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懵逼震惊的林强!

第二天,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洒在研究所静谧的园区内时,整个大院已经提前苏醒过来。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联合学习交流活动,后勤和保卫科的同志们天不亮就开始忙碌,洒扫庭院,检查线路,连花坛里的几株残菊都被精心打理了一番。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

白杨依旧是雷打不动的作息,晨练,早饭,而后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

他刚坐下没多久,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敲响。

“请进。”

林慧走了进来,她的脸色看起来比昨天要好一些,但眼神里依旧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和困惑。

她将一个牛皮纸档案袋,双手轻轻地放在了白杨宽大的办公桌上。

档案袋很薄,甚至有些陈旧,边角都起了毛。

“所长,这是我哥哥林强的个人档案,我托我爸的老战友,从供销总社那边调出来的。”

“嗯,辛苦了。”白杨点了点头,没有立刻去看那份档案,而是示意她先坐,“别紧张,我说了,不是坏事。”

林慧勉强笑了笑,端正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个等待老师训话的小学生。

她实在想不通,自己那个安于现状、每天就想着怎么从库房里多倒腾点处理布料的哥哥,到底有什么地方能入得了所长的法眼。

在她看来,哥哥林强除了嘴皮子还算利索,会跟街坊邻居、各路采购员们插科打诨之外,几乎一无是处。

正当办公室里陷入一种微妙的安静时,桌上的内部电话响了。

白杨接起电话,是门口警卫室打来的。

“所长,部里派人送来一份机要文件,需要您亲自签收。”

“好,让他们直接上来。”

挂了电话,白杨对林慧说:“去泡两杯茶来。”

“好的。”林慧起身,正好与前来送文件的人错身而过。

来人是一名穿着笔挺制服的年轻干事,神情严肃,他手中捧着一个用火漆密封的黑色皮质公文箱,显得极为郑重。

“白所长!”看到白杨,他立正敬礼。

“辛苦了,同志。”白杨起身与他握了握手。

一系列复杂的签收程序走完,年轻干事再次敬礼,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脚步沉稳有力。

林慧端着茶进来时,只看到白杨正用一把特制的裁纸刀,小心翼翼地割开公文箱上的火漆印。

“咔哒”一声,箱子打开了。

里面没有想象中厚厚的文件,只有三个独立的档案袋。

这三个档案袋与林强的那个截然不同,崭新的制式牛皮纸,袋口用白线反复缠绕,封口处盖着鲜红的“绝密”印章,光是看着,就透着一股非同寻常的分量。

白杨将三个档案袋拿了出来,并排放在办公桌上。

然后,他才拿起林强那个薄薄的、甚至有些寒酸的档案袋,抽出了里面的几页纸。

纸张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是手写的,工工整整的楷书。

姓名:林强。

性别:男。

年龄:二十七岁。

政治面貌:群众。

学历:红星中学高中毕业。

家庭成员:父亲林建国(市纺织厂退休干部),母亲王秀兰(家庭妇女),妹妹林慧(***研究所所长助理),弟弟林浩(高中在读)。

工作履历:1970年-至今,东单区第九供销社,先后任售货员、仓库管理员、现任采购科采购员。

……

履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像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城市青年一样,乏善可陈。

最后的单位鉴定评语,也是些“团结同志,服从领导,工作踏实肯干”之类的套话。

白杨看得非常仔细,手指在“采购科采购员”这几个字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供销社的采购员,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岗位。

在这个物资凭票供应,渠道为王的时代,一个合格的采购员,需要有孙悟空的本事,能上天入地,走东家、串西家,把计划内外的物资给凑齐了。

他们对市场物价的敏感,对三教九流的熟悉,对政策缝隙的理解,远超常人。

这是扎根在最基层,最了解民间商业生态的一群人。

放下林强的档案,白杨又拆开了部里送来的第一个“绝密”档案袋。

这份档案的纸张是洁白的道林纸,字是打印机打出来的宋体字,清晰而冰冷。

姓名:钱立行。

年龄:三十五岁。

履历就复杂得多了。

此人祖上是津门八大家之一,标准的“资本家”出身。

但他本人却是个商业奇才,公私合营后,他凭借对市场的惊人嗅觉,在国营体系内依旧混得风生水起。

尤其是在广交会上,他曾仅凭一人之力,就为国家拿下了一笔巨额的纺织品出口订单,手段灵活,胆大心细,被外商誉为“最不像中国商人的商人”。

但他的档案上,也附着厚厚的一叠“错误”说明。

“投机倒把”、“个人英雄主义”、“无组织无纪律”、“里通外国(后经查证不实)”……

一连串的帽子,让他几度沉浮,最终被下放到了一个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里看仓库,彻底闲置了起来。

档案末尾,周部长的秘书用钢笔加了一句批注:此人是匹烈马,能日行千里,也能踢死主人。性如孤狼,极难驾驭。

白杨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狼?

