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三国张浩古
105、风筝战法
小
大
前贤王连输两阵,再看向众将,心知无人可以出战。
而这个时候,随着兀立鉴被典韦的短戟割飞头颅,不止是前边的三千匈奴铁骑,整个匈奴大军都士气大跌。
前贤王命一队匈奴骑兵到阵前收了二将尸首,随后下令撤退,三千匈奴铁骑全部回到阵中。
而哥也明白,这个前奏算是走完了。
不出意料,哥这边的士气狂升二十点,所有人都开始嗷嗷叫了。
哥见好就收,带人也退入了阵中。
而这个时候,匈奴铁骑那边已经奔跑起来。
两翼的两路匈奴铁骑,正在向我方大军左右两翼后方迂回。
而中军则直接向大军冲了过来。
匈奴铁骑摆开的阵势,跟哥让张松摆的阵势比较类似。不过益州州兵是大圆环阵型,而匈奴铁骑则是二龙出水的双圆环阵型。
这个阵型是典型的放风筝阵型,前方的匈奴铁骑在我方射程之外发动骑射之后,立刻跑到两边,让后方的匈奴铁骑继续攻击。
而所有发动攻击之后的匈奴铁骑,则再次跑到大军后方,继续等候下一次攻击。
阵势发动之后,要么等到放风筝把我方阵势打崩,要么就要等到箭壶中的箭射完之后。
而迂回到我方大军后方的两翼匈奴铁骑,同样在到达位置之后,也摆出了二龙出水的双圆环阵型,对我方的阵脚展开了持续不断的放风筝攻击。
而我方的三个张松军,也早就摆好了大圆环阵型,正在对方的抛射攻击中,不断运转。
由于在前方接阵的益州州兵摆出的都是稀疏的阵型,匈奴铁骑的绝大多数弓箭,其实都射在了空处。
而就算那些没有射在空处的弓箭,也都被益州州兵的盾牌打掉了。
盾牌如果只是用来挡箭,消耗是非常高的。毕竟抛射的箭枝力量非常强,每一次都会对盾面造成强力的打击。不但盾面的损坏会非常严重,而且对于盾牌后面的人来说,也有着沉重的力量负担。
而当盾牌动起来,每一次都用斜面去面对箭枝的时候,打击的力量就会小很多,甚至很多箭枝直接就被弹开,根本就对盾牌造成不了损失。
看到益州州兵的盾牌战法,哥立刻将哥老会高层都集中起来观摩。今后,这将是哥老会的秘密战法,在战场上会非常有用的。
甚至哥还在想,如果到时候给盾牌安上弹簧,是不是要更加好用一些呢。
在匈奴铁骑的骑射放风筝之下,益州州兵的损失非常小,反而是大量的弓箭掉落在阵中,成为了我军的弓箭储备。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直到两翼的匈奴铁骑已经射光了壶中箭枝的八成,正面主力也射光了一半箭枝的时候,前贤王才发现了问题。
之所以两翼箭枝消耗更坏,是因为人数更少,阵势运转更快。而中军则是因为首先发动攻击,要不然消耗不会那么多。
毕竟兵力的数量摆在那里。
而前贤王之所以会发现问题,纯粹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有点奇怪。
其实发动骑射之后,包括前贤王自己,也躲在大军之中,所有匈奴铁骑抛射之后马上跑开,根本就没有人去查看攻击效果。
但以往这种骑射战法,一般在消耗三成箭枝之后,就必然会出现战果,前面的匈奴铁骑看到对方的阵型乱了之后,就会自动到后方报告。
但现在中军的五成箭枝都没有了,这个打开局面的消息却一直没有传到前贤王的耳朵里,这让前贤王终于意识到这场战争出问题了。
于是前贤王再次带着众将来到大军前面,远远向着我方的阵地看过来。
眼前的情况并没有让前贤王看出什么不对劲来,毕竟一开始益州州兵的阵型就比较稀疏,现在这种稀疏的阵型,跟匈奴铁骑以往攻击之后的对方阵型还是比较相似的。
所以前贤王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攻击已经达到了效果,只是我军的意志力比较强,还没有产生混乱而已。
所以前贤王认为,继续下去,我军应该就崩溃了。
于是前贤王回到后方,大军继续展开骑射战法。
很快两翼的匈奴铁骑就射完了箭枝,而哥一直都在进行计算,看到这种情况,哥就知道接下来轮到哥出招了。
一边让两翼的益州州兵负责收集箭枝,一边开始下令。
首先,哥老会派出百万玩家,到左翼放出自己的如花,对左翼匈奴铁骑发动骚扰攻击。
而哥的所有西凉铁骑,包括二十万敦煌铁骑,再加上二十个孟获的二十个军的南蛮骑兵,共计是七百多万的骑兵,全部出击,向对方右翼的二百万匈奴铁骑攻击而去。
