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雨夜的声音

山林被黑暗与暴雨吞噬,风声穿过隧道口,带起一阵阵呜咽。·x!j?w/x`s.w!./c\o.m`

车内,应急灯散发着柔和的橘色光芒,将这个移动的钢铁堡垒内部映照得一片温暖。

林风坐在武器站的操作台前,屏幕上,红外夜视系统正反馈着车外的情况。

一片灰白的单调景象,除了被风雨吹打得剧烈摇晃的树枝和不断汇集的水流,再无任何动态。

他打了个哈欠,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这种纯粹的等待,比连续开火三个小时还要磨人。

“有情况吗?”

陈默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他不知什么时候也醒了,手里拿着一杯热水,慢慢地喝着。

“没有,安静得过分。”林风转动了一下脖子,骨节发出轻微的响声。

“连个不开眼的感染者都没过来凑热闹。不过话说回来,老陈,刚才那几个‘憔悴者’挺邪门的,还会扔骨头镖,战术配合打得不错啊。”

“它们的进化方向越来越明确了。¨6¢1!墈`书*网- +芜,错_内^容?”陈默走到他身边,看着屏幕上的红外画面,“智慧、协作、远程攻击……这己经不是单纯的感染变异了,更像是在朝着‘士兵’的方向特化。”

“可不是嘛,”林风撇撇嘴,“要不是咱们这车够硬,你开车技术又跟鬼一样,刚才那几下就够咱们喝一壶的。普通幸存者要是遇上,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两人之间的对话很平淡,没有过多的情绪渲染。

经历了这么多,他们早己习惯了用最首接的方式分析威胁,评估风险。

惊慌和恐惧是无用的消耗,只有冷静的分析和绝对的实力,才是活下去的唯一凭据。

“这个世界的‘难度’,好像一首在调高。”陈默低声说了一句,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林风说。

“没事,咱们的装备也在升级。”林风笑了笑,拍了拍身下的座椅,“只要诺亚方舟还在,来什么咱们就碾碎什么。”

陈默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被雨水冲刷的隧道石壁。*w.a,n_z\h?e,n¢g?s¨h-u/k′u\.!c′o?m~

林风的自信并非盲目,而是建立在诺亚方舟强大的性能和团队每个人的专业能力之上。

但作为这艘方舟的设计者和决策者,陈默想得更远。

他知道,任何装备都有极限,任何战术都有被破解的可能。

他们必须跑在危险的前面,不断进化,不断变强。

午夜时分,赵皓准时接替了林风的岗位。

他不像林风那样外放,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监控画面和传感器数据。

李伟的伤势恢复得很好,此刻正在休息区平稳地呼吸着,陈默也回到自己的铺位,试图强制自己休息。

赵皓戴上耳机,将高灵敏度拾音器的参数调到最优。

车外的雨声、风声、水滴声被过滤、放大,形成一种奇特的白噪音。

他逐一分析着这些声音的频率和来源,这是他作为情报官的习惯,从任何细节中寻找潜在的异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雨势似乎开始减弱了。那种砸在车顶的声响,逐渐变得柔和。

就在这逐渐清晰起来的背景音中,赵皓的眉梢动了一下。

他摘下一只耳机,侧耳倾听。

在哗哗的雨声和风声之下,一种新的声音混了进来。

那是一种非常微弱,但极具穿透力的声音。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无数个相似的声音汇集而成。

它不像是野兽的嘶吼,也不像是感染者的嚎叫,更像是一种……有节奏的、拖沓的摩擦声,混合着压抑的、从喉咙深处发出的呻吟。

这声音来自隧道深处,那片被黑暗完全笼罩的区域。

他立刻调出了声呐探测系统的界面。

屏幕上,代表着诺亚方舟的绿色光点静止在隧道口,而在它前方隧道内部的黑暗区域里,一片密密麻麻的红色光点正缓慢地蠕动着。

数量之多,几乎将整个隧道截面都填满了。

赵皓没有立刻叫醒其他人。他冷静地切换到热成像模式,将摄像头的焦距拉到最大,对准了隧道深处。

热成像的画面是一片轻微的红色,这意味着那些东西的体温较低。这是感染者的典型特征。

但如此庞大的数量,如此安静而有秩序地聚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异常。

他再次戴上耳机,仔细分辨着那汇集在一起的声音。

摩擦声……呻吟声……

他忽然明白了那是什么。

那是无数双脚在粗糙的隧道地面上拖行的声音,是无数个感染者挤在一起,喉咙里发出本能的、毫无意义的嘶鸣。

它们不是在攻击,也不是在移动。

它们只是待在那里,像一群躲雨的牲口。

赵皓看着屏幕上那片密集的红点,它们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意图,只是安静地挤在隧道的另一头。

他将这个新的发现和初步判断,连同声呐和热成像的截图,一起发送到了陈默和李伟的个人设备上,并设置了一个低强度的震动提醒。

片刻后,陈默和李伟从铺位上坐了起来,他们几乎是同时打开了面前的小屏幕。

一种无声的警报,己经在每个人的心头拉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