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切割泄压

诺曼底号,货舱。·比?奇¢中\文.徃/ ^勉¨沸¢跃/黩,

舱门外,是死寂的虚空和那两座令人窒息的巨山。

“巨神-2型”庞大的身躯在货舱尾部的气闸舱前微微低伏。

嘉丝蒂透过观察窗最后瞥了一眼那地狱般的景象,忍不住又咽了口唾沫。

头盔内置通讯器里,传来她强作镇定的声音:“收到,舰桥。先润滑,再找锚点。”

“老天,这活儿听着就不安生……希望这鬼地方别突然‘嘎吱’地合拢。”

她旁边的卢卡库依旧沉默。他只是操控机甲,伸出巨大的金属手掌,在气闸舱控制面板上一个醒目的红色按钮上用力按下。

与此同时,“巨神-2”背部机构铿锵滑动,升起一个粗大的圆柱形储罐,罐体上有清晰的黄色标识:“二硫化钼超细固体润滑剂”。

“货舱闸门开启。外部环境恶劣。”

“真空,低温,无大气干扰,辐射强度高,重力场紊乱,注意姿态控制。”

哈尔西的声音在机甲内部通讯频道响起,让嘉丝蒂不由得更深地吸了口气。

沉重的闸门无声地向两侧滑开。

露出外面被诺曼底号照亮的虚空,以及远处巨山狰狞的轮廓。

两台机甲背后辅助推进器喷出淡蓝色的离子流,庞大的身躯轻盈地滑入虚空,脱离诺曼底号的庇护,朝着那死亡缝隙飞去。

身后,十几架工蜂无人机紧紧追随。

每一次推进器点火的细微震动,都让嘉丝蒂的心跳加速几分。

‘五公里……我靠,怎么这么快……’

很快,他们就抵达了巨山与运输船船体嵌合的地方。

近距离看去,那些巨大的铁镍岩石好似恐龙的獠牙,深深嵌入运输船相对柔软的合金船壳里,巨大的应力使得接触点瞬间塌陷,穿孔处光滑无比。

“开始喷涂作业。针对所有可见的接触点,以及摩擦面。”

“无人机,帮我们盯着所有应力点,出现任何肉眼不可见的滑动都立刻通知我。”

卢卡库低沉的声音在通讯频道响起。

无人机快速散开,在铁镍巨山之间巡逻,执行观测任务。~墈^书~屋\ ?勉+废′粤′黩^

卢卡库放下心来。

有了无人机的观测,他就能更轻松地执行任务,保持专注,应对任何突发的危险。

他操控机甲巨大的机械臂,把前端喷嘴对准一处岩石深深嵌入船壳的缝隙。

“噗……”

一股灰黑色的、极其细密的粉末在微弱的压缩气体推动下,烟雾般喷射而出,迅速覆盖在那些冰冷的结构表面。

二硫化钼粉末在真空中附着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薄如蝉翼却异常滑腻的微观薄膜。

嘉丝蒂也立刻行动起来,她操控机甲另一侧的喷枪,灰黑色的粉末烟雾在两座巨山与运输船扭曲的躯体间弥漫开来。

她一边喷,一边忍不住在频道里嘀咕:“大个子,这玩意儿真的管用?你用过吗?好用吗?我怎么感觉,像在给这艘船涂痱子粉一样……”

“二硫化钼的层间剪切强度极低,而且在真空及低温环境下稳定性优异。”

哈尔西的声音突然响起:“它能有效降低接触面静摩擦系数。”

“对于我们的拖拽任务来说,理论上可降低30%至45%的初始启动阻力。”

“行叭……嘿哟,科学万岁。”

嘉丝蒂嘟囔了一句,努力把粉末喷进一条狭窄得几乎看不见的深缝里。

机甲的胸前和头部两侧都有探照灯,但就算光照再亮,也难掩嘉丝蒂的紧张。

不过,她自己清楚,紧张状态之下,才是她最机敏,最灵动的时候。

‘我可不是害怕!’嘉丝蒂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喷涂作业持续了将近两小时。当最后一罐固体润滑剂耗尽时,巨山与运输船之间那些最关键的咬合区域,都覆盖上了一层不起眼的灰暗色泽。

“润滑剂耗尽。基础覆盖完成。”卢卡库报告。

“收到。卢卡库,继续执行‘锚点’方案。请前往运输船尾部引擎舱支臂,寻找最坚固的龙骨连接点。”江锋的命令传来。

“明白。”卢卡库操控机甲,十根步足在船壳残骸上找到一个稳固的吸附点。

他像攀岩一样,让庞大的“巨神-2”灵巧地沿着运输船扭曲的尾部表面移动,避开那些狰狞的破口和翻卷的金属。`墈^书′君, +芜.错?内,容?

