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鬼眼山
张小光调整了一下背包肩带,抬头望向眼前蜿蜒的山路。\s\h~e′n*n\v~f\u+.\c.o?m+八月的阳光本该毒辣,但在这片被称为"鬼眼山"的深山里,却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削弱了,只剩下惨淡的光线透过茂密的树冠斑驳地洒在泥土上。
"你确定是这条路?"张小光回头问身后的李海,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突兀。
李海掏出手机看了看离线地图,又对照了一下指南针:"没错,再往上走两公里左右,应该就能看到那个废弃的村子了。"
"石头村..."张小光低声重复着这个地名,心里泛起一丝莫名的不安。三天前他们在山下的镇子里补给时,杂货店老板听说他们要去鬼眼山,脸色立刻变得煞白,说什么也不肯收他们的钱,只求他们别去那个"被诅咒的地方"。
"别想那么多,"李海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什么场面没见过?去年在云南那个'鬼打墙'的山谷不也安全出来了?"
张小光勉强笑了笑,没有告诉李海,这次的感觉完全不同。从踏入鬼眼山地界的那一刻起,他就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暗处注视着他们,那种被盯梢的感觉如影随形。
山路越来越窄,两旁的树木逐渐变得扭曲怪异,树干上布满瘤状突起,像是无数双闭着的眼睛。张小光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仿佛害怕惊醒这些沉睡的"监视者"。
"到了!"李海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
张小光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隐约可见几座破败的房屋轮廓。两人拨开灌木,一个荒废的山村赫然出现在眼前。
石头村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二十多座石木结构的房屋错落分布在山坡上,大多己经坍塌或半倾。村中央有一口干涸的古井,井沿上刻着模糊的符文。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子尽头一座相对完好的建筑,门楣上挂着半块残破的牌匾,隐约可见"祠堂"二字。
"奇怪..."张小光喃喃道,"这些房子看起来至少有七八十年没人住了,但为什么..."
"为什么没有杂草丛生?"李海接上他的话,同样感到困惑。*6_妖~墈.书\罔′ ,唔?错·内¨容!确实,整个村子虽然破败,但地面出奇地干净,连石板路上的青苔都很少,仿佛有什么东西定期"清理"着这里。
一阵冷风吹过,张小光打了个寒颤。他注意到村子里的温度明显比外面低了几度,而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气味——像是陈年的霉味混合着某种草药的气息,令人作呕却又莫名熟悉。
"我们分头看看,"李海提议道,"天黑前在这里集合,如果条件允许就在祠堂过夜。"
张小光本想反对,但职业习惯让他点了点头。作为资深背包客,他们早己习惯在野外分工合作。他选择了村子东侧几座相对完整的房屋,而李海则向西边探索。
推开第一户人家的木门,腐朽的铰链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屋内光线昏暗,但奇怪的是,灰尘并不多。家具基本保持完好——一张木桌,两把椅子,角落里甚至还有一个完好的土灶。张小光小心翼翼地走进去,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墙壁,突然照到什么东西反射了一下。
那是一个挂在墙上的小铜镜,镜面出奇地干净,仿佛刚刚被人擦拭过。张小光走近细看,铜镜中映出自己模糊的倒影,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镜中的"自己"表情有些异样——嘴角似乎上扬得太过刻意,眼睛也睁得太大...
"啪嗒"。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响,张小光猛地转身,手电筒的光束剧烈晃动。屋内空无一人,但那把原本靠墙放着的椅子,现在却歪斜地摆在房间中央,仿佛刚刚有人坐过。
"李海?"他试探着喊道,声音有些发抖。没有回应。
张小光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可能是风吹的。他继续检查其他房间,但接下来的发现让他更加不安——卧室的床上铺着整洁的被褥,衣柜里的衣服叠放得整整齐齐,甚至厨房的碗柜里还摆着几个干净的粗瓷碗。这一切都不像一个废弃了几十年的村庄该有的样子,倒像是主人刚刚出门,随时可能回来。/咸¢鱼\看+书¨惘. ¢更-薪.最^全_
当他检查第三户人家时,一个细节让他浑身发冷——餐桌上放着一碗粥,表面结了一层薄薄的膜,但明显是几天前才煮好的。碗边放着一双筷子,尖端微微插入粥中,仿佛有人刚吃了一口就突然离开了。
"这不可能..."张小光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决定立刻返回找李海,这地方绝对有问题。
就在他转身要离开时,余光瞥见窗外有个影子一闪而过。张小光僵在原地,死死盯着那扇破败的窗户。窗外只有摇曳的树影,但刚才那一瞬间,他分明看到了一张脸——惨白、模糊,但绝对是一张人脸,正贴在窗玻璃上向内窥视。
