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百亿资金的使用计划!
第二天,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深色的地板上投下一道明亮的光斑。
白杨睁开眼,只觉得浑身舒泰,神清气爽。
昨晚的疲惫仿佛被一夜好眠彻底涤荡干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盈四肢百骸的活力。
他侧过头,妻子钱雯惠还在熟睡,呼吸均匀,恬静的睡颜上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
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昨晚睡前,她枕在自己胳膊上,轻声说的话。
“白杨,咱们家就一个丫头,是不是有点太冷清了?你看,你现在工作也稳定了,要不……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最好是个小子,以后也能像你一样,当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当时他听着,心里就是一热。
这些年,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了。
常年扑在研究所,别说照顾妻女,就连见面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可妻子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只是默默地操持着家里的一切,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想到这里,白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昨晚的疯狂,既是久别胜新婚的激情,也是对妻子无声付出的补偿。
他轻手轻脚地起床,洗漱,换上那身熟悉的蓝色工作服。
临走前,他在女儿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又俯身在妻子的脸颊上轻轻碰了碰,这才走出了家门。
研究所的清晨,宁静而有序。
通勤的自行车“叮铃”作响,早起晨练的老专家们舒展着筋骨,三三两两的技术员提着暖水瓶和饭盒,一边走一边低声讨论着某个技术难题。
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泥土和远处食堂飘来的早餐香气,一切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回到办公室,推开门,桌上已经如他所料,放好了一杯温度正好的热茶,旁边是几份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文件,正是他昨晚交代林慧准备的。
白杨坐进那张宽大的靠背椅,身体微微后仰,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
收敛了关于家庭的温馨思绪,他的大脑如同重新开机的精密仪器,迅速进入了工作模式。
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然后拿起了最上面的一份文件。
《关于“海之星”相控阵雷达后端算法优化方向的初步设想方案》。
报告是雷达组组长吴老连夜带人赶出来的,厚厚的一沓,里面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框图。
白杨看得极其仔细,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又舒展开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
吴老的方案很大胆,也很有见地。
他提出,锁定速度的提升,算法的贡献度可能高达七成。
那批从罗马尼亚换来的高纯度锗晶体管固然是基础,但真正让“海之星”脱胎换骨的,是他们独创的“多层模糊滤波算法”。
这个算法,能让雷达在海面杂波的强干扰下,更精准地“猜”出目标的真实运动轨迹,从而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和锁定的时间。
报告的最后,吴老提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建议:将这套算法进行模块化、通用化改造,尝试移植到空军的歼击机火控雷达和陆军的远程预警雷达上。
如果成功,那将不是一艘战舰的提升,而是整个国防预警体系的一次巨大飞跃!
白杨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东西!
一个点的突破,带动一个面的提升。
这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国之重器。
他拿起红笔,在报告的末尾写下批示:“同意该方案。建议成立跨军种联合算法攻关小组,由吴老牵头,研究所提供全部资源支持。另,注意保密,该算法命名为‘烛龙一号’。”
放下雷达组的报告,他又拿起了动力组的《gt-25000燃气轮机超功率运行风险评估报告》。
报告的结论同样令人振奋。
经过初步的材料应力分析和热力学计算,动力组认为,gt-25000之所以能超出设计指标,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叶片材料。
他们在冶炼过程中,实验性地加入了微量的稀土元素“钇”,使得合金在高温下的抗蠕变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比设计标准提高了接近5%。
这个小小的改进,无意中为发动机的极限性能,拉高了一截安全冗余。
第二,是进气道和压气机的匹配。
得益于白杨提供的全新流体力学模型,整个进气流程的效率极高,空气在进入燃烧室前的压缩比和均匀度都堪称完美,这使得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能量转化效率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报告认为,在目前的状态下,燃气轮机可以稳定地在105%的功率下运行,极限冲刺状态下,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爆发出110%的功率而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这意味着,052d的最高航速,不是昙花一现的侥幸,而是实打实的能力!