机甲内的扫描仪发出细微的嗡鸣,高能声波和结构应力感应器穿透破损的船壳,探测着下方龙骨的结构强度和应力分布。

‘这里太靠近断裂带……不行……这里应力过于集中……’

他黝黑的面庞毫无表情,只有一双眼睛,不断扫过扫描器屏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嘉丝蒂也没闲着,她驾驶机甲悬浮在稍远处,主传感器阵列全开,高分辨率的激光扫描仪反复扫过运输船被巨山挤压得最严重的区域。

尤其是那些岩石尖端刺入船体的地方。

机甲很重,能携带的仪器更加扎实,比起无人机来说,更能胜任这项任务。

而且,这里的通讯干扰很强,无人机脱离太远,就只能进入独立自主模式。

所以必须要有机甲来提供通讯中继,以及现场指挥。

很快,结构建模和应力模拟在她面前的控制屏上逐渐刷新出来。

“舰桥,标记点A-25,坐标己发送,岩石尖端嵌入深度17.8米,周围船壳应力接近屈服极限,是主要承压点之一……”

她一边标记,一边快速汇报:“标记点B-03,坐标发送,这里看起来是个非承重舱壁,但应力却异常集中,奇怪……”

舰桥内,江锋紧盯着哈尔西同步投射过来的三维应力模型。

运输船扭曲的三角体结构被复杂的色块覆盖。

红色代表致命应力区,黄色代表高应力区,只有零星的绿色区域。

嘉丝蒂标记的那个“B-03”点,位于船体中后部靠近底侧的一个位置。

应力显示为深红,但其结构扫描却显示它只是一个次级储物舱的外隔板,并非承力结构。

江锋微微皱眉,心里思索:‘非结构点,怎么会承受这么大应力?’

但下一秒,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闪电般划过脑海。

“嘉丝蒂!”江锋急促道:“集中扫描B-03点。”

“我要它的结构厚度、材料疲劳度、以及它周围三米内所有应力传导路径的详细数据。”

“卢卡库,暂停锚点搜索,待命!”

“收到,集中扫描B-03。”嘉丝蒂立刻调整传感器焦点。

密集的数据涌入诺曼底号。

几秒钟后,一个放大的、极其精细的局部模型出现在江锋面前。

“分析完毕。”哈尔西小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讶。

“B-03点确认为非结构性内舱壁,平均厚度仅50厘米,材料为船用标准钛铝合金蜂窝复合板,疲劳度己达临界点。”

“其承受的极高应力,完全来自于上方一块嵌入运输船主甲板的巨型岩石尖端……”

“是那个标记点C-52?”江锋指着建模旁边的一根岩石利齿。

“是的,先生。就是C-52,通过金属形变,间接传导了应力。”哈尔西回答道。

“如果在此处切开一个足够大的缺口,相当于打开高压锅的泄压阀,理论上能瞬间释放该区域大部分挤压应力,破坏岩石尖端与船壳的刚性咬合状态。”

“就是这个!”江锋猛地笑了起来。

“嘉丝蒂,B-03点坐标确认,标记为‘泄压点’。”

“卢卡库,锚点是否确认?”

“己确认。”卢卡库的声音沉稳。

他在反馈给江锋的画面中,标记出运输船尾部引擎舱与主船体连接处,一个异常粗壮的支臂,在那上面,有个环形结构。

“发现锚点,引擎舱支臂主承力环。结构强度评级A++。牵引索连接点己确认。”

江锋闻言大喜:“好。这样,你立即在锚点安装牵引索连接器。”

“嘉丝蒂,退开一些,目视引导无人机,准备切割,把泄压点给打开。”

“记住,切口要平滑,释放应力即可,不要造成结构性破坏!”

江锋迅速交代:“卢卡库,在你安装完成后,你和嘉丝蒂一起,立刻撤回诺曼底号。”

“我们等待十分钟,静默观察,确保安全。”

“哈尔西,与此同时,你严密监控巨山的应力变化。”

“有必要的话,释放更多无人机。”

“明白!”众人同时应道。

卢卡库操控机甲,进行精密操作。

巨大的机械臂,从背后摘下焊接和紧固工具。

一卷钢索,从诺曼底号的货舱里,被无人机牵引过来,飞到他身旁。

这股钢索极为沉重,足以承受百万吨级的拉力,但现在还不是安装它的时候,万一等会儿毗湿奴72发生意料之外的滑动,那会把诺曼底号给卷进去的。

卢卡库拿过准备好的“牵引索连接器”。

将其牢牢焊接并锁死在引擎舱支臂的那个坚固环形结构上。

接着,他从机甲侧腹的装备箱里取出十个银灰色的,和微波炉一般大小方块状装置。

这些是20毫牛级别的微型离子推进器模块。

他像布置爆破现场一样,将它们分别吸附固定在锚点周围不同角度的坚固船体上,并通过高带宽的数据线串联起来。

每组十个模块,可以单独或集体点火,提供从微弱到可观的持续推力。

卢卡库心跳缓慢,手掌稳定,机甲在他的操控下如臂使指,根本没有误差。

另一边,嘉丝蒂深吸一口气,操控机甲撤开一百多米。

目视指引下,六台工蜂无人机迅速抵近,悬停在那个被标记为“泄压点”的舱壁前。

“激光切割启动……功率设定65%……聚焦校准……

她口中喃喃,无人机自动执行既定程序,把切割器对准了舱壁上标出的切割线起点。

“切割开始!”嘉丝蒂给出明确的指令。

激光发射,熔融点顿时绽放出刺目的白光。

钛铝合金舱壁在激光切割器面前,如同奶油般熔融、局部汽化。

她全神贯注,指引着无人机。

无人机则稳定悬浮,利用推进器协调彼此间距,激光沿着预定的轨迹缓缓推进。

十分钟后。

“泄压点切割完成。”

“切口尺寸:长3.5米,宽0.8米。”嘉丝蒂急忙汇报。

“牵引索连接器及推进器模块安装完毕。”卢卡库同时报告。

“立刻撤回,全速!”江锋下达了命令。

两台机甲背后的主推进器喷口瞬间爆发出强烈的蓝光,推动着它们庞大的身躯迅速脱离危险之地,朝着五公里外的诺曼底号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