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万湖之州
明尼苏达的清晨空气清冽,阳光透过刚刚换上的崭新防弹玻璃。?精-武+晓*说¨网\ ·追!嶵′欣_章*劫,
陈默握着方向盘,视线平视前方,但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中控屏幕上显示的各项车辆数据上。
所有系统都是绿色。
液压管路压力稳定,修复工作很完美。
车体结构完整度恢复,除了那些无法修复的战斗疤痕,这头钢铁巨兽再次回到了巅峰状态。
“感觉怎么样,李哥?”陈默没有回头,通过后视镜看了一眼医疗区。
李伟正靠在床头,赵皓刚刚帮他做完每日的伤口检查和理疗。
他的左臂还用医用固定带吊在胸前,脸色虽然比昨天好了不少,但还是有些苍白。
“还行,就是这胳膊,感觉有点不听使唤。”李伟尝试着动了动左手手指,动作有些僵硬和迟缓,“赵皓说这是神经在恢复,正常现象。”
“恢复期是这样的,”赵皓的声音传来,他正在收拾医疗器械,“肌肉和神经都需要时间重新建立连接。急不得。不过你恢复得己经比我预想的要快了,军人的底子就是不一样。”
“那是,想当年在部队……”李伟话说到一半,又停住了,只是笑了笑。过去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己经没什么值得夸耀的了。
林风坐在武器站的控制台前,没有像往常一样摆弄他的宝贝炮塔,而是调出了“鹰眼”无人机传回的高空侦察画面。
屏幕上,大地被分割成无数块,墨绿色的森林和蓝宝石一样的湖泊交织在一起,公路像一条灰色的细线蜿蜒穿行其间。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这地方叫‘万湖之州’了。”林风放大了一片区域,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大小不一的蓝色斑块,“这湖也太多了点。?3/捌,墈·书/蛧- ^庚′辛·醉¢快?咱们这条路基本上就是贴着湖边和森林走的。”
陈默嗯了一声,接过话头:“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新问题。李哥之前提醒过,这里的地形和我们之前经过的威斯康辛平原完全不同。”
他伸手指了指屏幕:“你们看,公路两侧大片区域都是茂密的森林,再往外就是湖泊或者沼泽。这意味着我们的‘鹰眼’无人机,作用会大打折扣。”
赵皓也凑了过来,看着屏幕上的画面,很快明白了陈默的意思。
“树冠遮挡了大部分地面视野。我们只能看到树冠的顶端,除非有大规模的活动,比如着火或者大片树木倒塌,否则很难发现下面隐藏的威胁。热成像也会受到严重干扰。”
“没错。”陈默确认道,“高空侦察基本等于半瞎。我们只能依靠低空无人机沿着公路前方进行短距离侦察,但这样一来,预警时间会大大缩短。而且无人机在丛林里飞,信号干扰和撞上树枝的风险都很大。”
“那不就回到最原始的侦察方式了?”林风说。
“对,最原始的方式。”陈默的目光再次通过后视镜,与李伟对上,“所以李哥,接下来你的任务会很重。”
李伟坐首了身体,虽然还不能动,但眼神变得坚毅起来。
作为一名前侦察兵,他立刻明白了自己在团队中的新定位。
“明白。”他言简意赅地回答,“光学观察,配合地图,判读地形,寻找伏击点和异常痕迹。这些是我的老本行。”
“我们的优势在于,诺亚方舟本身就是一个移动的制高点。”陈默继续说道。
“但劣势同样明显。\二+捌`墈*书_蛧. ,埂!鑫/罪\全!公路是固定的,我们的行进路线很容易被预判。在这些森林和湖泊里,不知道藏着多少我们没见过的东西。它们只需要在路边等着我们经过就行了。”
车厢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我建议,调整警戒和行进策略。”李伟开口了,他的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条理,“第一,降低巡航速度。在进入林区和湖区路段时,车速不应超过每小时西十公里,以确保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第二,警戒分工需要更细化。林风的武器站负责正面和两侧的火力戒备。赵皓的无人机主要负责前方三百到五百米的低空探路,重点检查路面和道路两侧的近距离情况。”
“我负责用高倍望远镜,对更远处的森林边缘、山坡、湖岸线这些关键位置进行持续观察,寻找潜在的威胁。”
“第三,关于夜间宿营。我建议放弃之前寻找开阔地的原则。在明尼苏达,真正的开阔地很少,而且开阔地通常意味着靠近城镇或者农场不一定安全。”
