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娄老板表忠心!

白杨的目光只是微微一凝,随即便恢复了平静。

他没有丝毫急于动身的意思,只是对着小李挥了挥手:“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按我之前交代的,处理好所里的事情。”

“是,所长。”小李应了一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白杨重新拿起那份关于新型复合装甲材料的测试报告,目光再次落在那一行行精密的数据和分析上。

娄广成的到来固然重要,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研究所才是他的根基,是这一切力量的源泉。

只有将研究所内部的事务梳理妥当,将每一个项目稳步推进,他才有足够的底气和筹码,去应对外部的风云变幻,去和各方势力进行周旋博弈。

此刻的研究所,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略显冷清的高技术研究所。

随着一个个项目接连启动,这里已经成为了国内顶尖科研人才向往的圣地。

从全国各地抽调、乃至主动申请调来的专家、工程师、技术员络绎不绝。

研究所的编制一扩再扩,原本宽敞的实验楼和办公楼,如今也显得日益繁忙拥挤。

白杨深知,他所“拿出”的每一项看似独立的先进技术,实际上都牵引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就如同那架引发了空军和陆军航空兵巨大兴趣的uh-60“黑鹰”直升机技术。

仅仅是将其图纸和核心数据“复现”出来,就需要攻克多少难关?

其核心的t700涡轴发动机,涉及高温合金、精密铸造、燃烧效率、控制系统等一系列尖端领域;

其先进的旋翼系统和传动系统,对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精密机械加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还有那整合了导航、通讯、飞控的航电系统,更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的集大成者。

每一个子系统,拆分出来都足以支撑起一个甚至数个大型研究课题,需要无数科研人员呕心沥血,投入巨大的资源和时间去消化、吸收、乃至创新。

更不用说那已经初露峥嵘的“东风”系列。

那是国之重器,涉及的技术领域更加深奥和敏感,从推进燃料到制导控制,从弹头技术到发射载具,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还有之前引发轰动的第三代战斗机项目,同样是一个需要举国之力才能支撑的庞大工程。

这些项目,如同无数条奔涌的河流,最终汇入研究所这个巨大的湖泊。

而白杨,作为这个湖泊的“定海神针”,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是惊人的。

各个项目组的进度报告、技术难题会诊申请、资源调配方案、跨部门协调会议纪要……雪片般的文件堆积在他的案头。

无数的技术节点、无数的瓶颈问题,都需要他以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和知识储备,进行精准的判断和决策,指引着庞大的科研团队,在正确的道路上高效前行。

时间缓缓的流逝。

他时而沉思,在关键的技术路线上做出批注;

时而拿起电话,与某个项目负责人进行简短而高效的沟通,直指问题核心;

时而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小范围的技术研讨,碰撞思想的火花。

整个下午,白杨都沉浸在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运筹帷幄之中,将研究所内部的各项事务梳理得有条不紊。

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觉间已经由明转暗,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在办公桌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悄然指向了五点半。

白杨终于处理完手头最后一份关于发动机叶片材料疲劳测试的文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抬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连续几个小时的高度专注,即便是他经过强化的精神力,也感到了一丝疲惫。

他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颈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目光扫过窗外已然亮起的路灯,心中估算了一下时间。

是时候去见见娄老板了。

他从宽大的办公桌后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微有些褶皱的衣领,恢复了平日里那份沉稳从容的气度。

他再次按下了内线电话。

“小李,准备一下车,我们去友谊宾馆。”

电话那头,传来小李干脆利落的回应:“好的,所长!车已经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显然,这位得力的助理,早已预料到所长的行程安排,并提前做好了准备。

白杨满意地点了点头,挂断电话,迈步向办公室外走去。

……

夜色如墨,点缀着稀疏的星辰和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

黑色的轿车平稳地行驶在长安街上,穿过流光溢彩的霓虹,最终缓缓停靠在友谊宾馆气派的大门前。

友谊宾馆,在这个年代,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特殊的地位和涉外窗口的意义。

门童穿着笔挺的制服,一丝不苟地拉开车门。

白杨尚未完全下车,一个身影已经快步迎了上来,正是娄广成。

他穿着一身得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腰杆挺得笔直,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与恭谨。

“白所长,您来了!”娄广成的声音带着热络,却又保持着足够的距离感。

白杨下了车,随意地扫了一眼灯火通明的宾馆大堂,目光落在娄广成身上,淡淡地点了点头:“娄老板,久等了。”

“不敢,不敢!白所长日理万机,娄某能在这里等候,是荣幸。”娄广成连忙欠身,姿态放得很低,“我也是刚到不久。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请这边走。”

他侧身引路,动作熟练而自然。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略显安静的走廊,来到一间布置简洁而正式的小型会议室。

里面没有其他人,椭圆形的会议桌上,已经摆好了两杯热气腾腾的清茶,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待白杨在主位坐定,娄广成才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放在膝盖上,一副准备汇报的姿态。

