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五大代表

次日,清晨。

事实上鸿胪寺那边天还没亮,五大望族的代表人物便已经沐浴更衣,在禁军的带领下,从玄武门一路往神武府而来。

整个流程很是庄重肃穆。

叛乱结束,各地的秩序被打乱,重新洗牌,他们也很清楚这一趟可能会决定家族的走向。

博陵崔氏的下场让他们意识到不能再保持以往高傲的姿态了。

寝宫。

李凡慢条斯理的准备着,倒是刘南甄带着侍女忙前忙后的。

“没睡好,孤还想再睡会。”

刘南甄哭笑不得:“可殿下一会不是要接见重要的人么?”

“迟到一会,也不是不可以。”李凡笑道,右手绕后,抚摸着刘南甄的玉腿。

“殿下。”刘南甄低声娇嗔,示意别闹了。

李凡却是变本加厉,一把将人抱到正面,不分由说就吻。

本在准备服饰的侍女们面红耳赤,赶紧离开。

刘南甄哪里是李凡的对手,只好半推半就了。

但她没想到的是李凡并不是想要偶然的温存,吻了一会后,便抱着她往床上走。

她吓的花容失色。

“殿下,时辰已经不早了。”

“您这是干什么?”

话刚说完,朱唇又被堵上。

二人再回床上,珠帘散落。

刘南甄一大早弄好的发髻,再次散乱。

她的玉足点在李凡的胸膛上,不需要胭脂,都透着桃花般的色泽,二十二岁当娘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

五大代表在神武府等了许久许久,都不见李凡来。

但他们也不敢问,全部衣冠严整,正襟危坐的候着。

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李凡姗姗来迟,这个时间其实远迟于神武府议会的时间,在古代往往天没亮就开始政务了。

但李凡今日是故意的,毕竟也相当于是谈判,而谈判需要一个基调!

“太子到!!”

五大代表闻言整个人噌的一下站起来,一双双老辣的眼睛迅速凝聚,个个有老鹰般的洞悉力。

几百年底蕴的望族大房,都不是简单人物。

“我等参见殿下!”

“殿下圣安!”

五人齐齐整理衣服,行跪拜大礼。

像是商量好的,一点礼数不敢漏,怕被抓住什么口舌。

李凡此刻神清气爽,负手而到,笑呵呵冲大殿道:“五位,起来吧。”

“太客气了。”

“不,殿下,君君臣臣,自古如此,礼数还是要有的。”

“是啊,殿下以雷霆手段,平定叛乱,护我大唐子民世代基业,这一跪是必须的。”

“能跪殿下,是我等之福分!”

五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你一句,我一句,马屁能拍到天上去。

他们并不是谄媚,而是绝顶聪明。

如果换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太子来,那他们五个人的形象和态度就应该是从威严,神圣,可怕,不苟言笑了。

李凡当然不会被他们的夸奖而冲昏脑袋,就对他们多么的友善。

皇权和世家的关系很微妙,但万变不离其宗,利益!

他摆摆手,所有人落座。

左侧是政事堂及六部的重臣,右侧是五大望族的代表。

本应该是七家人,但博陵崔氏,陇佑李氏,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什么情况,陇佑李氏的许多人都是李唐宗室。

博陵崔氏也已经是李凡的囊中之物,主母都是李凡的妾。

这两家几乎不会有什么风险。

“诸位,孤这次召见你们,其实是想问问你们,跟灵武那边可有什么联系?”

砰!

犹如平地一声惊雷惊雷。

五人都被震住了,屁股还没捂热,直接上来这么一个重磅的问话。

节奏被打乱的五人迅速拱手,严肃表态。

“殿下,我太原王氏同灵武绝无任何联系!”

“殿下,我荥阳郑氏若与灵武前太子勾结,愿以死谢罪!”

“殿下……”

王胪,范殊,郑泰,李翰,崔杰相继开口。

李凡看去:“可孤怎么听说你们五家人里面实际上有人在灵武任职。”

五人眉头紧锁。

王胪当即拱手:“殿下,五姓之人何其之多,旁支错综复杂,这个您是知道的。”

“有个别人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灵武,并不代表所有人。”

“如有这种人,殿下可提出,我等立刻断绝联系,并且从宗祠将其除名。”

“没错!”

“我郑家也是。”

“我崔家也是!”

显然五人这口气是带着任务来的,并不只代表一房,而是那个集团和家族大多数的人意志。

李泌等人看向李凡,似乎在说,殿下,对面这么天衣无缝,更找不到由头了。

李凡不急不缓,再道。

“既然这么说,那五位是支持孤了?”

五人对视一眼,听到了一丝友善的可能。

遂即表示:“殿下,我们都支持殿下。”

“太子才是正统!”

“李亨,并不合法!”

李凡笑了笑,果然一切都是要讲实力的,若李凡和李亨对换位置,那不合法的就是李凡了。

合不合法,那是拳头说了算的。

“很好!”

李凡朗声,而后道:“孤以茶待酒,先敬诸位一杯。”

闻言,五个代表齐齐暗松一口大气。

如此来看,今天这关是过了。

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虚,因为边军造反,他们中立,中立本身就是罪。

更何况五姓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好多人都担任了当时燕国的伪职,纵使许多是被迫的,但那也是当了。

李凡真要耍横,个个都别想好过。

一杯热茶下肚,殿内的气氛算是轻松不少。

这时候,李凡突然一个回马枪。

“既然如此,诸位支持孤,那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

五人对视一眼,显然也是有准备的。

“殿下,这是当然。”

“我太原王氏愿出粮二十万石,布八千匹,钱三万贯,另外还愿意出子弟百名,为殿下治理边域。”

“我清河崔氏也愿凑集二十万石粮,五万贯钱,三千匹绫罗绸缎,出子弟百名……”

“我范阳卢氏愿出盐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