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104章

 刚劝完二哥,回到屋子,张英娘就看了何田好几眼。

 何田被她看得心里一突,心想莫不是他劝二哥的话被娘听见了?

 “娘,你看我做甚?”何田懒得去猜,直接开口问,“有什么事么?”

 “是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这件事,张英娘私底下跟丈夫也商量过了。她的阿田长相好,一身读书人的气质,人品也好,先前就有不少人找到她,想跟阿田说亲。

 这次阿田考中童生,想说亲的人就更多了。

 张英娘一直没松口,因为她心里相中的是娘家的侄女。

 她的确有些私心,阿田本就是她过继来的,如果娶了侄女,那她们母子间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

 再者,玉梅那孩子长相虽不是十分出挑,但也五官端正,勤快懂事又贤惠,是个当妻子的好人选。

 “嗯,说吧。”何田一脸认真,准备好好听听。

 “你马上就十五了,也该说亲了,好姑娘不等人。我知道你还要读书,可是也不耽误你成亲啊,可以先定下。你觉得呢?”

 何田沉默了。

 依他本心来说,他是不愿意在感情上有过多牵扯的。可如今身份不同,爹娘过继他就是为了延续自家的香火,如果他不成亲,香火不就从他这里断了么?

 说句难听的,他爹娘等于是过继了个寂寞。

 “娘,你看中了哪家?”何田已经想好了,这一世还是得成亲,总要爹娘没有遗憾。

 刚才儿子的沉默让张英娘的心很不安,这会儿总算有了点笑意,试探着道:“你表妹玉梅,你觉得她怎么样?”

 张玉梅比何田小一岁,这些年每年都能见上几回,也算熟悉。说是表妹,其实他和玉梅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可以成亲。

 “爹的意思呢?”何田没急着点头。

 “我已经跟你爹商量过了,他也说好。”

 “既然爹娘都觉得好,儿子听你们的。”何田微微一笑。

 张英娘的心这下子真的是彻底安稳了,脸上笑容灿烂。

 次日一早,张英娘的娘家人就过来了,贺喜何田考上童生,还带了厚礼。

 张玉梅也跟着来了。她今年十四岁,因为是家里的大女儿,所以格外懂事。家里人私底下跟她谈过她的亲事,所以她面对何田时很有些羞涩。

 何田仔细观察她脸上的表情,发现张玉梅对这门亲事是很欢喜的。她脸蛋红红的,偶尔偷瞄何田,被发现后又受惊似的赶忙躲开。

 张大哥跟张大嫂自不必说,对何田这个女婿是万分满意的,看何田的眼神里都充满了热切。

 别说附近的几个村了,放眼全镇,还能找出比何田更好的女婿人选吗?更何况何田已经是童生,他们能攀上这门亲,还是多亏了英娘。

 吃完饭,两家人商量了一下,张英娘决定挑个好日子请媒人上门,先把亲事定下来。等明年玉梅及笄了,那时再成亲。

 送走张家人,何老头就把二房夫妻俩叫到跟前训斥。

 “现如今家里最出息的就是阿田,你们怎能轻易给他许下亲事?”何老头黑着脸,不满道。

 何老太撇了撇嘴:“老二家的,我知道你看重娘家人,可是也不能把阿田的亲事随便就许出去啊。你养了他那么多年,难道就没有一点感情?阿田已经是童生,最差也得娶个镇上的姑娘。你糊涂啊!”

 柳红桃在一旁说风凉话:“我家光宗将来肯定不娶乡下姑娘,这哪里配得上。”

 二房夫妻还没开口,何田主动说道:“爷,奶,表妹挺好的。”

 虽然张玉梅比不上城里那些娇养的姑娘家,但在乡下来说,她的长相也算不错的,就是皮肤不那么白嫩,手也有些粗糙罢了。

 何田向来不在意女子的长相,他更看重一个人的品质。张玉梅贤?????惠善良,是做妻子的好人选。

 “你是认识的姑娘太少。”何老太面对最有出息的孙子,语气温柔得像三月里的春风,“回头我托媒人去打听打听,城里的姑娘长得好看,嫁妆也多,保管你能相中。”

 “不用了,我都听爹娘的。”

 何老头见孙子如此固执,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

 何来旺嘿嘿傻笑两声:“爹,娘,阿田是个有主意的,你们就别操心了。”

 何老头瞪了他一眼:“我看不是他有主意,而是你很有主意!”