白杨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他提笔批示:“同意评估结论。立即组织两个课题组。”
“一组,深入研究稀土元素对高温合金性能的影响机理,形成标准化添加工艺,目标是将这种‘幸运’变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常规’。”
“二组,对动力系统进行极限压力测试,摸清安全边界,为后续的改进型号提供精确数据支撑。”
一份份文件被他迅速处理完毕。
作为整个研究所的大脑,他不需要去执行每一个细节,但他必须为这艘高速航行的巨轮,指明最正确、最高效的航向。
……
转眼就到了中午时分,墙上的挂钟时针指向了十二点。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白杨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眉心:“进。”
门开了,助理林慧端着一个文件夹走了进来。
“所长,刚收到的,从机要局那边直接转过来的加密传真,发件地址是香江。”
她将文件夹双手递到白杨面前,补充道:“是娄广成先生的季度汇报,最高保密等级。”
白杨的目光微微一凝。
接过报告,打开了那层牛皮纸的封套。
里面是一份薄薄的传真纸。
报告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年初您亲自圈定的那份投资清单,已经全部执行完毕。
报告后面附了一张长长的名单,上面罗列着一个个在此时还名不见经传,甚至有些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公司名字。
“itel(英特尔)”,持股比例3.5%。
“Amd(超威半导体)”,持股比例4.2%。
“oracle(甲骨文)”,持股比例2.8%。
“microsoft(微软)”,持股比例1.5%。
“Cis(思科)”,持股比例5.1%。
……
一连串的名字看下来,白杨的表情平静无波,但心中却掀起了万丈波澜。
这些,都是他凭借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记忆,精挑细选出来的未来科技巨头。
在这个时间点,它们中的许多还只是在某个车库里办公的小公司,股票便宜得像路边的白菜。
娄广成动用了庞大的资金和复杂的金融工具,通过在海外注册的几十个壳公司和基金会,悄无声息地完成了这些布局。
这些股份,现在看起来或许只值几十万、几百美元。
但白杨知道,再过十年、二十年,它们将膨胀成一个足以让全世界都为之颤抖的恐怖数字。
这不仅仅是财富,更是未来世界科技领域的话语权!
当国内还在为缺少高纯度锗晶体管而发愁时,他已经提前在半导体行业的上游埋下了自己的楔子。
当国内的软件产业还是一片空白时,他已经成为了未来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霸主的股东。
这就是他的后手,是他为这个国家准备的,另一条“由弱到强”的秘密通道。
白杨的目光继续下移,落在了报告的第二件事上。
“报告白先生:截止本季度,远东集团刨除所有运营、投资及预留发展资金后,账面可动用流动现金,约为一百零七亿美金。时近年底,恳请先生示下,该笔资金应如何处置?”
一百零七亿……美金。
有点多了。
必须尽快把它用出去,变成更安全、更有价值的资产。
可怎么用?
用在哪里?
一个个念头在白杨的脑海中飞速闪过。
是继续抄底欧美的科技公司?
还是去投资基建?
又或者,去建立资源基地?
……
办公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林慧站在一旁,屏息凝神。
良久。
白杨缓缓地将那张薄薄的传真纸对折,再对折,然后重新装回了那个牛皮纸封套里。
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我知道了。”他抬起头,对林慧说道,“这份文件,列为最高绝密,直接存入我的私人保险柜,物理隔绝,不允许留下任何电子或纸质的副本。”
“是,所长。”林慧立刻应道。
“还有别的事吗?”白杨问道。
“没……没有了。”
“好,那你先去吃饭吧。”
“那您呢?”林慧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白杨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
“我也去,肚子早就叫了。走,看看今天食堂有什么好吃的。”
说完,他便迈步走出了办公室。
……
白杨并没有立刻去处理那一百亿美金的事情。
越是重大的决策,越需要冷静的头脑。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研究所的这摊子事。
052d的后续分析工作,才是他当前的重心。
至于那笔钱,就让它在脑子里先“发酵”一下。
他缓步走向食堂。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刚刚结束上午工作的技术人员。
“所长好!”
“所长,您也来吃饭啊?”
众人纷纷热情地跟他打着招呼,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振奋和自豪。
052d海试的巨大成功,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白杨微笑着一一回应,和相熟的老专家聊几句,拍拍年轻技术员的肩膀,鼓励他们几句。
……
走进食堂,一股饭菜的香气混合着鼎沸的人声扑面而来。
食堂被后勤部门打理得窗明几净,打饭的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但秩序井然。
白杨看了一眼今天窗口上方挂着的小黑板。
“今日菜品:红烧肉、干煸豆角、麻婆豆腐、西红柿炒鸡蛋、酸辣土豆丝。主食:米饭、馒头。汤:紫菜蛋花汤。另有肉包子、小米粥供应加班夜宵。”
伙食标准,确实是肉眼可见地提高了。
红烧肉切得方方正正,色泽红亮,一看就是用了心思的。
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一人打了满满一盘,正埋头吃得满嘴流油。
白杨自己拿了个餐盘,排在队伍的最后面。
前面的人回头看到他,连忙要让他先打。
“所长,您先来!”
