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奔赴京都,国之利剑!
但这一次,截然不同。
没有喧闹的候机大厅,没有拥挤的登机通道。
杨天开着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直接将他送到了萧山机场一处不对外开放的军用停机坪。
一架灰色的、没有任何商业涂装的公务机,早已静静地等候在那里。
舷梯旁,两名身穿黑色风衣、神情肃穆的安保人员,对着周凡微微颔首。
这便是国家的效率,这便是最高级别的重视。
登上飞机,机舱内早已坐着一个人,竟是许久未见的常宏盛院士。
“常院士?”周凡有些意外。
“于老不放心,让我来接你。”常宏盛笑着站起身,拍了拍周凡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欣赏与感慨。
“你小子,每次搞出的动静,都恨不得把天捅个窟窿,拉斯维加斯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
“还是考虑不周了......”周凡苦笑摇头,。
两人没有过多寒暄,周凡就在常宏盛对面的位置坐下。
飞机平稳起飞,冲入云霄。
常宏盛递过来一个厚厚的、用牛皮纸袋密封的文件,上面印着鲜红的“绝密”二字。
“看看吧,这是项目的初步资料,于老特批的,让你在路上有点准备。”
周凡接过文件袋,撕开封条。
里面没有华丽的图册,只有一页页充满了复杂数据、分子式和空气动力学模型的打印纸。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眉头越皱越紧。
“新一代高空高速无人机……堪比五代机性能的巡航能力……高机动性,高续航......”
周凡的指尖在资料的参数上轻轻划过,内心掀起不小的波澜。
这些设想,已经远超大部分目前世界上公开的同类型飞行器!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从无到有的代差级跨越!
先前听于飞院士提起这个项目,已经有所猜想,可还是没想到对标的野心会这么大。
这款无人战斗机要是能搞出来...那可真的国之利剑般的存在啊!!
对于目前的国际形势,说不定都能造成一些影响!!
难怪…连国家最顶级的一批科研人员,都会遇到束手无策的技术难题。
据他所知,这样性能的无人航空器,至少也要十年后才会出现。
技术的累积和材料的突破,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手上的资料,其实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如今国家对于无人机的技术积累,还是差了一些,尤其是高空无人机,要求更高。
“看明白了?”常宏盛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带着一丝沉重。
“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飞控和材料的问题,发动机的理论设计已经完成,但常规的战斗机材料相比无人机来说,质量还是太重了些,导致飞控系统始终无法达到预定操控参数,目前项目已经停滞了快一个月了......”
“现在,所有人都心急如焚,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项目就无法继续推进!”
听着常宏盛的话,周凡放下资料,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无数关于材料学的知识、前世积累的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经验,如同超级计算机般飞速运转、碰撞、重组。
当飞机在京都西郊的军用机场降落时,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模糊而大胆的方向。......
没有进入市区,一辆早已等候的军牌越野车,载着两人直接驶入了一片层层设防的秘密研究基地。
京都,某处戒备森严的地下秘密研究基地。
金属通道泛着冷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消毒水和机油混合的独特味道。
于飞穿着一身深蓝色的研究员制服,肩章代表着他在这个基地总设计师级别的身份。
他带着周凡穿过数道厚重的安全门,神情严肃而专注。
“探索者一号,我亲自参与过测试......”于飞边走边说,声音在空旷的通道里回响,“它的飞控系统和电池管理方案,做得非常漂亮,坦白说,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料。”
“于老过奖了......”周凡只是平静地点点头。
他知道于飞找他来,绝不仅仅是为了夸奖一款消费级无人机。
两人最终停在一扇巨大的合金门前,于飞通过虹膜和指纹双重验证打开了门。
门后是一个庞大的机库式实验室,跟周凡的仓库研究基地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杂乱的零件,只有几架体型巨大,造型流畅、充满科幻感的黑色无人机静静地停放在支架上,周围是各种周凡也叫不出名字的大型测试设备和超级计算机集群。
“欢迎来到‘利剑’计划的核心地带。”
于飞的语气带着一丝自豪和沉重,“我们真正的项目,高空超速无人战斗机,或许也可以叫他空天无人战斗机。”
周凡的目光被其中一架通体漆黑、外形酷似缩小版隐形轰炸机的模型所吸引。
他能看出其气动布局是为了突破音障而设计的。
“在知道你弄出探索者一号,尤其是那套‘鸿鹄’飞控系统之后,我就想过把你拉进来了。”于飞走到模型旁,轻轻抚摸着冰冷的机身,“但没想到,我们这边会这么快遇到瓶颈...还有你那边的情况......”
于飞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严肃,他转身看着周凡:“你们公司的高管被扣押这事我知道!”
周凡心中一动,眼神也变得认真了起来。
“这恐怕不是一起简单的商业纠纷。”于飞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
“近段时间,西方国家一直在军事领域对我们进行试探,从你的盘古系统、乾坤芯片,再到这次的‘探索者一号’,凡米科技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同时也带动着整个华夏科技的进步......”
“这已经让他们感到了恐慌,黎国强被扣押,表面上是疆域探索的商业问题,实际上,这是针对凡米,更是针对我们国家态度的一次精心策划的试探行动......”
“果然......”周凡的眉头微微皱起。
他先前其实也想到了这一次,只不过现在得到确认,心中顿时变得更加沉重。
他也没想到,自己推动的一系列技术变革,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
“国家的态度很坚定,绝不妥协。”于飞的眼神锐利如刀,“但光有态度还不够,我们需要一张能让对方真正感到忌惮的底牌,一张他们无法预测,也无法防御的关键性底牌!”
他再次指向那架黑色的无人机模型,一字一顿地说道:“如果‘利剑’能够成功,或许就将成为这张底牌。”
“它能在三万米高空,以五倍音速进行突防侦察,现有的任何防空系统都拿它没办法!”
“但现在,我们遇到的瓶颈,如果按照常规方法推进,至少需要五年以上时间,或许才能有所突破......”
于飞调出了大屏幕上的一组模拟数据,上面布满了红色的警告。
“我们的发动机和机体分布设计已经基本完善,但飞控系统和机体关键材料…在超高音速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现有的所有飞控方案都达不到要求,延迟超过0.1秒,飞机就会瞬间失控,甚至解体。”
“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能够进行毫秒级预判和响应的‘大脑’......”
他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周凡,语气中充满了认真和一丝期待。
“周凡,我们需要你的‘鸿鹄’,或者说一个比‘鸿鹄’更加强大的飞控系统!”
“同时,也需要与这套系统相匹配的机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