"李海!李海!"张小光冲出屋子,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恐慌。他跑向村中央的祠堂,希望李海己经在那里等他。
祠堂比想象中保存得更好,厚重的木门虚掩着。张小光推门而入,昏暗的
光线中,他看到李海正站在祠堂深处,背对着他。
"李海!这地方不对劲!我们得马上离——"张小光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发现李海面前摆着一排东西——十几个做工粗糙的木偶,整齐地排列在供桌上。那些木偶约一尺高,穿着破旧的小衣服,面部只有简单的刻痕表示五官,但却莫名给人一种"活物"的感觉。
"你看到了吗?"李海的声音异常平静,"每个木偶背后都刻着一个名字,应该是这个村子的人。"
张小光走近几步,这才注意到供桌上方挂着一幅褪色的画像,画中是一位面容阴鸷的老者,眼睛出奇地大而凸出,像是某种昆虫的复眼。画像下方的牌位上写着"先师柳公之位"。
"我们不该在这里过夜,"张小光抓住李海的手臂,"我刚才看到——"
他的话再次被打断,这次是一阵清晰的"哒哒"声,像是木棍敲击地面的声音,从祠堂后方的黑暗中传来。两人同时转头,手电筒的光束照向声音来源,却只看到一堵空墙。
"可能是老鼠,"李海说,但声音己经不那么确定了,"不过你说得对,这地方确实古怪。我们再检查一圈,如果没有特别发现就撤。"
两人决定一起行动。他们检查了祠堂的每个角落,除了那些诡异的木偶外,没有更多发现。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张小光注意到祠堂地面的一块石板有些松动。出于好奇,他蹲下身撬开了那块石板,下面竟然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地下室入口。
"要下去看看吗?"李海问,语气中既有恐惧又有探险者的兴奋。
张小光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他们点燃应急蜡烛,顺着狭窄的石阶缓缓下行。地下室的空气潮湿阴冷,带着浓重的霉味和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像是某种草药燃烧后的余味,又像是腐败的甜味。
蜡烛的光线照亮了地下室——这是一个约二十平米的空间,西壁摆满了架子,架子上密密麻麻地放着各种瓶瓶罐罐。张小光凑近一看,差点惊叫出声——那些玻璃罐里泡着的,全是各种动物的眼睛!猫的、狗的、鸟的...甚至有几个明显属于灵长类动物,在浑浊的液体中诡异地"注视"着闯入者。
地下室中央摆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面巨大的铜镜,比张小光在民宅中看到的那面要大得多。铜镜周围刻满了古怪的符文,镜面出奇地光亮,仿佛经常被人擦拭。
"这是什么邪教仪式吗?"李海低声问,声音因恐惧而变得嘶哑。
张小光没有回答,他的注意力被铜镜吸引住了。在摇曳的烛光下,铜镜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移动...不是反射的烛光,而是更深处的、不属于这个空间的影像。他不由自主地向前一步,想要看得更清楚。
就在这时,蜡烛突然熄灭了。
"张小光?"李海在黑暗中喊道,声音里充满惊恐。
"我在这!"张小光摸索着掏出手机,点亮屏幕。微弱的蓝光中,他看到李海站在几步之外,脸色惨白。但更可怕的是,他注意到那面铜镜在手机光下依然反射着某种光芒——不是反射手机的光,而是镜面自身发出的、微弱的绿色荧光。
"我们得离开这里,现在!"张小光抓住李海的手臂,两人跌跌撞撞地向楼梯跑去。就在他们踏上第一级台阶时,身后传来一声清晰的"咔嚓"声,像是玻璃碎裂的声音。
两人不敢回头,拼命爬上楼梯,冲出祠堂。外面的天色己经暗了下来,村子里弥漫着诡异的蓝灰色暮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村子里现在有了"动静"——远处传来模糊的说话声,某户人家的窗户透出微弱的灯光,甚至村中央那口干涸的古井里传出水花溅起的声音...
"跑!"李海大喊一声,两人不顾一切地向来时的山路狂奔。张小光感觉背后有什么东西在追赶他们,不是具体的形体,而是一股冰冷的、充满恶意的"存在感"。他不敢回头,只能拼命奔跑,耳边是自己剧烈的心跳和李海沉重的呼吸声。
当他们终于冲出村子范围,回到相对正常的山林中时,那种被追赶的感觉才逐渐消失。两人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衣服被冷汗浸透。
"那些...到底是什么?"李海颤抖着问。
张小光摇摇头,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在混乱中,他不知何时从祠堂供桌上抓了一个木偶。那是一个穿着蓝布衣服的女性木偶,背后刻着"柳三娘"三个字。更可怕的是,木偶原本简单的刻痕五官,现在竟然变得栩栩如生,嘴角带着诡异的微笑,眼睛半闭半睁,仿佛正在沉睡...
"扔掉它!"李海惊恐地喊道。
张小光用力将木偶扔向远处的树丛,两人再次起身狂奔,首到彻底离开鬼眼山地界,回到有人烟的公路旁才停下。
后来他们再也没提起这次经历,也从未向任何人透露石头村的具体位置。但有时在深夜,张小光会突然惊醒,感觉床边站着什么,而李海则养成了睡觉时必须开灯的习惯。他们都明白,有些东西一旦见过,就再也无法忘记——就像那些木偶空洞的眼睛,就像铜镜中不属于自己的倒影,就像那个被某种
存在"保存"着的、等待居民归来的废弃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