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如果是周凡,肯定能行!

考察结束当晚。

杭城,市招待所。

张建国下榻的房间内灯火通明,烟灰缸已经塞满烟头。

他没有丝毫睡意,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白日里看到的一幕幕,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反复回放。

每一次都让他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不行,这件事太大了,必须向上面再汇报一下......”他喃喃自语,很快做出了决定。

他停下脚步,走到书桌前,拿起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手指在拨号盘上顿了顿,果断地拨出了一串号码。

电话只响了一声,便被接通。

“领导,我是张建国。”

他沉声说道,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一些。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威严而沉静的声音:“建国同志,这么晚了,有什么紧急情况?”

“有重大发现!”张建国压低了声音,但语气中那份压抑不住的激动,却透过电波清晰地传递了过去。

“今天下午,我们对杭城那家名为‘疆域探索’的无人机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

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用前所未有的严肃语气汇报道:“领导,这家公司以及它背后的凡米科技,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现有认知......”

张建国将白天测试的所有惊人数据,以及那条完全由“伏羲母机”构成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一五一十地、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地进行了客观陈述。

然而,即便是最客观的陈述,当“八级风力下厘米级悬停”、“超过两小时的悬停续航”、“1.3微米安装精度”、“全链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时,依然带来了山崩海啸般的冲击力。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张建国甚至能听到对方那变得有些粗重的呼吸声。

“建国同志,你能为你说的每一个字负责吗?”良久,那个威严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震动。

“我以我的党性和我一生的荣誉担保!”

张建国斩钉截铁地回答,“刘院士和王所长全程在场,他们已经被这套技术彻底折服,报告明天一早就会送到您的案头!”

“好……”电话那头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领导!”张建国抓住时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建议,以最高优先级,特事特办,立刻批准疆域探索公司的全部申请!另外......”他加重了语气。

“我强烈建议,将‘探索者一号’无人机、‘伏羲母机’及其相关的伺服电机、永磁材料技术,立刻列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战略储备技术,进行安全加密和保护!”

“我知道了。”电话那头的领导沉声应下,“你和考察组暂时留在杭城,原地待命,封锁一切消息,在接到我的命令前,尽量和那两家公司搞好关系!”

“是!”

挂断电话,张建国深吸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这才发现手心和后背,都已经冒出了一层细汗。

有一点他很确定。

如果自己的建议能够得到采纳,那么......

从今晚开始,华夏的工业格局,就要变天了。

不...甚至是全球尖端制造业,都要掀起一场风暴!!

……

京都,警卫森严的四合院内。

一位面容威严、不怒自威的老者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红色电话,他走到窗边,看着院中那棵在夜色中静立的百年古树,目光深邃如海。

疆域探索……凡米科技……周凡……

一个个名字在他脑海中盘旋。

张建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了解自己这位下属的性格,沉稳、务实,从不夸大其词。

能让他用上“颠覆认知”这样的词汇,可见其受到的冲击有多大。

尤其是,刚刚收到那份报告里提到的,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铈磁复合永磁材料”和“伏羲母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了,这是在华夏工业最薄弱、最被人卡脖子的环节上,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此事...干系实在太大了。

必须再次确认!

老者沉吟片刻,转身走回书桌,拿起了另一部电话,拨通了中科院的专线。

他记得,在中科院有一位跟那个凡米科技好像挺熟。

“给我接材料所的常宏盛院士。”

电话很快被转接了过去。

“喂,常院士吗?我是……”

电话那头,正在家中翻阅文献的常宏盛听到这个声音,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神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领导?您怎么会亲自……”

“常院士,时间紧急,我长话短说。”

老者的声音不容置疑,“我向你咨询一项技术,一种以‘铈’为主要原料,通过‘双主相晶界扩散’和‘超高压真空烧结’工艺制成的新型复合永磁材料......”

“我想确认一下,其实际性能,有没有可能超越顶级的钕铁硼磁材?”

“铈基磁材?”

常宏盛愣了一下,作为国内材料学界的数得上号的院士,他下意识地就从理论上否定了。

“不可能!领导,铈元素的磁矩和晶体各向异性决定了它的理论上限,全世界研究了几十年都……”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如果,我说如果,通过某种特殊的原子排布方式,让它形成一种全新的‘准晶’亚稳定结构呢?”

“准晶?!”

常宏盛的瞳孔骤然收缩,呼吸都停滞了一瞬!作为顶级的科学家,他瞬间就抓住了这个词背后那颠覆性的可能!

“领导!这个理论是谁提出的?!”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心中突然浮现出一种古怪的感觉。

“杭城,凡米科技。”

“凡米?!”常宏盛的脑海中轰然一声,瞬间闪过了那个年轻得过分,却又平静得让人安心的身影。

那个轻而易举研发出一款全新耐高温材料,在45纳米光源项目上,轻描淡写地拿出足以让整个光电所为之疯狂的解决方案的少年!

“是...是不是一个叫周凡的年轻人?”常宏盛的声音明显有些失态了,他几乎可以肯定自己的猜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似乎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看来,你跟那位年轻人真的很熟啊?”

“果然是他......”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常宏盛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他激动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最后对着话筒,用一种近乎急切的声音说道:

“领导!如果是他!如果是周凡拿出来的技术!那么报告上写的任何数据,您都不要怀疑!一个字都不要怀疑!”

“这种‘准晶’结构理论,绝对可行!这个年轻人,他...他就是个不世出的妖孽,最顶尖的天才!”

常宏盛的声音带着一种发自肺腑的、无可辩驳的坚定。

没有任何的犹豫!

“那你能不能跟我好好讲讲,那个叫做周凡的年轻人?”领导的声音再次从话筒内传来。

“当然,领导想知道什么,我一定知无不言......”

“......”

随后,两人一个听,一个说。

这一通电话,足足打了近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