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十年之约
小
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三叉小说]
云湖边,众师兄弟围在一起,有说有笑。经过这一年多的朝夕相处,彼此之间的情谊早已无比深厚。
虽然这些人之间天赋各有差别。
如陆宁儿、公孙月两人,天赋才情显然超过其他师兄弟一大截。
但彼此之间并无任何攀比或者轻视的想法,有的只是相互激励,相互学习。
真正应证了那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何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更别说是他们这些人。
陆承安收他们为徒,就说明他们在平凡中又都会有着值得陆承安收徒的地方。
这一年多来,九人每日在一起探讨学问,修订宗学。
彼此都感觉自己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从修为上就有最直观的体现。
何道哉、李仲明和陆宁儿三人都已经跻身三品之列。
陈渊也成功突破四品。
依次是申启,有始祖文宝的辅佐,他已经修成五品。
公孙月进步最大,直接从一年前的七品达到了如今的五品。
赵云缨修行的是浩然太极功,初期入门极慢,刚来天都城的时候她也只是刚刚入品九品而已。
一年过去,也只是晋级一步,达到了八品之列。
话虽如此,但赵云缨的武道底子却极为浑厚。
寻常武夫炼体,在下三品的晋升过程中自身气血会被一点点消耗,这也是为何武夫不入上三品便无法长寿的原因。
但赵云缨修行的浩然太极功却不同,虽然失去了一部分武道战力,可入门后气血却能不降反增。
不仅寿命不会受到威胁,等进入中三品真气境行列,修行速度反而能突飞猛进。
更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天材地宝去补充气血,寻常的饮食便能够基本维持了。
所以赵云缨虽然只是提升了一品境界,但武道底子却增厚了不知多少。
陈钦笃这一年也有不小的进步。
他修行的是浩然御剑术,需要以浩然正气铭刻本命字于佩剑之上。
这一年多来跟随师兄们修订宗学,文道见解早已截然不同。
距离他养出自身本命字也只剩临门一脚了。
也就是说距离他见到入门也只剩最后一步。
一旦成功,便能成为文道剑仙,御剑飞行不在话下。
最后,来自荡魔山的叶凡修为提升的跨度仅次于公孙月,一年多的时间,他便从文道刚刚入门,提升到了七品之列。
不仅如此,叶凡也渐渐摸索出了荡魔心法于浩然正气诀的相通之处,两种正大光明的力量在他的体内竟有渐渐合二为一的趋势。
这些进步还都是肉眼可见的。
真正更大的进步是肉眼看不见的。
那就是他们对于自身所学文脉的理解和明确。
整理修订宗学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反复筛选和精确的过程,让他们越来越清楚自己要走的方向。
可以说经过这一次的历练,他们九个人在将来的读书修行一途上将不会再有任何摇摆不定的疑惑。
现在的他们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就能达到这天下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若不是陆承安在他们完成宗学修订的那一刻阻截了文脉气运的馈赠,恐怕此时他们得到的提升还会更大,更难以想象。
只是对于他们九人来说,真正让他们觉得这次收获最大的并不是修为,也不是学识。
而是这些同门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
因为有这些同门在,让他们知道这天下还有那么一群志同道合的知己。
有一群跟他们有一样的理想和抱负的人,也在默默努力,不断向前。
特别是何道哉这个年纪的人,感触更深。
人生从来都是做反比。
年岁越大,知己越少。
童年时身边或许会有一大堆的玩伴,每日一起疯玩,无忧无虑。
少年时身边的朋友便局限于学堂,以及身边的同窗。
只是这个时候已然意识不到这份友情的珍贵。
等到完成学业各自奔赴山海的那一天,就会忽然发现身边一下子空了。
或许还会认识新的朋友,可真正能够跟你一起犯错,一起疯狂,一起不顾一切的人,却一个都没有。
人到了中年,生活就只剩下家庭,工作。
数不清的担子压在身上,偶尔想要找个人倾诉,可却只能摇摇头,四顾茫然。
所以对于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一生能有一个志同道合,有着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理想抱负,一样的追求和信念的朋友,那是多么幸运的事。
这样的朋友,比金子还要贵重。
天下芸芸众生,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幸运?
朋友,若你的身边有一个这样朋友,请你一定要用尽一切去珍惜。
何道哉眼中含泪,面带微笑的看着这群年纪全都比他小了许多的师弟师妹们。
由衷地感到无比幸福。
回想自己的过去的半生,就仿佛是在迷雾中走来。
如今终于走到了一片光明美好的天地。
何道哉心头渐渐的温暖,内心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自己,一定要守护好这份美好。
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只是分分合合,相聚离别,永远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
大家都有着各自的担子需要去承担,有着各自的职责需要去完成。
相距一年多,就算再不舍也到了该再见的日子了。
一阵笑闹之后,众人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
沉默了许久,何道哉深吸一口,站起身环顾了一周。
似乎想要将每一个师弟师妹的面容烙印在脑海里。
随后拱手躬身,带着几分触动道:
“诸位师弟,师妹,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等皆身负重担,无法贪恋团圆的美好。”
何道哉端起身边的酒杯,向着众人遥举道:
“今日你我共饮这杯离别酒,在此定下约定,从今以后,每隔十年于京都书院相聚。”
“无论远在天涯海角,无论面临何等境况,不负此约,万里相会。”
“如何?”
众人眼前一亮,纷纷起身。
李仲明举杯朗声笑道:
“好,就依大师兄所言,每过十年,五月十五,书院相聚。”
陈渊也举杯道:
“如此甚好,若将来还有新入门的师弟师妹们,都可遵循此约。”
陆宁儿欢喜笑道:
“太好了,诸位放心,我一定守好京都书院,等大家十年后再来。”
众人纷纷相视而笑,无不欣喜。
何道哉高举酒杯,爽朗笑道:
“诸位师弟师妹们,十年后,再会...”
众人举杯,齐声回道:
“十年后,再会...”
————
不期而遇固然惊喜。
但这种横跨十年的相约,无疑更加美好。
因为有了这份约定,心头便有了足以持续十年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