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电脑研究出来了
他亲自登门,拜访了本次英语大赛的总裁判,一位在国内英语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北外老教授,陈望年。
陈教授一生都致力于英语的教学与推广,为人更是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在陈教授那间堆满了外文书籍的简朴书房里,刘建国没有谈任何关于钱和利益的事情。他只是满怀着敬意,将自己想要将这场英语大赛,办成一个持续性的、非盈利的、旨在推动全民英语学习的年度盛会的想法,和盘托出。
“陈教授,”刘建国恳切地说道,“我就是一个粗人,没什么大本事。但我知道,国家要发展,要强大,就离不开和世界的交流。英语,就是咱们走向世界的第一座桥梁。我希望,咱们这个比赛,能一直办下去,一年一次,给所有热爱英语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陈教授本就对刘建国能自掏腰包办这样一场比赛而心生好感,此刻听完他这番着眼于未来的宏伟构想,更是被深深地打动了。
“好!好啊!”老教授激动地站起身,紧紧地握住了刘建国的手,“刘老板,你的这份心意,我替全国的英语学习者,谢谢你了!你放心,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弹,这个大赛的主席,我就一直当下去!”
“那可太好了,有了您的坐镇,咱们这赛事一定安然无忧,能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
“这样我也能给教育部那边交差,也不会亏待那些参赛者和全国英语爱好者了。”
刘建国也是不吝啬自己的吹捧话语。
虽然陈教授是个古板的老学究,但谁不喜欢听好话呢,也是眉开眼笑。
而有了陈教授这尊“门神”坐镇,“走后门”这件事,便迎刃而解。
无论是谁来说情,刘建国和高亚萍都只是一句话:“这事儿我们俩可做不了主,比赛的所有事,都归大赛组委会的陈教授全权负责。”
那些自恃身份的人,本还想去找陈教授说道说道。可一见到这位在教育界泰山北斗般的人物,再听他引经据典地讲一番关于“学术公平”和“选拔人才”的大道理,一个个都只能讪讪而退,再也不敢提任何非分之想。
就这样,在陈教授的严格把关下,“建国-亚萍杯”英语口语大赛的总决赛,得以在一种绝对公平公正的氛围中,顺利召开。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的冠、亚、季军,也尘埃落定。那几位凭着真才实学脱颖而出的年轻人,在舞台上捧着奖杯和巨额奖金,激动得热泪盈眶的模样,通过电视镜头,传遍了千家万户,再次点燃了无数人学习英语的热情。
而刘建国安排的那些“小翻译”们,也在决赛的采访环节,大放异彩。
他们穿着得体的校服,自信满满地站在镜头前,将记者们那些提前准备好的问题,流利地“翻译”给身旁的“外国专家”,又将“专家”们那些同样是提前背好的、充满赞美之词的回答,“翻译”了回来。
那副从容不迫的模样,让坐在台下的钱科长等一众教育部门的领导们,看得是心花怒放,与有荣焉。
里子、面子,全都给得足足的。
一场大赛,办得是皆大欢喜。
比赛的巨大成功,如同最强劲的东风,将“建国-亚萍”这个品牌,吹上了云端。他们的英语补习班,彻底大火,报名处再次被挤爆,甚至有人连夜排队,只为求一个听课的名额。
而他们公司生产的英语磁带,更是被各大学校奉为圭臬,订单如雪片般从全国各地飞来,生产车间三班倒都忙不过来。
刘建国本人,也因为这场轰动全城的赛事,一下子成了四九城里家喻户晓的“大红人”。“英语推广大使”的头衔,让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收获一片尊敬的目光。
就连他那本就红火的早餐店,也因为他的名气,更加火爆。食客络绎不绝,队伍比以前排得更长。刘建国干脆趁热打铁,又在四九城的几个繁华地段,连开了三家分店。
时间,就在这片红火与繁忙之中,一点点地过去。
一转眼,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又到了年底。
这一年,对于刘建国来说,是重生以来,收获最丰盛,也最顺心的一年。
他不仅彻底解决了老家那些糟心的亲戚,更是将自己的生意版图,扩张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看着身边笑意盈盈的妻子,看着账户上那不断增长的存款,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然而,一个更大的惊喜,还在等着他。
这天,大雪初晴。
刘建国正坐在自家温暖如春的院子里,看着牛春红喜滋滋地试穿着高亚萍刚从南方运回来的新款貂绒大衣。
“他爹,你看,好看不?”牛春红在镜子前转了个圈,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好看,我媳妇穿啥都好看。”刘建国笑呵呵地说道。
就在这时,院门被人“吱呀”一声推开,高亚萍裹着一身风雪,满脸通红地冲了进来。她的呼吸因为急促而显得有些紊乱,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喜悦与激动。
“刘哥!刘哥!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她甚至都来不及抖落身上的雪花,便一把抓住刘建国的胳膊,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刘建国被她这副模样吓了一跳,赶忙站起身:“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慢慢说。”
高亚萍深吸了几口气,似乎是在平复自己那快要跳出胸膛的心脏。她看着刘建国,一字一句,清晰而又用力地说道:
“成功了!”
“老张他们……成功了!”
“咱们的电脑,研究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