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再见姜王妃

“再者,此次意外并未造成太过严重的后果。”

“微臣建议,上启陛下,褒奖李白,封为国子监祭酒,并勒令铁牛将军登门叩首道歉。”

“另外,再罚铁牛将军半年俸禄,作为赔偿,也可彰显我大唐太子公正无私。”

李凡闻言,心情大好。

还是李泌会说话,懂他的心思。

“铁牛,看在李爱卿的面子上,孤给你一次机会。”

“就照李爱卿的去做!”

铁牛一脸不情愿,给一个书生叩首。

萧破虏踢了一脚。

“是,殿下!”他这才答应。

“还有!”

“从今天开始,你日饮酒不得超二两。”李凡老远就闻到酒味了,这厮不打仗的时候就喜欢喝酒,对蒸馏酒更是如痴如醉。

他担心,不加以限制,这家伙的牛脾气一冲动,真闯出不可收拾的祸来。

李白虽讽刺了他几句,但他确实也没有要降罪的意思。

铁牛瞪大眼睛,彻底急眼。

“殿下,酒是太子妃赐我的,如何不能喝?”

“从今天开始,丽质不会再给你酒了。”李凡强硬道。

铁牛还想要说话,却被萧破虏直接拉走,前去赔罪了。

“李爱卿,你也跟着过去看看。”

“李白在文学上是个厉害人物,虽老矣,但孤也不忍其流落而卒,你想办法将人吸入国子监来。”李凡道。

李泌佩服,明知李白狂傲,多有抨击,李凡依旧招揽。

拱手:“是殿下。”

“……”

三天后,李凡强大的动员能力,五万大军瞬间招募齐全。

而且这些士兵还不是说像李亨那些人的强征,也不管是好是差,而是经过挑选筛选出身材高大的青壮年。

且李凡下达兵役新规,兵部会尽可能的避免家中独丁的青年参军入伍。

随着扩充军队,开战科举都已经拉开帷幕,李凡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开始同北方的阿布思部落联系。

在他的授意下,一批兵器辎重秘密从长安送出,经单于都护府常远的手,送给阿布思部落,以增强他们和回纥对抗的本钱。

现如今的大唐,什么都不能说多,但辎重兵器那简直是多如牛毛。

而这一日,第三道禅位的圣旨也到了。

不过这一次,不再是高力士,也不再是文武百官来劝,而是李隆基授意的李唐皇室宗亲。

万春公主,姜王妃也在其中,里面还有不少是李凡在平定叛乱时候亲自救的。

李隆基虽老糊涂,但也知道禅位是必须的了,也知道怎么禅位能让天下人信服,所以三次都派了不同的人作见证,随行还有史官记录。

“殿下,陛下禅位圣旨,还请殿下以大唐为重!”

“请殿下以大唐为重。”

乌泱泱的人跪在神武府的花园内。

李凡负手道:“诸位,不可啊!天下尚有许多反对孤的声音。”

“孤现在当个太子也挺好的,也能为大唐添砖加瓦。”

“你们也知道,孤这个人向来是没称帝这个心思的。”

“当年这个太子,孤也没向陛下伸手要啊。”

此话一出,皇亲国戚皆汗颜,但这话也没毛病,他确实没要,是李隆基为了大局临危托付的。

三辞三让对于皇亲国戚来说并不陌生,所以他们也没有强求,知道这第三次依旧只是走个过场。

“既然如此,那殿下,我等先回去复命。”

李凡满意点点头:“去吧。”

众人行礼,而后离开。

“那个,姜燕留一下,孤有些事要和你交代。”李凡突然叫住。

姜燕即姜王妃,当初在河北之时曾在李怀仙的逼迫下充当奸细。

后戴罪立功,回长安后也一直在协助神武府完成对李唐皇亲国戚的安抚,倒算是出了不少力。

姜燕成熟端庄,曾经一抹紫色抹胸,至今都还残留在李凡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下至十八,上至五十八,没有男人不喜欢。

她有些诧异会被点名,毕竟以她的身份和地位,完全够不到和李凡单独相处的机会。

“是,殿下。”

其余人陆陆续续离开,仅剩姜燕。

“王妃回了长安可还习惯?”李凡示意边走边说。

姜燕朱唇轻启,小心翼翼的跟着,高腰襦裙,粉色帔帛,美艳动人。

“托殿下和太子妃照顾,一切都好。”

“大理寺也给妾身给予一间宅子可以安身,每月还有月钱可领。”

李点点头。

“孤单独留你下来,是近日遇到一些事情,想要请教王妃。”

“殿下您尽管说就是。”姜燕诚惶诚恐,立刻欠身。

又是大唐抹胸倾泻的一片雪白,根本不敢想哪儿有多香。

但可惜,不是李凡最喜欢的紫色,而是青色。

“你和李璘可有联系?”李凡突然问道,眼神并未分心,而是分外严肃。

“永王李璘?”姜燕杏眸一愣,完全没想到李凡问她这个。

此人也是因为近期李白出现长安,才让他突然想起,历史上这么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

此人是李隆基的第十六个儿子,也是李凡名义上的兄长,此人在历史上其实这个时间已经被李亨杀了。

罪名是谋反,安史之乱初期,他被李隆基任命为山南,岭南,黔中,江南四道节度使,坐镇江陵。

可以说是整个淮南以南,最大的土皇帝。

但因为李凡的空降大唐,安史之乱被一力挡下,李亨的火力也完全被他吸引,这个永王李璘就待在江陵,坐山观虎斗了几年。

李凡差点就把此人给忘记了,因为整个平叛,淮南那边屁事没有,实在是太过安静,主战场都在河南河北,灵武了。

而李璘和李白在历史上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李白就是因为进了李璘的幕府,牵连造反,才被李亨流放夜郎。

不过关于李璘造反,历史上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就是割据势力,也有人说李亨忌惮猜疑,想要软禁不成,就起兵讨伐在先。

史记,李亨称帝后,让李璘去蜀地侍奉李隆基,但李璘拒绝,矛盾由此展开。

不过史书上的东西真真假假,大多由胜利者书写,李凡其实也拿捏不准,所以想要问问姜王妃。

李凡已经让璇玑派人调查过,永王李璘的生母是郭顺仪,而姜王妃的娘家跟郭顺仪关系匪浅。

姜王妃黛眉轻蹙,在月光下别有风情,回忆一会,才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