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夺舍了大唐太子我怂到灵魂深处0

第699章 斩杀丞相,整理内政

唐天看向崔怜崔惜。

“他的性命由你俩来决定,你们仔细想想怎么处置他吧。”

丞相的面色一寒,心砰砰狂跳起来,看着眼中充满仇恨和愤怒的崔怜崔惜,丞相觉得能打的只有悲情牌。

“你们两个觉得这些年我对你怎么样?即便我逼死了你么你的父亲,可是我对你们可有过亏待?任何东西都是最好的紧着你们,你们就是我的掌上明珠啊。”

“想想我对你们的好,你们不应该杀我的,放了我吧,让我一条生路,以后我会改过自新的,我对你们的养育之恩,已经足够弥补之前所做的错事了。”

丞相老泪横流,满脸悲伤的看向崔怜崔惜。

崔怜崔惜心中犹豫,从小被丞相养大,那种感情也是难以割舍的,可是想着亲生父亲是被丞相逼死的,两人心中的恨意又是难以磨灭。

放了,还是不放,崔怜崔惜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柳碧瑶看着崔怜崔惜的纠结样子,跺着脚说道:“你么两个不要听他诡辩,要是他没有逼死你们的父亲,你们现在肯定过的更加幸福,他可是害的你们家破人亡啊。”

崔怜崔惜在柳碧瑶言语的影响下,一起下了狠心。

“你逼死了我们父亲,逼死我们家那么多人,你必须为他们偿命。”

丞相面如死灰一般,哆嗦着嘴唇想要辩解,可是一旁的了唐天眼神命令的兵卒,已经拖着丞相走了出去。

很快一声凄厉惨叫响起,兵卒回来禀报已经斩杀了丞相。

崔怜崔惜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唐天劝慰了两人几句,让杜如烟和柳碧瑶带着崔怜崔惜回去休息。

看着崔怜崔惜两人远去,唐天转身翻出了刻着怜惜两字的匕首。

拿着匕首看了半晌,没有找出什么机关,最终唐天捏着两柄匕首,狠狠的撞击在了一起。

叮。

一声脆响过后,两柄匕首都从碰撞处断裂开来。

匕首的中间是空心的,各藏着一个纸卷。

唐天将两个纸卷拿出,平展的扑在了桌面上。

两张纸合在一起,是靠近百济这一侧的倭国地图,只描绘了大概倭国三分之一的地形。

地形描绘的很细致,标注了城寨,还有山川河流名称。

一些山川之中,还用朱红色标注,写着金沙银矿的字样。

唐天脸上露出喜色,这对于攻打倭国,可是有着很大用处的。

找来苏文斌和姚景,唐天让两人将地图放大,绘制成一副指挥用的地形图。

苏文斌和姚景都有些楞神,这样的活可是没有干过。

不过还好两人都粗通画技,失败了几次之后,终于将放大的地图绘制了出来。

将地形图挂了起来,唐天仔细的看了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你们画的不错,这也算是大功一件了,平定倭国的时候可是用得上的。”

苏文斌和姚景都乐的合不拢嘴,一个劲儿的谦虚起来。

一夜过去,天色渐明。

薛仁贵等将领在唐天的带领下,进入百济王城中巡视。

百济王城的居民都站在了街道两边,热情的欢呼起来。

“欢迎大唐武王殿下。”

“我们愿意归顺大唐。”

居民们整齐的喊着,在居民们的喊声中,王宫的大门被打开,李长乐抱着襁褓中的儿子,带着后宫众人都走出了王宫。

看着四周欢呼的民众,李长乐的心中百感交集,各种心思的都涌上了心头。

最终只能是叹息一声,站在王宫门外,恭请唐天入主王宫。

“殿下,王宫中的物品我们都没有动,只是收拾了衣装等个人用品。”

李长乐说话的时候嗓子有些哽咽,真的要离开王宫了,才能体会到王宫对于他的重要。

唐天微微颔首,冷声说道:“金先勇将军,带着李长乐去安顿吧,田地房屋都要安顿好。”

“遵命。”

金先勇带着李长乐一行离开。

李长乐恋恋不舍的看了眼王宫,随后看着四周神色欢愉的民众,默默的跟着离开了。

百济王城的百姓们倒是高兴,唐军秋毫无犯,而且被唐军占了王城,就不用那么提心吊胆的了,睡觉都能睡的踏实。

唐天带着众多将领进了王宫。

坐在百济王的王位上,唐天目光扫过众多将领,脸上露出了笑容。

“能够迅速平定辽东半岛,都是你们的功劳,现在地方打下来了,要考虑一下管理的问题了,你们都说说有什么想法吧。”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打下高句丽三国之后,就需要考虑统治的问题了。

现在高句丽三国的大部分地方官员,都是用的原有的官员,以及原有的制度。

高句丽三国之间的许多制度还是有差异,现在都需要统一一下,还有官员的任用也是问题,唐天要以辽东半岛为根据地,那就需要将地方官员掌控住。

将领们大多都是打仗可以,论起管理地方,也就没有那个能力了,所以大多数都是闭着嘴默不言声。

崔恩重犹豫了一下,还是站了出来。

“殿下,既然辽东半岛都已经并入了大唐,自然需要按照大唐的规矩来,还请殿下统一各地官员制度以及律法。”

“还有为了彰显殿下的恩德,可以在辽东半岛选拔有才学之士,充实殿下的幕僚,这样也好让民心安稳。”

“另外,对于赋税,徭役等等,还请殿下能够从宽,高句丽,新罗,百济王室中的钱财,已经一些官员的家产,已经足够大军支用,还请殿下以民生为重。”

唐天仔细的听着,不时点点头。

“崔老将军说的都是老成谋国之言啊,本王会考虑采纳的,不知道辽东半岛的富有才学的人士有哪些?老将军可以列出来,本王征辟他们成为僚属。”

对于征辟人才的事情,唐天倒是十分乐意的,地方大了,事情多了,自然就需要让更多的人才帮自己治理。

更何况还要出征倭国,后方的各种后勤事项,更需要得力人士来坐镇协调,不然后勤补给供应不上,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