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崔灵归心

良久。

一对脚掌洗的干干净净,粉白相间。

李凡擦干水渍,让其直接上床,而后转身离开。

床上侧卧的崔灵美眸扫了一眼,忍不住出声:“陛下去哪?”

李凡回头,心里已经十拿八稳了,古代女人很好哄的。

隔着珠帘一笑:“朕去沐浴,忙了一天,太多汗水。”

崔灵闻言,犹豫着没有动作。

李凡消失,她内心又颇受煎熬。

最终忍不住冲殿外道:“玉衣,兰草,你们两个跟着陛下过去看看,伺候着点。”

“是。”

两名贴身宫女离开。

寝宫重回安静,崔灵更加挣扎,自己关心他做什么?

一盏茶的功夫,李凡又回来了。

寝宫灯火熄灭大半,二人同床共枕。

崔灵背对李凡装睡,一头乌黑长发如瀑布披散,怎么看都是女神级。

李凡从背后抱住她,手轻车熟路的从亵衣中探入,掌握盈盈一握处。

崔灵只是眉头轻蹙了一下,没有过多反应。

刚开始的时候她还会拒绝,后来真是成习惯了,而且每次被他抱着睡,莫名其妙睡的很安心,那种感觉是她从未有过的。

“灵儿。”

崔灵鸡皮疙瘩一下子就起来了,莫名羞耻,李凡他是真敢叫。

她不做应声,还是装睡。

李凡亲吻她的耳垂,这是崔灵最敏感的地方,果不其然整个身子一颤。

“嘿嘿,没睡?”李凡坏笑。

崔灵把他的手挪开,有些愠怒。

但很快她整个身子便被李凡强行拧了过来。

“殿下,我怀孕了,你还要?”

李凡无语:“说的朕好像跟个禽兽一般。”

崔灵和他近距离四目相对,一双大眼些许玩味。

李凡尴尬而不失礼貌的一笑:“你是朕的女人,床第之事,理所应当嘛。”

崔灵没有回答。

李凡伸手揽住她的肩膀,拥入怀中,表现出了和朝堂上杀伐果断不同的形象。

毕竟崔灵有孕,他也无意再强硬。

“朕以后对你温柔一些。”

崔灵玻璃质感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她本不想让李凡发现,但还是被发现了。

李凡一哄,她的哭泣一下子加大,且收不住。

呜呜的抽泣声在夜色中清晰可闻,像是许久以来的情绪爆发,也是头一次在李凡面前如此表露真实情绪。

不一会,泪水将李凡的胸口都浸湿。

李凡没有说话,只是拍打她的肩膀。

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翌日,阳光明媚,鸟啼不断。

李凡一睁眼,就发现崔灵早已经梳妆打扮好,一身得体的宫装,盘着优雅的发髻,带人在准备早膳。

他上朝要用的龙袍也已整理好。

见状,李凡嘴角上扬起一个弧度。

崔灵发现他醒了,美眸微微闪烁,而后上前,弯腰替李凡更衣穿鞋,忙前忙后。

“陛下,今天御膳房送来了莲子汤,皇后娘娘说了喝了能解暑。”

李凡再次一笑,这是她头一次伺候自己,这说明隔阂已消,已经做妻妾的事。

“成!”

“你也来碗。”

“我……臣妾吃不下去,反胃。”崔灵黛眉轻蹙,孕反严重。

那一句臣妾她说的很小声。

李凡捏了捏她的脸:“那朕忙完,过来接你,去御花园散散心。”

“陛下登基,当以国事为重。”崔灵道。

李凡宠溺的亲了她一口:“你懂事起来的样子可还真美。”

崔灵见四周还有宫女,白了一眼。

宫女们也乐得见婕妤和陛下融洽,露出笑容。

……

时间飞逝,长安如画。

当炎热散去,九月来临,整个长安成被挤爆了!

从各地而来的学子们高达数万万,涌入了这座他们寄予希望,满怀期待的帝都长安。

他们或名门子弟,或寒门黎庶,有的人羽冠白面,带着好些新罗婢,有的人则衣衫褴褛,穷困潦倒。

甚至还有许多佃户,放牛娃等。

当李凡一句面向全国恢复科举,不论出身之时,就注定将天下英雄齐聚长安了。

长安城内,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游玩的他乡游子,到处都是吟诗作赋,畅谈国策的有为年轻人。

而朝廷也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是礼部,国子监,翰林院三司齐一,对于科举试题流程的最后安排。

而后是京兆府的治安问题,赵珂连日不回家,甚至动员了大量官吏维持治安。

最后是窦家。

靠着叛乱之时,不惜元气大损支持李凡评判的功劳,他们虽无一人进入庙堂,但整个家族都受到了李凡的庇护。

其分号,已经恐怖的扩张到了全国,特别是河北等地,其经济物资至少一半来自窦家的运营。

有李凡在背后站台,除非嫌命长了,没人敢零元购窦家。

而窦家也用超强的经商能力回报了李凡,古代都看不起商人,但李凡非常看重。

他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他很清楚经济需要商人来带动,就业岗位也需要他们来增加。

八月份的折子,窦锦就声称整个窦家雇佣的工人就已经超三万了,还不算散工。

这放在后世都是炸裂的数据,更不要说唐朝。

而这一次科举,他们也在李凡的授意下参与进来。

入长安赶考的考生们至少大半都是寒门黎庶,来的路上盘缠都是靠借亲戚的,一张大饼吃五天。

他们贫穷,落魄。

窦家给他们数万人提供了住宿,和基本的食物。

而且窦家很上道,没有把好名声都往自己身上揽,更不敢趁机结党营私,对外宣称是陛下授意,皇后拿的私房钱。

这一下,给萧丽质可给哄高兴了,拉着窦锦都是喊的妹妹。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科举进行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

但当然,科举这事太大了,对于古代来说是头等大事,与其一同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麻烦和问题。

“殿下,近段日子,长安治安事务频犯。”

“大量外地的富家子弟饮酒作乐,殴打,调戏,欺弱。”

“而这些子弟的背后往往都有地方上的人保护,比如金州长史的孙子金焘。”

“赵大人,此言差矣,说话要讲证据。”

“此事微臣也知道,并非如此情况”

“你可不能污蔑!”

赵珂一弹劾,立刻就有人出来说话。

“不是么?”

“当然不是。”

很快,太极宫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