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恐怖如斯!李建安的危害。
有了好消息,大臣肯定想要当面回禀,给自已邀功。
坏消息躲避都来不及,谁会亲自来触霉头。
等着不一会,外面有脚步声,房门被拉开。
内侍官引领崔元珍几人走进来。
崔元珍身后跟着几个随从,都是汉城权贵子弟中主动请战的。
李淏看向崔元珍神情。
崔元珍好大年纪,却精神抖擞,神色兴奋。
李淏放下心来,知道肯定是好消息。
崔元珍几人跪下来;“拜见王上!”
李淏急忙拉起崔元珍,亲自给他抓来一个垫子;“快说说,战事如何?”
崔元珍来不及坐垫子,拱手笑道;“王上,大喜啊!北洋大获全胜!”
全场大惊!没想到李建安率领几千人,真把日本打败了!
战争开始也就两个月,简直就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李淏坐下来,高兴笑了;“快说说,具体战事如何?双方伤亡如何?我朝水师有伤亡吗?”
崔元珍笑道;“殿下不必担心,我朝水师伤亡不到百人,战船全部回归。”
“太好了!”李淏乐的直拍手,几位重臣也是一片欢喜。
崔元珍道;“自从臣等率领水师与北洋汇合,李建安王爷率领舰队直扑横须贺。幕府毫无防备,我联合舰队当日就占据横须贺。”
“我们还没站稳脚跟,幕府就派大番军来攻。北洋军火枪犀利,盔甲坚实,当日就将大番军打的丢盔卸甲,损失惨重。”
“后来幕府偷偷派水军过来,想要偷袭。东王殿下得到消息,亲自率领舰队出海迎战。”
“日本海军主力是盐饱水军,有百条小战船。北洋舰队都是大船,只是一个回合,就把盐饱水军打得全军覆没!”
“好!”李淏兴奋了,拍手大喝。
几位大臣也是乐哈哈的;“好!”“打得好!”
日本没了水军,朝鲜就没了威胁,气氛变得轻松又愉悦。
崔元珍继续说道;“德川家纲不甘心失败,坚壁清野,想要凭借江户城死守。东王殿下收编一些日本浪人,率领大军直扑江户城。我军还从船上卸载十门大炮,直接拉到城下。”
“双方在城下大战,幕府军不堪一击。德川家纲无可奈何,弃城逃跑。”
“我联合大军占据江户城,没有烧杀抢掠,反而多方赈济。”
“东王殿下收编一些幕府家臣,想要另立幕府。”
“德川家纲万般无奈,只好接受谈判,双方已经签订条约。”
李淏连连点头;“条约具体如何?有文抄吗?”
“老臣冒死偷写一份,请王上过目。”崔元珍从袖口掏出绢帕,展开来。
白色绢帕上密密麻麻的小字。
“太好了!”李淏大喜,接过绢帕仔细查阅。
不看不要紧,越看越心惊!
惊心动魄!李淏整个脸色都变了。
大臣们不明所以,一个个盯着李淏。
李淏脸色铁青,双手颤抖起来。他实在没想到,这份条约如此严苛!
幕府赔礼道歉、处置凶犯、战争赔款、五口通商、开放内河、关税协定、放开移民,最可怕的还有治外法权,租界驻军。
这哪是条约呀?分明是卖国降表!
堂堂的大日本,怎么会沦落至此?
向来高傲的幕府,怎么会如此丧权辱国!
李建安太可怕了,这不是欺负人嘛!
李淏虽然痛恨日本,可是看完《江户条约》,他有种愤愤不平。
李淏年纪不大,内心还有一股正义感,他认为李建安有些过分了,北洋太贪了!
李淏的表情让众人惶恐,李时白凑近一步;“殿下,条约所写如何?”
“你们看看吧。”李淏将娟帕甩过去。
李时白急忙拿起来,几位重臣纷纷凑过来,一起观看。
白布黑字,清清楚楚。朝鲜人书写都是汉字,几位大臣当然看得明白。
那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款,让几位重臣满脸惶恐,心惊肉跳!
日本签下这种条约,国将不国!
幕府怎么会签字?德川家纲怎么会落印?
究竟是怎样的惨败,让德川幕府做出如此牺牲!
李建安的危害,恐怖如斯!
李淏喘了片刻,才平复心情。他一把抓住崔元珍;“崔大人,幕府到底死了多少人?德川家怎么会接受如此条约?”
崔元珍道;“幕府的军队几乎伤亡殆尽。东王殿下威胁要另立幕府,德川家纲为了保住权柄,因此不得不答应这些条款。”
李淏连连点头。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日本已经屈服,那朝鲜又该如何?
李淏害怕了,嘴都瓢了;“李李李,东王殿下,身在何处?”
崔元珍道;“北洋舰队如今停靠在仁川,东王殿下就在船上。”
“啊?”李淏吓慌了,站起身来;“他不回大明,来我朝鲜做什么?”
崔元珍道;“王上不必惊慌。老臣已经探过东王口风。东王对我朝鲜还是比较友好的。他只求开放市场,至于租界驻军等事,一概没有。”
李淏不放心;“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沈志祥在东王身边吗?”
“王上英明,沈志祥跟我一块来了。如今就在宫门外。”崔元珍道。
“我不见他!”李淏吓慌了,连连摆手;“我不见他!我不见他!我说不过他。”
李淏已经得了迫害妄想症,只要一提到沈家,就感觉全身不舒服。
“王上莫慌。”崔元珍笑道;“这次沈大人不是来讨便宜的,他是来送好处的。”
李淏惶恐;“沈扒皮能给咱们送好处,我咋就不信呢?”
崔元珍道;“当初沈志祥来借兵之时,曾与王上约定,我朝水师的军饷由王上发放。如今他已带来了,整整五口大箱子。”
李淏动心了;“真的,箱子里面你看清了?”
崔元珍笑道;“老臣看得一清二楚,满满的五箱黄金。”
李淏兴奋了,笑道;“既然是远道而来,诚心诚意的,把人晾在门外也不好。那就见一面吧。你们也累了,都回去休息吧。”
李淏不想几位老臣见到沈志祥。沈志祥不给李淏行大礼,有损他在臣子面前的威仪。再有一点,沈志祥带来的黄金,李淏想私自留一些。如果几位老臣在场,必然又是国事为重,然后各种缺钱借口,那样黄金就留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