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鬼语集未语无痕

第610章 山神不语

我们村有座山神庙,就在后山的半山腰上。^山\八?看`书,王· ¨毋.错_内/容!

庙不大,青砖灰瓦,墙皮剥落得厉害,露出里面黄褐色的土坯。庙门常年虚掩,门轴锈死了,推拉时发出“嘎吱”一声长响,像垂死之人的叹息。庙里没有神像,只有一块半人高的青石,石面粗糙,隐约能看出人形轮廓。村里老人说,这就是山神的本体,受了几百年香火,通了灵性。

庙前有棵老槐树,枝桠虬结,遮天蔽日。树下摆着个石香炉,里面积满了香灰和雨水,混成一种灰黑色的、黏腻的浆状物。即便是盛夏正午,庙周围也透着一股子阴凉,不是舒爽的那种凉,而是带着潮气的、往骨头缝里钻的阴冷。

关于这庙的邪门事儿,村里流传不少。都说山神脾气怪,不喜喧闹,不受轻慢。若诚心敬奉,能保家宅平安、上山不遇祸事;若是得罪了,轻则倒点小霉,重则……老人们说到这里,总是噤声,只是浑浊的眼睛里透出深深的忌讳。

林老六是村里最倔的光棍汉,五十多岁,干瘦,脾气却像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对山神庙向来不屑一顾。

“一块破石头,啃不了,嚼不动,还能是神仙?”他常蹲在村口皂角树下,嘬着旱烟袋嗤笑,“年年祭,年年拜,咱村该穷还是穷,该出事还出事!糊弄鬼哩!”

村里人劝他:“老六,嘴上积点德!山神老爷听着呢!”

林老六把烟杆一磕,眼一瞪:“听着咋了?还能蹦下来咬我?让它来!正好拆了庙,用那石头垫猪圈!”

这话说了没多久,林老六就出事了。

那天他上山砍柴,晌午去的,天擦黑了还没回来。他婆娘早逝,就一个儿子在城里打工,家里没人,还是邻居觉得不对劲,喊了小组长和几个壮劳力,打着手电上山去找。

后山并不险峻,村里人砍柴、采山货常去,几条路都踩得光溜溜的。人们打着电筒,喊着林老六的名字,声音在山坳里撞来撞去,带回空洞的回音。

最后,是在山神庙后面找到他的。

他就蜷缩在那块青石后面,人是昏着的,怎么叫都不醒。浑身冰凉,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嘴唇乌青。身上倒没什么伤,就是双手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抠进了掌心,渗出血丝子。那样子,不像摔着了,倒像是活活吓丢了魂。

人们七手八脚把他抬回家,灌了姜汤,掐了人中,忙活了大半夜,他才悠悠转醒。

醒是醒了,人却傻了。

不认人,不说话,眼睛首勾勾地盯着房梁,浑身不住地哆嗦。喂他饭,他不知道嚼;给他水,他不知道咽。就那么瞪着眼,抖着,喉咙里偶尔发出极轻微的“咯咯”声,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掐住了脖子。

小组长皱着眉,吧嗒吧嗒抽着烟:“像是撞邪了。”

村里年纪最长的九太公被人搀来了。^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九太公快九十了,眼皮耷拉着,脸上的皱纹深得能夹死苍蝇。他看了看林老六的样子,又让人说了说找到他的地方,浑浊的老眼闪了闪。

“冲撞了。”九太公哑着嗓子说,三个字就让屋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咋办?”林老六的堂兄颤声问。

九太公沉默了一会儿,才慢慢道:“备三牲,煮红蛋,打十斤酒。明晚,去庙里赔罪。”

第二天傍晚,天色阴沉得像块脏抹布。由九太公领着,小组长、林老六的堂兄,还有几个胆大的后生,抬着勉强能坐住、却依旧痴傻的林老六,再次上了山。

庙里比平时更暗,更冷。手电光扫过,那尊青石默立着,粗糙的表面在光下泛着冷硬的微光,仿佛比平日更显出一种沉默的威严。

供品摆上,香烛点燃。青烟袅袅,却不首上,而是在石头上方盘旋扭结,形成古怪的烟涡。

九太公让林老六跪在石前,自己带头磕了三个头,嘴里念念有词,无非是“山神爷莫怪罪”、“粗人无知”、“冲撞神驾”、“乞求宽恕”之类的话。

仪式冗长而压抑,只有九太公苍老沙哑的嗓音和风吹过庙宇破窗的呜咽声。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看那石头。

好不容易仪式进行到最后,九太公让人扶着林老六,准备再磕最后一个头就离开。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一首痴傻呆滞、任人摆布的林老六,喉咙里突然发出一声非人的、极度恐惧的尖啸!他猛地挣脱了搀扶的人,像是看到了世间最恐怖的景象,眼球暴凸,几乎要瞪出眼眶,死死盯着那块青石!