他要的就是狼。

温顺的绵羊,是没法在即将到来的市场浪潮里撕开一道口子的。

他打开了第二份档案。

姓名:马宏图。

年龄:四十一岁。

这位的履历,则完全是另一番光景。根正苗红的革命家庭出身,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地方政府,一步一个脚印,三十多岁就成了一方县委的负责人。

他的问题,出在“思想过于超前”。

早在几年前,他就在自己负责的县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偷偷搞起了“包产到户”的试点,还大刀阔斧地改革县里的几个老大难国营厂,引入了后世所谓的“厂长负责制”和“绩效考核”。

他将马宏图的档案,与钱立行的档案,并排放在了一起。

最后,他又拆开了第三份档案。

这份档案里的人选,同样优秀,是一位在南方主管过大型国营商场,精通财务和管理的干部。

但白...杨只是扫了一眼,就将其放到了一旁。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三份档案上。

林强,基层的“地头蛇”,代表了最广泛的民间网络和渠道感知。

钱立行,市场的“孤狼”,代表了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最凶悍的开拓能力。

马宏图,体制的“拓荒牛”,代表了对宏观政策的理解和在规则内跳舞的智慧。

一个负责打通末端渠道,一个负责冲锋陷阵开拓市场,一个负责保驾护航稳定后方。

这三个人,就像是未来商业帝国版图上的三枚关键棋子,位置不同,作用各异,但组合在一起,却能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白杨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周部长果然没有让他失望,送来的人,都是他最需要的那种“宝贝疙瘩”。

他按下了内部电话的按钮。

“小林,进来一下。”

林慧很快推门而入,看到桌上摊开的几份档案,尤其是自己哥哥那份,被郑重地摆在最中间,她的心跳不由得又快了几分。

“所长……”

“你去安排一下。”白杨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用所里的名义,立刻联系这三个人。”

他将三份档案往前推了推。

“林强,钱立行,马宏图。”

“通知他们,今天下午三点整,到所里的小招一号会议室开会。会议内容,定为‘关于新型民用技术推广应用的座谈会’。”

林慧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己的哥哥林强,竟然和部里用绝密档案送来的人,并列在了一起?

还要一起参加一个听起来就无比高端的“座谈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长,我哥哥他……他就是一个普通的采购员,他……”林慧的声音有些发颤,她既为哥哥感到一丝莫名的激动,又深深地为他担忧,生怕他到了那种场合会出丑,会给所长惹麻烦。

“我知道他是什么。”白杨打断了她的话,目光温和却坚定,“我需要的就是一个采购员。你不用担心,只管去通知。记住,用正式的口吻,告诉他们,这是703研究所的正式邀请,不得无故缺席。”

“是!”林慧看到白杨笃定的眼神,心中虽然依旧翻江倒海,但还是立刻挺直了腰背,大声应道。

作为一名合格的助理,她知道,自己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执行命令。

她拿起桌上的三份档案,小心翼翼地合上,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只是她的背影,看起来有几分同手同脚的僵硬。

……

同一时间,东单第九供销社。

后院的采购科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水味和劣质香烟的烟气。

林强正翘着二郎腿,一边用搪瓷缸子喝着浓茶,一边跟几个同事吹牛。

“……不是我跟你们吹,昨儿个我去肉联厂,那新来的小王,牛气冲天,说没指标,一块肉皮都不给。嘿,你强哥我什么场面没见过?我二话不说,直接摸到他们车间,找到他们刘主任,就提了一句,‘刘哥,你家侄子想进我们供销社当学徒的事儿,我跟我们社长提了一嘴……’,你猜怎么着?”

林强故意卖了个关子,得意地呷了口茶。

“怎么着了?”一个年轻的同事连忙追问。

“刘主任当场就拍了板,批了三百斤的计划外猪头肉给我!今天下午就到货,到时候哥几个都有份儿!”

“强哥牛啊!”

“还得是强哥,路子就是野!”

办公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恭维之声,林强听得浑身舒坦,正准备再吹嘘几句自己的“光辉事迹”,办公室的门“砰”的一声被猛地撞开了。

众人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只见供销社的张社长,一个平日里走道都背着手,四平八稳的半大老头,此刻却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焦急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

“林……林强!”张社长一眼就锁定了林强,声音都变了调,“你,你快出来一下!快!”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社长这副模样给惊住了。

林强也是一脸懵逼,他放下茶缸,站起身来:“社长,怎么了这是?天塌下来了?”

“别废话了!快跟我走!”张社长不由分说,上来就拉住林强的手腕,几乎是拖着他往外走。

林强被他搞得莫名其妙,心里还在犯嘀咕,难道是自己昨天拿猪头肉的事儿被人捅了?

不应该啊,这点事儿,社长自己就能压下来,何至于慌成这样?