只有吕布带着五十万并州铁骑还没有动。
这七百万骑兵,哥让张辽带着三百二十万西凉铁骑从正面冲阵,而二十个孟获,则左右翼各十个,带着南蛮骑兵向右翼匈奴铁骑身后迂回。
又让百万玩家放出如花,负责阻断正面前贤王匈奴铁骑的增援。
当西凉铁骑和南蛮骑兵冲起来之后,哥终于让匈奴铁骑也尝到了被抛射的滋味。
由于匈奴铁骑站位密密麻麻,我军又是扇形的攻击面,这让我军的抛射战法迅速取得了丰厚的战果。
一轮抛射,一成的右翼匈奴铁骑就没有了。
右翼匈奴铁骑的前方,一时间疏疏落落起来。
这个时候,匈奴铁骑是非常懵的。
毕竟骑射是匈奴铁骑的战法,最多像鲜卑、肃慎、乌丸这些北方民族有着相似的战法,但大汉阵营中这样的战法,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
可以说,对于大汉阵营,他们就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种战法,所以也对这种战法没有预案。
这造成对方在遭受严重损失之后,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所以接下来对方又迎来了我方连续三轮的攻击,四成的兵力已经去了。
由于对方抛射完了所有的箭枝,现在正是勒马休息的时候,几乎相当于站在原地挨打。
而这个时候,右翼的匈奴铁骑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是兵力损失了四成多,而且我方似乎要把他们包围起来了。
匈奴铁骑的领兵将领亡魂直冒,这个时候再迟钝也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其下令之下,百多万匈奴铁骑齐齐掉转马头,准备撤退。
当然,这个“齐齐”只是匈奴将领的想象。
毕竟在这种情况之下,匈奴铁骑的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命令传达下去的时间也是不一致的。
这就导致原本在最前面的跟着将领的匈奴铁骑,最先掉头。而这时候后方的命令还没有传达到。
等到好不容易命令传到后面,两侧迂回的南蛮骑兵几乎已经跟最后方的匈奴铁骑并驾齐驱了。
而这个时候,眼看对方要跑,再迟钝的攻击者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最前方的两个孟获各自带着自己一个军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最近的匈奴铁骑,直接将匈奴铁骑断为两截。
尽管还有十来万匈奴铁骑还在外面,但是余下的百万匈奴铁骑全都被包围了起来。
当然,说是百万,其实刚刚我方又发动了两轮抛射,现在被包围的匈奴铁骑已经只剩下七十万了。
就连外面的十几万匈奴铁骑,我方也没有放过,随后冲过来的两个孟获,已经带着自己的兵力去追击这十几万人了。
由于速度还没有跑起来,很快这十几万人也陷入了两个军一共四十万南蛮骑兵的包围之中。
当然,此前经过这些南蛮骑兵的单方面抛射攻击,十几万匈奴铁骑已经只剩下七八万了。
此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尽管哥很想让女玩家下线睡美容觉,并且已经下令了,但是没有任何人有睡意。
因为眼前的匈奴铁骑已经即将被吃掉一块,人人都在等待最后的结果。
只半个小时的时间,右翼匈奴铁骑就全军覆没。
这中间,有三十万匈奴铁骑主动投降。
而这个时候,前贤王也终于反应过来。
他也就是没有算到我军会对射完箭枝的匈奴铁骑发动突袭,两百万匈奴铁骑就这样没了。
甚至百万玩家放出的如花都没有派上用场,毕竟哥发动攻击太凌厉,形势发展太快,等到前贤王发现右翼的匈奴铁骑陷入重围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进行救援了。
而这个时候,前贤王已经主动放弃了继续抛射,将中军调动起来。大军前进的方向不是右翼,而是左翼。
因为前贤王清楚,左翼还能救下来,右翼没有救的必要了。
而哥当然也发现了前贤王的动向,这个时候,哥也将原本阻挡右翼的百万玩家的如花调了过去,做出了阻挡前贤王的架势。