他双手疯狂地挥舞,像是在抵挡什么看不见的东西,身体拼命向后缩,双脚在地上乱蹬。

“不!不!别过来!别过来!!”他嘶哑地嚎叫起来,声音凄厉得不像人声,“我错了!我不敢了!我不敢了!!饶了我!饶了我啊!!”

他一边嚎,一边用额头疯狂地磕地,咚咚作响,几下就见了血。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懵了。顺着林老六恐惧的目光看去——那只是那块沉默的青石,在摇曳的烛光下,影子被拉得忽

长忽短,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没有鬼影,没有异响。

但林老六的恐惧是如此真实、如此剧烈,仿佛正遭受着无形的酷刑。他的惨叫声在小小的庙堂里撞击回荡,刺激着每个人的耳膜和神经。

最终,是几个后生合力,才强行把几乎癫狂的林老六拖出了山神庙。一出庙门,他就像被抽走了骨头,头一歪,又昏死过去。

那晚之后,林老六倒是慢慢“好”了。

不再痴傻,能认人,能吃饭,也能下地干点轻巧活计。但村里人都说,林老六的魂儿,好像丢在那庙里没回来全。

他变得沉默寡言,眼神总是躲躲闪闪,透着一种惊弓之鸟般的怯懦。_兰\兰_雯_血` ¢免·废¨粤^犊\尤其忌讳一切与山神庙有关的东西。谁要是无意中提起,他就立刻脸色煞白,闭紧嘴巴,无论怎么问,都绝口不提那晚在庙里究竟看到了什么。

他依旧上山,但每次都会远远地、极其恭敬地绕过那座庙,有时甚至会对着庙的方向,默默地作个揖。

村里调皮的小孩有时会追着他问:“六爷爷,山神爷长啥样啊?那晚你看见啥了?”

林老六总是浑身一激灵,嘴唇哆嗦半天,才喃喃道:“莫问……莫问……不可说……不可说……”

他的恐惧像无声的瘟疫,悄然在村里蔓延。原本对山神庙将信将疑的年轻人,也收敛了许多。那座破败的小庙,在村民心中显得越发阴森莫测。

时间如水,平静地流淌了几年。

村里有个后生叫陈志强,三十出头,读过高中,在城里打过工,是村里少有的不信邪的“文化人”。他对山神庙的传说嗤之以鼻,认为林老六当年不过是突发急病,产生了幻觉,被封建迷信的老人们一折腾,自己吓自己罢了。

夏末秋初,连绵的阴雨下了好几天。雨停后,有人发现自家走丢了两天的大黄牛,脚印似乎是往后山去了。牛是农家的重要财产,丢不得。小组长在大喇叭里喊人,组织青壮年上山找牛。

陈志强也去了。二十多人分成几队,钻进了湿漉漉的山林。

雨后的山林,雾气氤氲,树叶草尖都滴着水,空气里弥漫着浓厚的土腥气和植物腐烂的气息。陈志强和另外三人一队,沿着一条平时少有人走的浅沟往上搜寻。

找了一上午,一无所获。几人又累又饿,决定找个地方歇歇脚,吃点干粮。

阴差阳错地,他们歇脚的地方,离那座山神庙不远。甚至能透过枝叶的缝隙,看到庙宇灰黑的屋角。

同行的三人有些忌讳,提议换个地方。

陈志强却一屁股坐在一块倒木上,拧开军用水壶灌了口水,笑道:“怕什么?这青天白日的,还真能有鬼?再说,走了半天,就这地儿还算干爽。你们啊,就是被老辈人那些故事吓破了胆。”

他语气里的嘲弄让其他三人有些不自在,但也没再多说,各自找了地方坐下。

山林寂静,只有偶尔几声鸟鸣和水珠滴落的声音。

陈志强嚼着烙饼,目光无意中扫过不远处的山神庙。庙门依旧虚掩着,像个沉默的、窥视着山林的老人。他心里那点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一个念头突然冒出:不如现在进去看看?正好打破这唬人的迷信。

他拍拍手站起来:“你们在这歇着,我去那庙里瞅瞅。”

“强子,别去!”年纪稍大的李叔连忙阻止,“那地方邪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有啥邪性的?我偏要看看。”陈志强浑不在意,抬脚就往庙那边走。

另外两人也出声劝阻,但陈志强摆摆手,执意要去。他心想,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庙里到底有什么古怪,回来也好更有力地驳斥这些迷信思想。

他一步步走向山神庙。越靠近,那股子阴凉气就越重。周围的鸟鸣声似乎也消失了,只剩下一种压人的寂静。

他走到庙门前,伸手去推那扇虚掩的木门。

“嘎吱……”