他被一路拉进了社长那间全供销社最气派的办公室。

一进门,林强就愣住了。

办公室里,除了脸色煞白的张社长,还站着一个陌生男人。

男人穿着一身半旧的灰色中山装,脚上一双黑布鞋,相貌普通,身材中等,属于扔进人堆里就找不着的那种。

但他站在那里,就像一根钉子,沉默,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让整个屋子的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

他的眼神很平静,扫过林强时,却像x光一样,似乎能把人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林强心里“咯噔”一下。

他常年跟三教九流打交道,眼力劲儿还是有的。眼前这个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那股子气场,比他见过的区里最大的领导,还要沉,还要硬。

“是林强同志吧?”男人开口了,声音平淡,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啊,对,我是。”林强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

“张社长,麻烦你先出去一下,在门口守着,不要让任何人进来。”男人对一旁的张社长说道。

“哎,哎!好的,好的!”张社长如蒙大赦,连连点头,几乎是逃也似的退了出去,还小心翼翼地把门给带上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了林强和这个神秘的男人。

气氛愈发压抑。

“我来自有关部门。”男人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这个介绍非但没让林强放松,反而让他心头一紧。

“有关部门”,这四个字在京城里,意味可就太多了。

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他这种小老百姓能接触到的层面。

男人没有给他胡思乱想的时间,从随身携带的黑色公文包里,拿出两份文件,放在了办公桌上。

“看一下,然后签字。”

林强迟疑地走上前,拿起第一份文件。

封面上写着三个醒目的大字:《保密协议书》。

他翻开一看,瞳孔骤然一缩。

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条款,什么“接触**甲级机密”、“终身保密义务”、“严禁向包括直系亲属在内的任何人泄露相关信息”……每一条的后面,都标注着违反后的严重后果,轻则纪律处分,重则追究刑事责任。

林强的手,微微有些发抖。

他这辈子,干过最大胆的事,也就是倒腾点计划外的物资,赚点差价,搞几张紧俏的工业券。

可眼前这份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这哪是保密协议,这简直就是一张“生死状”!

“同志,这是不是……搞错了?”林强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我就是一个供销社的采购员,我……”

“没有搞错。”男人的语气依旧平淡,“你的妹妹,是林慧同志,对吗?”

提到妹妹,林强心里更慌了。

难道是小慧出事了?

不对,要是小慧出事,来找自己的,应该是公安才对。

“签吧。”男人催促道,不容置喙。

林强看着那份协议,又看了看男人那张毫无表情的脸,知道自己今天没有选择的余地。

他一咬牙,拿起桌上的钢笔,在签名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写完之后,他感觉自己手心全是汗。

男人收回保密协议,又将第二份文件推了过来。

这是一份《临时借调令》。

抬头是“***研究所”,一个他只在报纸和妹妹口中听说过、,如雷贯耳的名字。

内容却异常简单:兹借调东单区第九供销社林强同志,参与“*****一号”项目组工作,为期不定,即刻生效。原单位需全力配合,做好工作交接及**关系保留事宜。

这是什么?

听起来像是搞导弹的。

让自己一个供销社采购员,去参加导弹项目?

林强感觉自己的脑子彻底不够用了,他觉得自己像是在做一个荒诞离奇的梦。

“同志,我……我能问一下,这到底是……?”

“到了你就知道了。”男人言简意赅地打断了他,“现在,给你十分钟时间,回去跟你家里人说一声,就说单位有紧急任务,要出差一段时间。然后,跟我走。”

“现在就走?”

“现在就走。”

男人说完,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眼神仿佛在说:我的耐心是有限的。

林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震惊,疑惑,惶恐,但在这片混乱之中,却又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火苗,被悄然点燃了。

他的人生,似乎在这一刻,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推向了一个完全未知的轨道。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跟您走。”

走出社长办公室,外面走廊上,采购科的同事们都伸长了脖子在张望,脸上写满了好奇和八卦。

看到林强和那个神秘男人一起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

林强没有理会他们,他径直走到张社长面前,张社长正像个门神一样守在门口。

“社长,所里……哦不,上级单位有任务,我要去出差,工作上的事,您让小王先顶一下。”林强的声音,不知不觉间,也变得沉稳了许多。

“啊……好,好!你放心去!家里的事,单位的事,都不用你操心!”张社长连声保证道,看林强的眼神,已经从看一个普通下属,变成了看一个自己完全惹不起的大人物。

林强点了点头,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跟着那个灰衣男人,穿过供销社嘈杂的前院,走到了大门口。

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正静静地停在路边。

在1979年的四九城街头,这种通常只有高级干部才能乘坐的轿车,本身就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灰衣男人上前,为他拉开了后座的车门。

林强坐进车里,柔软的沙发座椅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回头,透过车窗,看到供销社门口,张社长和他的同事们,正像一群木雕泥塑一样,呆呆地望着这边。

汽车缓缓启动,悄无声息地汇入了车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