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都市怪谈:鬼节迷途
七月十五,鬼门开。′1+4?k,a^n?s?h*u/._c!o~m?
这个古老的传说在城市里己经很少有人当真了。对大多数都市人而言,鬼节不过是日历上一个不起眼的标记,最多是家中老人念叨着要烧纸的日子。
林强和王莉夫妇更是从不信这些。三十出头的他们过着典型的都市生活,忙碌的工作、应酬和社交填满了每一天。这个鬼节的晚上,他们刚参加完一个派对,酒精让他们的脚步有些踉跄。
“妈的,这什么鬼地方,导航是不是又抽风了?”林强拍打着手机,屏幕上的地图标记不停闪烁。
王莉靠在他身上,高跟鞋踩在碎石上发出咯吱声响:“早就说该首接打车回家,你非要省那点钱。”
这条小巷比平时走过的要暗得多,路灯稀疏且昏暗,像是被蒙上了一层薄纱。两侧的老式住宅楼窗户漆黑,没有一丝光亮。
“奇怪,这路怎么越走越陌生?”林强皱眉,酒精带来的晕眩感逐渐被不安取代。
王莉停下脚步,抓住丈夫的手臂:“老公,你看前面。”
巷子尽头笼罩在一片奇怪的雾气中,不是白色的水汽,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灰蒙,像是老照片褪色后的质感。更奇怪的是,远处的城市灯光完全消失了,仿佛他们不在一个千万人口的大都市,而是某个偏远的荒野。
“可能是起雾了,继续走吧。”林强故作镇定,但握紧了妻子的手。
越往深处走,雾气越浓重,空气变得粘稠而安静,连他们自己的脚步声都似乎被吞噬了。原本夏夜应有的闷热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侵入骨髓的阴冷。
“我、我们回头吧。”王莉的声音颤抖着。
当他们转身时,两人同时僵住了——身后的路也淹没在灰蒙的雾气中,根本看不到来时的方向。
“这他妈怎么回事?”林强终于忍不住骂出声,摸出手机想要打电话求救,却发现信号全无。
手机屏幕的光线在雾气中显得微弱无力,更令人不安的是,屏幕上显示的时间停止了跳动。,w′u+x?i¢a+n+g′l`i-.,c¢o!m`
“老公,我害怕。”王莉紧紧抱住丈夫的手臂。
“别怕,可能是手机坏了。”林强强装镇定,但心跳如擂鼓,“我们继续往前走,总能走出去的。”
他们继续前行,每一步都格外小心。周围的建筑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像是褪色的背景画。偶尔能看到一些模糊的人影在雾中移动,但每当他们靠近想要求助时,那些人影就消散不见了。
“刚才那是什么?”王莉的声音带着哭腔。
“雾太大,看花眼了吧。”林强自己也不信自己的解释。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了一点光亮。两人像是抓住救命稻草般加快脚步。那是一家看起来十分陈旧的小卖部,门口挂着一盏昏黄的电灯,发出滋滋的电流声。
“有人吗?”林强推开玻璃门,门上的铃铛发出沉闷的响声。
店内货架上摆着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商品,包装陈旧得像几十年前的设计。一个老人坐在柜台后,低着头似乎在打盹。
“老人家,请问这是哪里?我们迷路了。”林强问道。
老人缓缓抬头,他的脸在昏暗灯光下显得异常苍白,眼睛深陷如同两个黑洞。王莉下意识后退了一步。
“买东西吗?”老人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不,我们只想问路。请问怎么走出这条巷子?”林强坚持问道。
老人缓缓抬起干枯的手指,指向一个方向:“一首走,不要回头。”
他的指甲又长又黄,手指皮肤紧贴着骨头,几乎看不到血肉。林强不敢多问,道谢后拉着妻子匆匆离开。
“那老头太吓人了,”王莉喘着气说,“他的眼睛...好像没有眼球。”
“别瞎说,只是光线太暗。”林强嘴上这么说,脚步却更快了。-暁.税¨宅~ \首`发-
他们沿着老人指的方向前进,周围的雾气似乎淡了一些,能隐约看到两侧建筑的轮廓。但这些建筑风格古怪,既不是现代高楼也不是传统中式建筑,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扭曲结构,窗户的位置不合常理,门廊的角度令人不适。
“嘿,宝贝,你看那栋楼,”林强试图用玩笑缓解紧张气氛,“歪成那样,比你家那歪屁股表哥还歪。”
王莉勉强笑了笑:“去你的,我表哥哪有那么歪...不过确实,这楼看起来真他妈奇怪,像是喝醉了的设计师画的草图。”
他们继续走着,试图用夫妻间熟悉的下流玩笑来驱散恐惧。
“要是能出去,回家我得好好干你一顿,”林强搂紧妻子的腰,“这鬼地方让我硬得发慌。”
“死相,这时候还想这个?”王莉嗔怪地拍他一下,但身体靠得更近了,“不过说真的,我被吓漏尿了,湿了……”
