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都听傻了吧!
“嗯。”林向东点点头,“爸,您就回复二叔,说我最近比较忙,但会尽快安排时间,和他们见面详谈。让他们可以先着手‘筹备资金’。”
他特意加重了“筹备资金”四个字,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林岩心情复杂地走出书房,再次给林国强回了电话,转达了“愿意谈”的意思。
电话那头的林国强,已经说明会尽快联系各方“金主”。
挂掉电话后,林岩看着书房的方向。
儿子的成长,已经不仅仅是‘长大了’三字能形容了。
对于儿子想要做的事情。
林岩没办法干预,更没办法指手画脚。
……
几天后,林国强、林红、林国富三人,带着几个他们联系到的、据说家里颇有资产的远房亲戚和朋友,再次来到了云鼎府。
林向东的书房内。
这一次,林国强等人的脸上,少了之前的拘谨,多了几分跃跃欲试的兴奋,和一种仿佛即将参与大事业的郑重。
林向东坐在宽大的书桌后,身后是整面墙的书柜。
他抬手示意他们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没有多余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二叔,三姑,四叔,还有几位老板,”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略显紧张的众人,“时间宝贵,我就不绕弯子了。关于我想做的这个项目,基本情况和我父亲转达的差不多。我打算以现有的‘东升超市’为核心,在其周边打造一个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区域性商圈。”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出示意图。
“我们的核心优势,是东升超市本身。虽然它只开业了几个月的时间,但已经积累了非常稳定且可观的人流量,这是我们未来商圈最基础的客源保障。项目的定位是利用超市的人气进行业态延伸,吸引市区的年轻人、家庭来这里度过周末闲暇时间,规划包括特色餐饮街区、儿童游乐中心、小型影院等。”
这时,林国强带来的一个做建材生意的王老板忍不住问:“林总,想法是很好。但为什么选在东升超市那边?那边离市区有点距离,周边也比较荒凉,人气恐怕比不上市中心吧?”
这个问题显然问到了点子上,众人都看向林向东。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对于生意人来说,他们知道经济在变化,也听得出‘吃喝玩乐’是一门很好的生意。
林向东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
“王老板问得好。这恰恰是我们这个项目最大的优势所在。”
他语气笃定,“第一,地价成本。”
他用笔敲了敲图纸上超市周围的区域,“正因为不在市中心,周边的土地和厂房价格,相比市区核心地段,便宜得多!这意味着我们的初始投资,在土地成本这块,能省下巨额资金,性价比极高。”“第二,”他伸出第二根手指,语气更加沉稳,
“拆迁难度极低,甚至几乎没有。各位应该都知道,东升超市附近以前是工业区,现在很多工厂效益不好,倒闭的、闲置的厂房很多。这些厂房的产权相对清晰,而且业主大多有强烈的出售或租赁意愿,不会出现像市区拆迁那样钉子户林立、耗时耗力耗钱的情况。我们可以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和极快的速度,完成土地的整合和前期开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现在地方政府想要招商引资,我们可以在政策和贷款上,获得倾斜和支持。”
他条理清晰的分析,尤其是“低成本”和“易拆迁”这两个实实在在的优势,让在座的所有人眼睛都亮了起来,不住地点头。
这两个点,直接击中了投资者最关心的核心——成本和风险。
如果还有政策和贷款的扶持,那自然是锦上添花。
林向东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语气依旧平稳,继续加码:
“初步估算,第一期开发,主要是整合超市东侧和北侧的大约一百亩土地,建设餐饮街和儿童乐园主体部分,预算大概在两个亿左右。如果后续发展顺利,二期会向南侧扩展,引入影院和更多零售品牌,总投资规模可能会达到五到六个亿。”
他再次抛出了“两个亿”和“五六个亿”的数字,但这一次,听在众人耳里,不再仅仅是天文数字,而是伴随着“低成本”、“易开发”这些利好因素,变得似乎……触手可及,并且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利润诱惑。
书房里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几个人略显粗重的呼吸声。每个人都在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林向东看着他们,知道“画饼”的第一步已经完成。
他放下笔,身体微微后靠,语气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带着掌控全局的从容:
“项目的前景和优势,大概就是这样。如果各位确实有兴趣参与,接下来需要明确几件事:第一,资金的筹备计划和到位时间。第二,各位预期的占股比例和合作方式。这些,都需要落到纸面上,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他没有问“你们能不能拿出钱”,而是直接假设他们能,并跳到了下一步流程。
这种强大的自信和推进力,无形中给了在场所有人更大的压力和……信心。
林国强等人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的心思。
就在众人思考是否参与,林向东看似随意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书房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他。
他啜了口茶,放下杯子,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语气淡然得如同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哦,对了,还有一点忘了介绍。你们刚才反复提到的、作为整个项目核心基础和人气保障的——东升超市,其实,我就是它的老板。超市从选址、建店到运营,完全由我独资控股。”
“……”
话音落下,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