 面对二老的责备,张英娘不出声,何来旺只会傻笑,反正就是不让步。何老头跟何老太也知道自己做不了儿子的主,只是训了几句就算了。

 至于何来福夫妻俩,心底倒是一片幸灾乐祸。

 他俩的想法也很简单,阿田是已经过继出去的,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这辈子绝不可能要得回来了。阿田要是过得好,岂不是衬得光宗很没本事?也显得他们夫妻俩有眼无珠。

 所以,为了大房的舒坦,阿田娶个乡下姑娘挺好的。

 亲事定下,何田就要继续读书了。

 何田接下来的目标是秀才,县城的书院更适合他,之前李夫子也是这么说的。

 二房一家三口正在商量接下来怎么办。

 “李夫子说过,县城的书院更好,阿田就去那里读。只是离家远,每月只能回家一次。”何来旺说着,看向何田,“你在外边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银子带够,千万别亏待了自己。”

 张英娘听了这话,眼圈就红了。何田到她身边已经八年,她舍不得让儿子离她这么远。

 张英娘抹着眼泪说道:“我不放心。”

 “唉。”何来旺长叹一声,“那你说怎么办?”

 他也想离儿子近点,好就近照顾。可是县城生活不易,连棵葱都要花铜板。

 虽说手里还有七十多两,可这些银子不能动,得留着儿子读书使用。

 “爹娘舍不得我,我也舍不得你们。”何田想了想,“与其你们在家里日夜担心,不如我们一家子都去县城生活。”

 “不行。”何来旺当即否决了,他不想拖儿子后腿。

 “爹,我知道你在忧心什么,就是怕去了县城没有进项,会坐吃山空。银子就这么放在那里,又不会下崽,不如拿出来做生意。去城里租间铺子,只要用心经营,总比种地赚得多。”

 做生意,对何来旺夫妻俩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方向。以前他们连想都不敢想,认为自己只能凭力气赚回几个铜板。

 不过这话是儿子说出来的,何来旺相信他的眼光,毕竟他儿子是童生呢!

 “开什么铺子呢?”何来旺虚心地问。

 “开个杂货铺也挺好的。别看都是些小东西,家家户户可缺不了。”

 “行,就听你的。”何来旺一拍大腿,“万一赔了,到时我多找点力气活儿,把这窟窿补上,绝不耽误儿子读书。”

 决定好以后,何来旺带着何田先去了县城,找到中人,四处看铺子。最后选中了一处,距离书院仅仅几条街,妙的是铺子后面还带着一个小院子,也有几间房,正好用来住人。

 租比买便宜多了,签契书的时候,何田主动对房东说,他可以先预付三年的租金,希望对方能再便宜一点儿。

 房东知道他是童生,而且还如此年轻,本就存了一分敬意,没想到他还如此爽快,当即也痛快地减免了一部分,相当于打了个九折。

 即便打九折,何来旺也一下子交出去七两银子。他心疼得要滴血,七两啊,万一生意不好,那可怎么办?

 送走房东和中人,何田笑着对何来旺说:“爹,别担心,到时我教你如何做生意。”

 “行,我一定好好学!”何来旺倒是没怀疑儿子怎么会做生意,毕竟儿子是童生嘛,读的书多,懂的自然也多。

 铺子租好,父子俩赶回阳柳村。

 何老头听说老二要去县城开铺子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眉头紧皱。

 “二弟,那铺子每月租金多少?”何来福问道。

 “每月二钱银子。”何来旺没瞒着,只是没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提前交付了三年的租金。

 “我的老天爷!你真是银子多得没地方花了吗?”何来福大感震惊。

 光宗在镇上读书,一年的束脩要五钱银子。二弟铺子的租金,两个半月就抵得上光宗一年的束脩了。

 “你从来没开过铺子,半点经验都无,万一赔本了呢?”何来福觉得二弟的脑子进了水,恨不得帮他倒一倒,“你就可劲造吧,阿田当年卖参的银子快被你花光了吧?与其把银子亏了,还不如拿出来供光宗读书呢,将来光宗也念你一份情。”

 何来旺不喜欢听这话,他过来也只是告诉爹娘一声,总不能全家人悄无声息地搬了吧?

 “大哥,光明的伤好了吗?”

 何来福:“……”

 哪壶不开提哪壶!光明跟光壮最近正跟他闹呢,两个孩子都想早点成亲,可家里的那点银子是预备着给光宗读书用的,哪有多余的让两个小的成亲呢?

 再说,大儿子都还没成亲,小的急什么?一点也不体谅爹娘。

 眼看大哥黑了脸,何来旺这下高兴了,笑着转身回屋去收拾行李。

 何田也帮着收拾,一家人收拾出几个大包裹,在家住了一夜,次日天一亮就叫了牛车来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