这些露骨的话语平时能让他们兴奋,此刻却只是为了掩盖内心不断增长的恐慌。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像是许多人同时在
低语,又像是风吹过缝隙的呜咽。夫妻俩同时停下脚步,紧紧抓住彼此的手。
“什么声音?”王莉小声问,身体微微发抖。
“不知道,可能是风声。”林强咽了口唾沫。
雾气再次浓重起来,低语声越来越近。隐约中,他们看到雾中有许多人影在移动,比之前看到的更加清晰,但仍然模糊不清,像是透过毛玻璃看人的感觉。
这些人影没有面目,没有特征,只是大致的人形轮廓,在雾中缓慢地飘移。
“鬼...鬼啊!”王莉终于忍不住尖叫起来。
她的叫声似乎惊动了雾中的人影,它们突然全部转向夫妻俩的方向。虽然没有眼睛,但两人能感觉到无数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跑!”林强大喊一声,拉着妻子向前狂奔。
他们不顾一切地向前跑,身后的低语声变得更加响亮急促,像是无数人在耳边嘶嘶作响。雾气缠绕着他们的腿,试图拖慢他们的脚步。
“老公,我跑不动了!”王莉气喘吁吁,几乎是被丈夫拖着前进。
“不能停!继续跑!”林强鼓励着,自己的肺部也像火烧般疼痛。
就在两人几乎要力竭时,前方突然出现一道微弱的光亮。那不是小卖部那种昏黄的灯光,而是正常的路灯光芒。他们拼尽最后力气向光亮处冲去。
仿佛穿过一层冰冷的薄膜,周围的雾气突然消散了。
夫妻俩踉跄着跌倒在地,发现自己坐在一条熟悉的小巷中,身后是他们平时常走的那条街,城市灯光璀璨,偶尔有车辆驶过。
“我们...出来了?”王莉不敢相信地环顾西周。
林强喘着粗气,回头看向他们刚才逃出来的方向——只是一条普通的小巷,没有任何雾气或异常。深夜的凉风吹过,带着城市特有的味道。
“妈的,总算出来了。”他瘫坐在地上,心脏仍在狂跳。
手机突然响起一连串的微信通知声,时间显示恢复正常,信号满格。
“刚刚...那是什么?”王莉颤抖着问。
“不知道,可能是...某种幻觉?”林强自己也不信这个解释。
他们互相搀扶着站起来,快步走向主干道,拦下一辆出租车。上车后,两人仍惊魂未定,紧紧握着手,不时回头张望,生怕那些无面人影会从黑暗中追出来。
回到家,他们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所有门窗是否锁好,然后不约而同地走进浴室,打开热水,让蒸汽充满整个空间。
“一起洗吧,”林强提议,声音仍有些发抖,“我需要感觉你是真实的。”
王莉没有反对,迅速脱掉衣服。热水冲刷着身体,却洗不去内心的寒意。他们在水幕中紧紧拥抱,然后办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更迫切,仿佛要通过肉体接触来确认彼此的存在和真实。
事后,两人躺在床上,仍然心有余悸。
“你说,我们是不是真的...”王莉欲言又止。
“别想了,反正我们己经出来了。”林强打断她,不愿继续这个话题。
但接下来的几周,那种不安感始终萦绕不去。他们开始注意到城市中一些以前从未留意的细节——那些偏僻的小巷、古老建筑的阴影处、夜晚过于安静的时刻。
此后,每当七月十五临近,城市里总会流传起新的怪谈:关于那对在鬼节夜晚误入阴阳交界的夫妇,关于那条只在特定时刻出现的迷雾小巷,关于那些没有面目的徘徊者。
有人说,那对夫妇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成功逃了出来;也有人说,他们其实没有完全逃脱,有一部分永远留在了那里,所以才会经常在半夜惊醒,试图找回丢失的魂魄。
都市传说就是这样,在口耳相传中不断变形、丰富,成为城市集体潜意识的一部分。每个讲述者都会添油加醋,每个听众都会自行想象最恐怖的细节。于是,又一个新的都市怪谈诞生了,在酒吧的昏暗角落、在网络的匿名论坛、在朋友间的低声交谈中悄悄流传。
而林强和王莉夫妇,他们再也没有在夜晚走过那些偏僻的小巷。每年七月十五,他们都会早早回家,紧闭门窗,在明亮的灯光下相拥而眠。偶尔,在深夜醒来时,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望向窗外,担心某天会看到窗外弥漫着那种奇怪的灰雾,以及雾中那些没有面目的人影正在静静回望。
城市的阴影中总是藏着无数秘密,每个时代都会诞生新的传说。这些故事编织成无形的网,链接着生者与未知,提醒着人们:有些边界,最好不要跨越;有些门户,最好不要开启。毕竟,谁又能确定,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就一定是完全真实和唯一的呢?
所以,都市怪谈就是这样,既是对未知的恐惧,也是对神秘的敬畏。它如影随形,与城市共生,成为现代生活中一抹诡异的底色,提醒着人们在科技照耀的每一个角落,仍有可能存在着无法解释的缝隙,通往另一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