“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寻找相对孤立,但有天然屏障的地方。比如,背靠悬崖或者大型湖泊的公路段。这样可以减少我们需要防御的方向,将注意力集中在另外一侧。”
李伟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陈默、林风和赵皓都在消化着这些信息。
李伟的分析,完全是基于一个专业军人的实战角度,精准、高效,并且极具操作性。他提出的每一点,都首指团队在新环境下可能遇到的核心问题。
“我同意。”赵
皓第一个表态,“李哥的分析很全面。特别是关于宿营地的选择,背靠天然屏障,确实能大大减轻我们的守夜压力。”
“我也没问题。”林风点了点头,“慢点开就慢点开,安全第一。反正我不信有什么东西能扛得住我的.50子弹。”
陈默没有立刻说话,他看着前方的道路,脑子里快速地将李伟的方案和诺亚方舟的性能参数进行匹配。
几十秒后,他开口了:“李哥的方案很好,就按这个执行。我补充几点。”
“第一,声呐探测系统全天候开启。水域是这里的特色,我们必须防备来自水下的威胁。任何进入声呐探测范围的可疑目标,系统会立刻报警。”
“第二,武器预案。林风,把武器站的反应模式调整一下。除了常规的机枪和榴弹,把‘地狱之火’系统也设置成快速启动模式。丛林里,火焰是最好的清场工具。”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默的语气加重了几分,“我们所有人,都要对‘异常’有更高的敏感度。一只惊飞的鸟,水面不正常的涟漪,森林里突然的寂静,都可能是危险的信号。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猎场,敌人可能来自任何方向,地面,树上,甚至水下。”
“明白!”林风和赵皓齐声应道。
诺亚方舟的速度缓缓降了下来。
公路两旁的树木越来越密集,高大的松树和白桦树遮天蔽日,阳光只能从树叶的缝隙中投下斑驳的光影。
公路变得阴暗而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腐烂植物的气息。
车内的每个人都进入了新的工作状态。
陈默专注地驾驶着,手指时不时在方向盘的控制按钮上轻点,调整着车辆的姿态。
林风的眼睛紧紧盯着武器站的多角度监控画面,手指就放在开火按钮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赵皓操控着“鹰眼”无人机,在车前三百米左右的高度贴着公路飞行,为诺亚方舟探明前方的道路。
李伟则拿起了军用高倍望远镜,靠在医疗床的床头,透过他面前那扇完好的观察窗,一寸一寸地扫视着远方的密林。
他的左臂还吊着,但单手操作望远镜对他来说毫无压力,镜筒在他的手中稳定得像焊在支架上一样。
“左前方,十点钟方向,距离大约八百米,山坡上有一片倒塌的树木。”李伟的声音突然响起。
林风立刻将武器站的摄像头转了过去,镜头拉到最大。
屏幕上,一片狼藉的景象清晰地呈现出来。
十几棵巨大的松树东倒西歪地倒在山坡上,露出了下面黄色的泥土,像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硬生生推倒的。
“不像自然倒塌。”陈默看了一眼屏幕,“风没这么大,也不是山体滑坡的样子。”
“是‘巨灵’吗?”林风问。他们之前遇到过那种巨大的变异生物。
“不像。”李伟否定道,“‘巨灵’的破坏是碾压式的,会留下一条清晰的路径。这里的痕迹很乱,更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这里打了一架。”
赵皓操控无人机飞了过去,在倒塌区域上空盘旋。
“地面有拖拽的痕迹,还有一些深色的斑点,”赵皓的声音从分析台中传来,“热成像显示没有生命信号。是血迹,但己经干涸很久了。”
“看来在我们来之前,这里己经发生过什么了。”陈默说道,“继续前进,保持警惕。”
诺亚方舟缓缓驶过那片倒塌的林区。车内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寂静的森林里,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着他们。
旅途从这一刻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也更加危险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