同时七百万大军在吃掉右翼之后,全部掉头,向着左翼冲了过去。
而这个时候,随着兀立鉴被典韦的短戟割飞头颅,不止是前边的三千匈奴铁骑,整个匈奴大军都士气大跌。
前贤王命一队匈奴骑兵到阵前收了二将尸首,随后下令撤退,三千匈奴铁骑全部回到阵中。
而哥也明白,这个前奏算是走完了。
不出意料,哥这边的士气狂升二十点,所有人都开始嗷嗷叫了。
哥见好就收,带人也退入了阵中。
而这个时候,匈奴铁骑那边已经奔跑起来。
两翼的两路匈奴铁骑,正在向我方大军左右两翼后方迂回。
而中军则直接向大军冲了过来。
匈奴铁骑摆开的阵势,跟哥让张松摆的阵势比较类似。不过益州州兵是大圆环阵型,而匈奴铁骑则是二龙出水的双圆环阵型。
这个阵型是典型的放风筝阵型,前方的匈奴铁骑在我方射程之外发动骑射之后,立刻跑到两边,让后方的匈奴铁骑继续攻击。
而所有发动攻击之后的匈奴铁骑,则再次跑到大军后方,继续等候下一次攻击。
阵势发动之后,要么等到放风筝把我方阵势打崩,要么就要等到箭壶中的箭射完之后。
而迂回到我方大军后方的两翼匈奴铁骑,同样在到达位置之后,也摆出了二龙出水的双圆环阵型,对我方的阵脚展开了持续不断的放风筝攻击。
而我方的三个张松军,也早就摆好了大圆环阵型,正在对方的抛射攻击中,不断运转。
由于在前方接阵的益州州兵摆出的都是稀疏的阵型,匈奴铁骑的绝大多数弓箭,其实都射在了空处。
而就算那些没有射在空处的弓箭,也都被益州州兵的盾牌打掉了。
盾牌如果只是用来挡箭,消耗是非常高的。毕竟抛射的箭枝力量非常强,每一次都会对盾面造成强力的打击。不但盾面的损坏会非常严重,而且对于盾牌后面的人来说,也有着沉重的力量负担。
而当盾牌动起来,每一次都用斜面去面对箭枝的时候,打击的力量就会小很多,甚至很多箭枝直接就被弹开,根本就对盾牌造成不了损失。
看到益州州兵的盾牌战法,哥立刻将哥老会高层都集中起来观摩。今后,这将是哥老会的秘密战法,在战场上会非常有用的。
甚至哥还在想,如果到时候给盾牌安上弹簧,是不是要更加好用一些呢。
在匈奴铁骑的骑射放风筝之下,益州州兵的损失非常小,反而是大量的弓箭掉落在阵中,成为了我军的弓箭储备。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直到两翼的匈奴铁骑已经射光了壶中箭枝的八成,正面主力也射光了一半箭枝的时候,前贤王才发现了问题。
之所以两翼箭枝消耗更坏,是因为人数更少,阵势运转更快。而中军则是因为首先发动攻击,要不然消耗不会那么多。
毕竟兵力的数量摆在那里。
而前贤王之所以会发现问题,纯粹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有点奇怪。
其实发动骑射之后,包括前贤王自己,也躲在大军之中,所有匈奴铁骑抛射之后马上跑开,根本就没有人去查看攻击效果。
但以往这种骑射战法,一般在消耗三成箭枝之后,就必然会出现战果,前面的匈奴铁骑看到对方的阵型乱了之后,就会自动到后方报告。
但现在中军的五成箭枝都没有了,这个打开局面的消息却一直没有传到前贤王的耳朵里,这让前贤王终于意识到这场战争出问题了。
于是前贤王再次带着众将来到大军前面,远远向着我方的阵地看过来。
眼前的情况并没有让前贤王看出什么不对劲来,毕竟一开始益州州兵的阵型就比较稀疏,现在这种稀疏的阵型,跟匈奴铁骑以往攻击之后的对方阵型还是比较相似的。
所以前贤王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攻击已经达到了效果,只是我军的意志力比较强,还没有产生混乱而已。
所以前贤王认为,继续下去,我军应该就崩溃了。
于是前贤王回到后方,大军继续展开骑射战法。
很快两翼的匈奴铁骑就射完了箭枝,而哥一直都在进行计算,看到这种情况,哥就知道接下来轮到哥出招了。
一边让两翼的益州州兵负责收集箭枝,一边开始下令。
首先,哥老会派出百万玩家,到左翼放出自己的如花,对左翼匈奴铁骑发动骚扰攻击。
而哥的所有西凉铁骑,包括二十万敦煌铁骑,再加上二十个孟获的二十个军的南蛮骑兵,共计是七百多万的骑兵,全部出击,向对方右翼的二百万匈奴铁骑攻击而去。
只有吕布带着五十万并州铁骑还没有动。
这七百万骑兵,哥让张辽带着三百二十万西凉铁骑从正面冲阵,而二十个孟获,则左右翼各十个,带着南蛮骑兵向右翼匈奴铁骑身后迂回。