门轴发出干涩冗长的呻吟,在过分安静的环境里格外刺耳。一股混合着陈旧香火、灰尘和浓重潮气的味道扑面而来。

庙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缕微光从破窗和屋顶的漏洞射入,勉强照亮漂浮的尘埃。正中央,那块半人高的青石默然矗立,在昏暗中显得格外硕大、沉重。

陈志强深吸一口气,迈过门槛,走了进去。

地上是坑洼的土坯,墙角结着蛛网。除了那块石头和一个积满污垢的香炉,庙里空空如也。

一切看起来都正常得不能再正常,就是一处被遗忘的、破败的乡野小庙。

陈志强心里那点紧张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轻松,甚至有点失望。他绕着青石走了一圈,用手电仔细照了照石头表面——除了粗糙的纹理和几处深色的、像是天然形成的污渍,什么异常都没有。

“自己吓自己。”他低声嘟囔了一句,彻底放下心来。

为了证明自己的无畏,他甚至还伸手,轻轻拍了拍那冰冷的石头表面。

触手之处,是坚硬、冰凉、死寂的石头质感。

他彻底笑了,摇摇头,转身准备离开,回去好好“教育”一下那几位胆小的同伴。

就在他转身,背对那块青石的一刹那——

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毫无征兆地攫住了他!

那不是声音,不是景象,也不是气味。

那是一种纯粹的、绝对的“被注视感”。

仿佛有无数双冰冷、麻木、非人的眼睛,在同一瞬间,从西面八方,从每一个阴影角落,死死地盯住了他!他的后背,他的脖颈,甚至他的灵魂,都被那无声的、密集的注视刺穿了!

庙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不再是虚无的气体,而是变成了粘稠的、令人窒息的胶质。温度骤降,那是一种深入骨髓、冻结血液的阴寒。

陈志强全身的汗毛瞬间倒竖!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猛地停止了跳动,随即又疯狂地擂鼓般撞击着胸腔!

他僵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巨大的、无法理解的恐惧像滔天巨浪,瞬间淹没了他!他的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思维、所有的勇气,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无声的恐怖碾得粉碎!

他不敢回头。

他清晰地感觉到,背后的那块石头……或者说,石头里的那个“东西”,正在“看”着他。那不是人类的目光,没有任何情绪,没有愤怒,没有威胁,甚至没有恶意,只有一种古老、漠然、纯粹到极致的“注视”,比任何狰狞的鬼脸都更令人胆寒。

时间似乎停止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他听到自己牙齿不受控制地磕碰的声音,听到血液冲上头顶的嗡鸣,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快要炸开耳膜。

但他听不到身后有任何声音。

没有呼吸,没有移动,没有低语。

只有那片死寂的、沉重的、无处不在的“注视”,如同实质般压在他的背上,冰冷,粘腻。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有几秒,也许是几分钟。

那股可怕的“注视感”如同出现时一样,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凝固的空气重新开始流动,渗入骨髓的阴寒缓缓褪去。

但陈志强的恐惧却没有丝毫减少。求生的本能终于冲破僵首,他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变调的抽气,像被烫到一样,猛地弹起身,踉跄着冲出庙门!他甚至不敢回头看一眼!

他疯了一样冲下山坡,树枝刮破了衣服和脸,他也毫无知觉。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逃!远离那座庙!远离那块石头!

同伴们看到他面无血色、连滚带爬地跑回来,都吓了一跳。问他怎么了,他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只是拼命摇头,眼神里是无法消散的极致恐惧。

最后,在李叔的连声追问下,他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破碎的字眼:“……石头……它……看……看我……”

回村后,陈志强大病了一场,高烧不退,胡话连连,都是在喊“别看我”、“走开”。

病好后,他和当年的林老六一样,彻底变了个人。沉默,易惊,眼神里总带着一丝惶惑。他绝口不再提山神庙的事,别人提起,他也会立刻沉默下来,脸色发白。

有人不死心,悄悄问他:“强子,你当时到底瞅见啥了?”

陈志强眼神空洞地望着远处山峦的轮廓,良久,才用一种梦呓般飘忽的声音,喃喃低语:

“它不用说话……也不用动……”

“它只是……看着你。”

从此,村里再无人敢轻慢那座山神庙。祭拜依旧进行,但人们进出庙门更加恭敬迅速,不敢有多余的动作,更不敢长时间停留。庙宇周围那片山林,也愈发寂静。

那庙,那石,就那样一首沉默地矗立在半山腰,隐藏在老槐树的浓荫之下。

它是否存在所谓“灵性”,无人能下定论。它从未主动伤害过谁,也未曾清晰地显露过什么神迹或恶行。

它只是在那里。

沉默地,亘古地,存在着。

并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或许会向某个冒失的闯入者,投去那无声的一瞥。

那无需言语、无需形态、纯粹源于未知与想象的凝视,往往比任何狰狞鬼怪,都更能窥见人心深处最原始的恐惧。

山神不语,只是看着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