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坐地起价

上午十点整,周氏纺织厂,厂长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还保留着十年前的装修风格,红木办公桌硕大笨重,背后是一排玻璃书柜,里面摆着些蒙尘的奖杯和几本从未翻过的精装书。

空气中混合着淡淡的纺织纤维味、烟草味以及紫砂壶里溢出的陈年普洱的醇厚香气。

厂长周广富,五十多岁,精瘦,穿着一身熨帖的中山装,金丝眼镜后的眼睛总是习惯性地眯着,仿佛时刻都在衡量着得失。

他慢条斯理地冲洗着茶具,动作娴熟流畅,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从容。

“刘总,请,尝尝我这饼老班章,朋友特意从西南带回来的。”周广富将一盏橙红透亮的茶汤推到刘兆虎面前,笑容可掬,仿佛对方是来品茶的老友,而非谈判的对手。

刘兆虎道了声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确实不错,但他此刻无心品味。

“周老板,我们东升的诚意,在之前的沟通里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您厂区连同后面那块闲置的地皮,我们愿意高出市场评估价一成收购,现金一次性支付,手续由我们全程代办。这是目前我们能开出的最优厚条件。”

说完,刘兆虎示意身后的助理将一份崭新的意向协议放在桌上。

周广富拿起协议,却并不翻看,只是用指尖轻轻敲着封面,叹了口气:

“刘总啊,你我都是做生意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货卖与识家,价高者得。这地皮呢,它就像深巷里的好酒,以前是没人识货,现在嘛……”

他拖长了语调,镜片后的目光瞟向刘兆虎,带着一丝狡黠,

“不瞒你说,华盛集团的赵总,昨晚亲自给我打了个电话,聊了足足半个钟头。他的诚意很足……虽然具体价格还没细谈,但人家那个口气,那个格局,让人不忍心拒绝啊。”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仿佛推心置腹:“当然,东升的实力,我是知道的,林总年轻有为,我也是佩服的。但这‘一成’的诚意嘛……面对华盛这样的竞争对手,似乎显得有点……单薄了?能不能再往上浮动一点?哪怕几个点,我也好拿去堵住家里那些人的嘴不是?”

他笑呵呵地,一副我很有诚意的模样。

刘兆虎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周老板,价格是东哥亲自定的,已经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而且,我相信您更应该关注的是后续的风险。这块地规划性质复杂,后续的开发审批涉及十几个部门,不是光有钱就能解决的。

华盛或许能给您更高的报价,但他们能保证项目一定能顺利推进吗?如果项目卡住三年五载,您拿着那点差价,光是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恐怕都不够吧?甚至政策风向一变,地都可能烂在手里。”

刘兆虎试图用冰冷的现实敲醒对方的发财梦:

“和我们东升合作,不仅仅是卖地,更是买一份保险。我们东哥为了这个项目,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很多关节已经在疏通。选择东升,您卖掉的是一块有风险的土地,拿到的是稳妥的现金。选择其他只想炒地皮的,您卖掉的可能是未来的无数麻烦。”

周广富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如常。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气,掩饰着内心的波动。

刘兆虎的话确实戳中了他一丝担忧,但一想到华盛那边可能开出的更高价码,那点担忧立刻被更大的贪婪压了下去。

他已经和其他几个老板联系过,都想坐地起价。

“刘总说的在理,在理啊。”周广富打着哈哈,“风险确实要考虑。所以嘛,这价格就更要体现出对风险的补偿,对不对?这样吧,我再和其他两位股东商量商量,也等等华盛那边的正式报价。咱们啊,都再考虑考虑?”

他用上了拖字诀,继续待价而沽。

刘兆虎知道,这次谈判又陷入了僵局。

他收起协议,站起身:“希望周老板不要错过真正的机会。有些窗口期,过了就不会再有了。”

……

下午两点半,旺杰五金加工厂,车间旁的办公室内。

这里的气氛与周广富的办公室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机油味和金属粉尘,窗外传来刺耳的机床切割声。

厂长李大牛,人如其名,身材粗壮,穿着沾满油污的蓝色工装,脸红脖子粗,说话声音洪亮。

他没用茶杯,直接拿了两瓶矿泉水,砰地一声放在桌上,自己先拧开灌了半瓶。

“刘总是吧?俺老李是个粗人,不懂你们那些弯弯绕!你就直说,这地,你们到底能给多少钱一平米?”他大手一挥,显得很不耐烦。

刘兆虎重复了东升的报价。

李大牛眼睛一瞪,蒲扇般的手掌拍在桌子上,震得水瓶一跳:“就这么点?唬弄鬼呢!昨天华盛的人来找俺,人家开口就比你们这个数高!”

他伸出两根粗短的手指比划着,“而且是现金!当场点钱!俺就觉得,还是现金实在!你们东升要是诚心要,就得比他们更高!”

刘兆虎试图解释规划和长期风险:“李老板,如果项目开发不了,这地就……”

“俺不管那么多!”李大牛粗暴地打断他,“那是你们开发商该操心的事!俺只管卖地拿钱!谁给钱多,俺就卖给谁!天经地义!”

他很现实。

眼里只有真金白银。

任何未来的风险在他看来,都只是在吓唬他。

……

下午四点多,乾盛塑料制品厂会客室。

这里挤满了各种塑料样品,空气中有股淡淡的化学品味。

厂长钱友发,个子不高,微胖,总是面带笑容,看起来像个和气的弥勒佛。

他热情地给刘兆虎泡上来,然后开始大倒苦水。

“刘总啊,难啊,真是难。”他搓着手,眉头紧锁,“你别看我这厂子不大,下面也养活着几十号老伙计呢。他们跟了我十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的,不容易啊。这地要是卖了,他们的安置费、遣散费、社保医保……林林总总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他唉声叹气,仿佛自己是个时刻为员工着想的仁义老板。

“您东升开的这个价,听着是不错,可刨去这些硬性支出,到我们手里还能剩多少?也就勉强糊口吧。”他话锋一转,“倒是华盛那边,人家不仅价格上还能再谈谈,还主动提出可以优先考虑接收我厂里的熟练工人,解决我的后顾之忧啊。当然啦,我对东升还是更有感情的,只要价格上……刘总您看能不能再向林总申请申请?”

他将难题和选择权,又一次圆滑地抛了回来,看似诉苦,实则还是要加钱。

这类的说辞,刘兆虎已经听麻了。

他坐进车里,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拨通了林向东的电话。

“东哥,三个都谈过了。”他的声音带着挫败感,“他们都想坐地起价,我...没办法事情办好。”

电话那头,林向东沉默了片刻,只有轻微的呼吸声。

半晌,传来一声听不出情绪的轻笑:“谈不妥,就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