敌,浴血奋战,就是有一帮软骨头坐在后方兴风作浪。

“陛下,周参政未能见到太上皇。”苏木小心翼翼的将龙德殿那边的风吹草动及时报至帝前。

宋嘉佑放松了握笔的动作,略一沉吟后才对苏木吩咐:“朕稍晚些时候再见太常寺卿,午膳后朕要先见周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