没有过多的寒暄,娄广成知道白杨的时间宝贵,也明白此刻不是拉家常的时候。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首先开口,语气诚恳而郑重:“白所长,这次我特意从香江赶回来,首要的,是想当面向您表达我的感激和……忠心。”

他直接开口,没有任何的弯弯绕绕。

最开始的时候他也想过要不要斟酌着用词,不过后面一想,完全没有必要。

他清楚自己和白杨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直话直说,最好不过。

“娄某能有今日,娄家在香江那边能站稳脚跟,并且打开局面,全赖白所长当年的高瞻远瞩和一路提携。没有您的指点,我娄广成现在恐怕还在为轧钢厂那点股份斤斤计较,哪里能见识到外面这片广阔天地?”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感慨,也有一丝后怕,更有一丝庆幸:“现在国内形势日新月异,尤其是……尤其是白所长您。娄某心中清楚,白所长的一句话,就能决定我娄广成,乃至整个娄氏往后几十年的兴衰荣辱。”

这番话,说得极其坦白,甚至有些露骨。

这既是表态,也是一种试探,更是一种将自身命运彻底与白杨捆绑的宣言。

他知道,以白杨如今的地位和所掌握的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商人的范畴,自己必须摆正位置,拿出百分之二百的诚意。

“所以,请白所长放心,无论将来形势如何变化,我娄广成,以及香江的娄氏贸易公司,永远都唯白所长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说完这番话,娄广成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目光灼灼地看着白杨,等待着他的反应。

这第一步棋,表露忠心,他已经走了出去。

白杨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眼神平静如深潭,让人看不出喜怒。

他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丝暖意。

直到娄广成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陷入了几秒钟的沉默,只有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显得格外清晰。

娄广成的心,随着这沉默,一点点提了起来。

终于,白杨放下了茶杯,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他抬眼看向娄广成,目光依旧平静,却仿佛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力量。

“嗯。”

白杨只是轻轻地应了一声,没有评价,也没有表态,仿佛娄广成刚才那番肺腑之言,只是寻常的问候。

但这一个“嗯”字,却让娄广成紧绷的神经微微一松。

他知道,白杨听进去了,并且,没有反感。

对于白杨这种层次的人来说,有时候,默认,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见白杨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的意思,娄广成心领神会,立刻转入了第二个议题。

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文件,双手递给白杨。

“白所长,这是上个季度,香江那边几项主要业务的销售报表和情况汇总。”

他开始汇报:“可乐碳酸饮料和系列果味饮料,在东南亚市场的销售额持续稳定增长,品牌知名度逐步打开,已经开始挤占部分传统欧美品牌的市场份额。”

“红白游戏机及其卡带,销售依旧火爆,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反响极其热烈,利润相当可观。”

“我们按照您的指示,也在积极联系开发新的游戏内容。”

“至于摩托车,凭借其可靠的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打开了销路,订单量稳步提升。”

娄广成汇报得条理清晰,数据详实,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白杨的神色,见他只是偶尔翻动一下文件,并未打断,便继续将各项业务的进展、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计划简要地叙述了一遍。

汇报完毕,娄广成再次停了下来,将身体坐直,等待着白杨的指示。

白杨低头翻看着手中的报表,厚厚的纸张在他指尖哗哗作响。会议室内再次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过了大约十几秒,白杨合上了文件,将其放在桌面上。

他微微点了点头。

这一次的点头,比刚才那个“嗯”字,似乎多了几分实质性的内容。

然后,他才抬起头,看向娄广成,开口说话,声音平稳而清晰:

“娄老板,辛苦了。”

他的目光带着一丝审视,但更多的是一种认可:“香江那边,你做得不错。”

没有过多的赞扬,也没有任何关于未来的承诺和保证。

但仅仅是这两句话,尤其是“做得不错”这四个字,从白杨口中说出,已经重逾千斤。

娄广成心中一块大石终于彻底落地,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连连说道:“应该的,应该的!这都是托了白所长的福,我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

他知道,自己想要的答案,已经得到了。

白杨的认可,就是对他最大的保证,也是对他未来地位的无形加持。

他不需要白杨许诺什么,只需要知道,在白杨眼中,他还是那个“做得不错”的可用之人,这就足够了。

白杨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目光平静地看着对面明显松了一口气的娄广成。

他自然清楚,娄广成此行急匆匆赶回来的真正目的。

表忠心是真,汇报工作也是真。

但更深层次的,是随着国内局势的变化,尤其是自己地位的日益提升,娄广成需要再次确认自己的价值,以及与自己这条线的稳固性。

这位娄老板,是个聪明人,也是个识时务的人。

这样的人,用起来才放心。

白杨心中念头转过,脸上却依旧波澜不惊。

他需要娄广成在外面替他打理这些商业事务,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信息支持。

而娄广成,也需要借助他的力量,确保娄氏在香江乃至更广阔舞台上的发展。

这是一种相互依存,也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合作。

确认了这一点,白杨觉得,这次会面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