又让百万玩家放出如花,负责阻断正面前贤王匈奴铁骑的增援。
当西凉铁骑和南蛮骑兵冲起来之后,哥终于让匈奴铁骑也尝到了被抛射的滋味。
由于匈奴铁骑站位密密麻麻,我军又是扇形的攻击面,这让我军的抛射战法迅速取得了丰厚的战果。
一轮抛射,一成的右翼匈奴铁骑就没有了。
右翼匈奴铁骑的前方,一时间疏疏落落起来。
这个时候,匈奴铁骑是非常懵的。
毕竟骑射是匈奴铁骑的战法,最多像鲜卑、肃慎、乌丸这些北方民族有着相似的战法,但大汉阵营中这样的战法,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
可以说,对于大汉阵营,他们就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种战法,所以也对这种战法没有预案。
这造成对方在遭受严重损失之后,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所以接下来对方又迎来了我方连续三轮的攻击,四成的兵力已经去了。
由于对方抛射完了所有的箭枝,现在正是勒马休息的时候,几乎相当于站在原地挨打。
而这个时候,右翼的匈奴铁骑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是兵力损失了四成多,而且我方似乎要把他们包围起来了。
匈奴铁骑的领兵将领亡魂直冒,这个时候再迟钝也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其下令之下,百多万匈奴铁骑齐齐掉转马头,准备撤退。
当然,这个“齐齐”只是匈奴将领的想象。
毕竟在这种情况之下,匈奴铁骑的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命令传达下去的时间也是不一致的。
这就导致原本在最前面的跟着将领的匈奴铁骑,最先掉头。而这时候后方的命令还没有传达到。
等到好不容易命令传到后面,两侧迂回的南蛮骑兵几乎已经跟最后方的匈奴铁骑并驾齐驱了。
而这个时候,眼看对方要跑,再迟钝的攻击者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最前方的两个孟获各自带着自己一个军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最近的匈奴铁骑,直接将匈奴铁骑断为两截。
尽管还有十来万匈奴铁骑还在外面,但是余下的百万匈奴铁骑全都被包围了起来。
当然,说是百万,其实刚刚我方又发动了两轮抛射,现在被包围的匈奴铁骑已经只剩下七十万了。
就连外面的十几万匈奴铁骑,我方也没有放过,随后冲过来的两个孟获,已经带着自己的兵力去追击这十几万人了。
由于速度还没有跑起来,很快这十几万人也陷入了两个军一共四十万南蛮骑兵的包围之中。
当然,此前经过这些南蛮骑兵的单方面抛射攻击,十几万匈奴铁骑已经只剩下七八万了。
此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尽管哥很想让女玩家下线睡美容觉,并且已经下令了,但是没有任何人有睡意。
因为眼前的匈奴铁骑已经即将被吃掉一块,人人都在等待最后的结果。
只半个小时的时间,右翼匈奴铁骑就全军覆没。
这中间,有三十万匈奴铁骑主动投降。
而这个时候,前贤王也终于反应过来。
他也就是没有算到我军会对射完箭枝的匈奴铁骑发动突袭,两百万匈奴铁骑就这样没了。
甚至百万玩家放出的如花都没有派上用场,毕竟哥发动攻击太凌厉,形势发展太快,等到前贤王发现右翼的匈奴铁骑陷入重围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进行救援了。
而这个时候,前贤王已经主动放弃了继续抛射,将中军调动起来。大军前进的方向不是右翼,而是左翼。
因为前贤王清楚,左翼还能救下来,右翼没有救的必要了。
而哥当然也发现了前贤王的动向,这个时候,哥也将原本阻挡右翼的百万玩家的如花调了过去,做出了阻挡前贤王的架势。
同时七百万大军在吃掉右翼之后,全部掉头,向着左翼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