“不用不用,”白杨笑着摆了摆手,“都一样,我排着就行。”
他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周围的人都感到十分亲切。
在研究所里,白杨虽然是最高领导,但他身上丝毫没有官架子,更像是一个学识渊博、值得信赖的大师兄。
轮到他时,他打了一份红烧肉,一份西红柿炒蛋,二两米饭,一碗汤。
他端着餐盘,没有去干部专用的单间,而是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
对面是几个雷达组的年轻人,看到所长就坐在自己对面,几个人顿时有些拘谨,连吃饭的动作都斯文了不少。
“别紧张,吃饭呢,随便点。”白杨笑了笑,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
肥而不腻,软糯香甜,火候恰到好处。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后勤工作很到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要想让这帮技术精英们持续高强度地作战,就必须解除他们的一切后顾之忧。
“你们在聊什么?算法有新思路了?”白杨主动开口问道。
那几个年轻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胆子大点的,推了推眼镜,有些兴奋地说道:“所长,我们刚才在讨论‘烛龙一号’的通用性问题。”
“我们觉得,吴老的思路完全可行!如果把它的核心滤波模块和目标识别模块剥离出来,再针对不同平台的硬件特性,编写一个‘驱动适配层’,理论上,它可以适配我们现有的绝大多数雷达系统!”
“哦?”白杨来了兴趣,“这个‘驱动适配层’的概念,有点意思,具体说说。”
“就是……就是像一个翻译官!”另一个年轻人抢着解释道,“‘烛龙一号’是说普通话的,但空军的雷达可能说山东话,海军的雷达可能说上海话。”
“我们这个适配层,就是把普通话翻译成各种方言,让大家都能听懂,都能用上!”
这个比喻虽然不那么严谨,但却生动形象。
白杨听完,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个想法很好,很有创新性。你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写一份详细的报告出来,交给吴老。记住,科学研究,不怕异想天开,就怕思想僵化。”
得到所长的肯定,几个年轻人激动得满脸通红,连连点头。
一顿饭的功夫,白杨就和好几拨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从雷达算法聊到材料力学,从声呐模型聊到数据链通讯。
他的知识面之广,见解之深刻,让所有与他交谈过的人都受益匪浅,同时也愈发敬佩。
吃完饭,将餐盘送到回收处,白杨慢慢地踱步走回自己的办公楼。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他却没有丝毫的困意。
……
一百零七亿美金。
该怎么用?
刚才那几个年轻人的话,给了他一丝灵感。
“驱动适配层”、“翻译官”。
是的,自己现在,不也正需要一个“翻译官”吗?
一个能将这笔来自资本世界的庞大财富,“翻译”成国家所急需的科技实力、工业实力和国防实力的“翻译官”。
直接把钱交给国家?
没有必要了。
这几年香江那边的利润,大多都上交给国家了。
随着这些年自己的投入,以及国内的几个政策下来,经济已经活跃起来了。
包括技术上的更新迭代,出口比例已经大幅上涨。
外汇早就没有当初那么困难了。
这点资金丢过去,只不过是锦上添花,除了加快点进程,没有太多的意义。
所以……
……
他的脚步停在了办公楼前的花坛边,看着几只蜜蜂在盛开的月季花上辛勤地采蜜。
蜜蜂把一朵朵花的花粉,汇集起来,最终酿成甘甜的蜂蜜。
这个过程,不就是一种“翻译”吗?
一个宏大的计划,在白杨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第一步,成立一个全球性的“科技猎头”和“技术引进”网络。
以远东集团的名义,在硅谷、在慕尼黑、在筑波科学城,设立办事处和研发中心,高薪聘请那些顶尖的华人科学家、工程师,甚至可以吸引一部分愿意为钱工作的外国专家。让他们,成为自己遍布全球的“技术触角”。
第二步,建立一个离岸的“产业孵化基金”。
利用这笔资金,不再局限于购买二级市场的股票,而是要主动出击,去寻找、去投资、去控股那些拥有核心技术,但暂时陷入困境的中小型科技公司。
半导体设备、精密机床、特种材料、生物制药……缺什么,就投什么!买不来公司,就买它的技术,买它的专利,买它的人!
第三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建立一条安全、高效的“技术回流”管道。
在香江,或者在某个政策更灵活的第三国,建立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院。
将在海外“猎”到的人才和“买”到的技术,在这里进行消化、吸收、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