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布道
要知道,西部那边的人对此都极为抵触。
刹那间玄真子也察觉到了丁修的非同寻常之处。
没准自己当真能够在这位大人的扶持下晋升半圣,乃至成就圣人之境也并非毫无希望。
内心澎湃万分。
卫运则满脸讶然,这竟是想借助信仰的力量来巩固朝廷的根基。
倘若事成,那天齐的民众便会狂热地拥戴天齐皇室的管辖。
天齐境内的潜在隐患将会被逐步化解,直至荡然无存。
“其二…”丁修目光转向玄真子,接着说,“你得在晋国、戎国、南蛮尽快发展一批信徒。”
“这当中有两个国家正处在纷争当中,即便你眼下无法获得如同天齐这般的全力相助。”
“不过戎国的镇南王与晋国的大皇子会给你提供援助。”
“你所要办的事,便是宣扬这二人才具有合法地位。”
“南蛮的新政权刚刚成立,你将收获新政权的协助,而你要做的,就是宣扬南蛮政权的合法性。”
“并且还要散布三国同属一脉的说法。”
“我料想凭借你的本事,应当能够办到。”丁修注视着玄真子。
玄真子迎着丁修的视线,咽了一下喉咙。
明白丁修这番话是在检验自己的能耐。
胸有成竹地笑了笑,“保证完成。”
“好!”丁修浅浅一笑,显得颇为称心。
卫运瞧着二人此刻的神情,听着他们的交谈,内心不禁一沉。
这位大人是打算借助宗派势力,为四国将来的格局打下基础。
可这么一弄,四国岂不就合为一体了?
那里头关联着他的手足和他的爱人,况且他已经对司徒明做出过承诺。
应该不会吧。
霎时间卫运也有些弄不清丁修的意图了。
“其三。”丁修停顿片刻,继续说:“你另外需要办的事是。”
“组织一队人马扼守在晋国与申国的交界处。”丁修补充道:“并且在申国境内也得发展一拨人。”
“使申国境内陷入混乱,为我接下来对申国采取行动预先做好铺垫。”
丁修的神色十分严肃。
“…”卫运双眼微眯,心想原来是打算用这种方式来对付申国。
一旦玄真子得手,任何谋略在狂热的信众面前都将显得微不足道。
卫运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
可玄真子究竟能否办成此事呢?
“不成问题。”玄真子嘴角一扬,丁修利用他这些事,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倘若拿下了申国,那申国便又成了一个自己传播教理的场所。
自己距离半圣境界就更进了一节。
“要是条件允许的话。”丁修望着神情自信又夹杂着狂热的玄真子,反倒觉得他有几分可爱。
西部的那群人,为何就容不下他呢?
随即说道:“设法到乾国也去宣扬一番。”
“啊…”卫运愣住了,不单单要对申国动手,竟然连乾国也要牵扯进来。
自己这下彻底没用了,连个表忠心的机会都没了。
“不成问题。”玄真子闻言,愈发激动,又多出一个国度能够布道。
“那好。”丁修点了下头,说,“你这就着手去办吧。”
“便从这座华阳城起步。”
“具体事宜你看着办,我便不干预了。”丁修说道。
“行,毫无问题。”玄真子应承下来,丁修不介入正合他意,对于布道这种事他自认经验老到。
沉吟片刻,他开口问:“能否让我的徒弟们也进入天齐官府,担当类似您早先说过的国师一职。”
“呵呵!”丁修赞许地点了下头,这家伙上道很快。
扫了一眼卫运,然后对玄真子说:“你自行决定即可,若有需要官府协作之处,尽管找他。”
“他会处理妥当。”丁修接着说:“其中也涵盖了各种物资,但凡有需求,尽管开口,他来负责统筹。”
“呃!”卫运闻言,脸上泛起一丝苦笑,总算自己还有些用处。
他注视着玄真子,主动报上姓名:“卫运。”
“卫运?”玄真子听到这个名字,眉毛动了一下,仿佛觉得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可一时间又记不真切了。
点了下头,说道:“之后就有劳了。”
“彼此协助罢了。”卫运瞧着玄真子的神色,还当玄真子已经认出自己,心里不免为自己捏了把冷汗。
好在他没认出来,便客套地回应:“你我份属同僚。”
第二天。
“道教?是官府推行的?信奉神明?神明选中了咱们的帝主?”
“瞧瞧,我早就说帝主是神仙下凡,你们还不信,这下该信了吧?”
“信奉道教,就等同于信奉帝主。”
…
玄真子的动作十分迅捷,隔天就在华阳城开始了布道,起初城中居民尚有疑虑,可当他搬出帝主的名头后,马上就聚集起了一批追随者。
霎那间,玄真子当真见到了成功的曙光。
时光慢慢流逝。
“太上老君庇佑,愿今日生意兴隆。”
“真武大帝在上,祈求您护佑我全家安康。”
“财神爷呀,求您保佑我今天发大财啊!”
…
短短三天之后,整座华阳城差不多所有居民都成了道教的信众。
玄真子挑选了一部分人出来,接着便动身前往别处宣扬教义。
尽管眼下昭告天下的文书还未颁布,不过在西南的地界上,可以放手去做,丁修早已打点好了一切。
玄真子的打算,是以南方作为基础,传播教义,从中选拔核心人员,然后指派一名徒弟,率领这些人在天齐各地继续布道。
他此刻内心十分激动,急切地盼望能早日动身前往戎国、晋国、南蛮这三个地方。
好让那位大人见识到自己的能耐。
他担心丁修将来会挑选别人来做这件事,从而令自己与成就圣人的机缘失之交臂。
时光慢慢流逝。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本国道教传入南蛮,得到了南蛮政权与民众的拥护,为方才摆脱前任首领残暴统治的民众送去了希望与慰藉,国师称道家必将倾尽所能。”
“本国道教进入戎国,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国师对此感到欣慰,并坚信道教定能为身处战火的戎国人民带来光明的希望。”
“道教已宣扬至三国交界处的小国地带,信奉者不计其数,根据初步估算,已有二十万民众。国师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相信道家可以为这些小国的居民们带去福音。”
“各小国皇室相继主动提出献出领土,希望道家能将他们的疆土当作发展的基地,以便更好地惠及苍生。”
报刊上刊载着关于小国的新闻。
“咱们道教都传到戎国去了,太好了,是该去帮助一下戎国的那些民众。”
“南蛮的民众有了道教,也不必再受罪了。”
“这些小国也真不错,竟然直接把地方都让了出来。”
“将来那片地方变成道教的基地也挺不错,地处几个国家的中心,能更方便地向四周辐射。”
…
民众们阅览着报上的内容,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丁修领着卫运、周力二人站在茶楼里,默默地听着民众们的交谈。
卫运沉默不言,南蛮和戎国的情况暂且不论,小国献出领土?
这想必是玄真子的手笔。
自愿献出疆土?这能是真的?
天晓得他使了什么法子!
何止是小国,当初在西部,比天齐还大的国度,在他摆布下不出数月便已覆灭。
丁修浅然一笑,心道玄真子确实有本事。
自己并未吩咐过关于小国的事,他竟然就直接把人家给灭了,还对外宣称是那些小国自愿奉送的。
这样一来,那些小国如今已是无主之地,正好可以知会靖边王前去纳入版图。
这几个小国倒也有意思,起初让自己降服了黄薪。
现在又为玄真子送上了信众,还献出了地盘。
真是无私奉献啊!
丁修嘴角噙着一抹淡笑,抬眼望向窗外的天际。
等候着玄真子为自己创造新的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