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观测远方

石村号,舰桥。!暁*税¢宅. ′已,发*布.嶵?新?蟑¨結?

嘉丝蒂看着小灰消失的背影,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摇头,将目光转向劳拉。

和六天前一样,劳拉站在星图面前,快速操作着,神情专注得近乎忘我。

她的脸上带着一种奇异的红晕,双眼下方是明显的青黑色阴影,但整个人却散发出一种亢奋的神采,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

“嘿,劳拉。”嘉丝蒂凑过去,压低声音道:“你多久没合眼了?”

“布丝那边有哈尔西的算力撑着,你这儿靠自己硬算……”

劳拉头也没抬,语速飞快:“140小时?更多?不重要!”

“嘉丝蒂,你看。”她把星图局部放大,那是“冥河之泪”外围轨道的一片复杂区域。

各种天体残骸,在几条尘埃环带的交界处不断碰撞,混乱的虫洞引力,还有数百上千年以来的累积辐射,让那里变得乱七八糟。

时刻都在发生碰撞,时刻都在迸发辉光,就如同混沌开辟之时,原初的天体正在聚合。

“呃,我看什么?”嘉丝蒂耸耸肩,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劳拉解释道:“空间天气在好转,但虫洞活动只是频率降低,威胁等级并未本质下降。”

“布丝在研究虫洞本身,而我则是在找生路!”劳拉语气激动。

“天无绝人之路,嘉丝蒂!”她认真道:“就算是在阿基里斯裂隙这种极端混乱的结构里,也必然存在着某种非稳态的天然庇护所。”

“就像……对,就像风暴中心的风暴眼,唯一的平静区,但会随着风暴的移动而变化!”

“我几乎可以确定,冰巨星的轨道附近一定存在着这样的结构。”

“最大的可能性,是天体残骸,因轨道共振而产生短暂的交汇,形成了某种遮蔽……”

劳拉的眼神炽热,闪烁着几乎是偏执的光芒:“找到它,利用它,我们就能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尤其是在采集矿物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距离冰巨星这么远。”

“再搭配上老板天才般的构想,我们甚至有机会完全避开危险!”

嘉丝蒂被她的狂热感染,又有些不安:“那……大致坐标呢?我们该观测哪儿?它大概什么时候会出现?这种现象在什么条件下会触发?”

劳拉飞快操作的手指猛地一顿,她抬起头,看向嘉丝蒂。′顽¨本`鉮/占* ,哽`鑫_罪.筷\

脸上亢奋的红晕褪去了一丝。

“呃……”劳拉张了张嘴,眼神有些飘忽不定。

“坐标……还在算。”

“触发条件……模型还没完全收敛。”

“哈尔西的算力现在都优先保障处理布丝传回来的数据……”

她越说声音越小,一股截然不同的红晕攀上耳根,劳拉撇过头去。

嘉丝蒂脸上的期待瞬间垮掉,嘴角抽了抽。

她看着劳拉依旧固执盯着星图的模样,明智地选择了撤退。

“啊……那什么,我突然想起来引擎那里好像有个参数要核对一下……”

“你先忙,注意休息……”

嘉丝蒂语无伦次,脚底抹油,一溜烟就没影了。

劳拉侧头看了一眼她的背影,深吸一口气。

‘我必须成功!’

她继续埋头在数据的海洋里,艰难地狗刨。

…………

石村号的机库内,灯火通明。

诺曼底号己经稳稳停泊在专属在支架上,推进喷口的余温让周围的空气微微扭曲。

气密舱门开启,江锋沿着装卸坡道走了下来。

这次行动堪称完美,诺曼底号的燃料消耗远低于预期,废热发挥了奇效,石村号承受的威胁骤然降低。他的心情如同卸下千斤重担,步伐格外轻快。

刚踏上栈桥的合金甲板,一个小小的灰色身影就从天而降。

江锋下意识抬头,只看到一个“江锋”的大脸,卡通化的五官迅速放大。

“砰!”

小灰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怀里的玩偶砸在江锋的鼻子上,掉落在地,把合金地面砸出一拳深的印子。+w,e′i`q,u?x,s¨._n¢e?t+

栈桥如同流水般修复,玩偶呆呆躺在地上,银色的纽扣眼睛斜视着江锋。

江锋揉了揉鼻子,感受到小灰抱着他的脖子,用脸蹭他的头发。

“这么开心?”江锋笑着扶稳她,随手抄起玩偶,掐了掐玩偶的鼻子。

“嗯!”小灰用力点头,她一只小手松开江锋的脖子,指向机库顶部。

眨眼间,深灰色的船壳结构就开始变得透明。

这并非是船壳和装甲统统变薄,而是纳米单元改变了自身对光线的偏转特性,让可见光能够通过,让不可见光能变成可见光。

江锋看到了远方冰巨星“冥河之泪”的灰蓝色轮廓。

“我现在看得好清楚。”小灰兴奋地比划着。

江锋明白,辐射少了,她的纳米单元

就可以把工作重心放在“观测”而非“自愈”上。

“我的眼睛变亮了,我能看到冥河之泪的轨道上,还有哀嚎之环里面,好多好多东西!”

小灰抿了抿嘴:“亮晶晶的碎片,扭曲的大块金属,还有船壳的碎片,到处都是!”

她的小脸微微仰起,闭上眼,却睁开了更大的眼睛,仰望着那片冰冷的虚空。

“它们……都死了很久很久了。几千年?几万年?”

“有些和太空背景一样冷,有些里面还剩下一点点……一丁点很弱很弱的辐射信号,像是快要熄灭的火焰。”小灰抱着江锋的手臂紧了紧,声音变低。

“好多,好多不同的样子。有的像大虫子,有的像带刺的球,有的像我们……”

“但都破了,碎了,不动了。”

她沉默了,也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

江锋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他稳稳地托着小灰,站首身体。

目光扫过那片被无数残骸点缀的尘埃环带。

“是啊。”江锋轻轻回应。

数万年来,甚至更久的时间长河中。

不知有多少来自不同星域,不同文明的探险家、淘金者、亡命之徒。

和他们一样,被无尽的财富所吸引。

驾驭着各式各样的星舰,闯入这片名为“阿基里斯裂隙”的宇宙坟墓。

他们或许拥有强大的护盾,或许拥有精妙的导航,或许拥有悍不畏死的勇气。

但最终,他们都没能实现坟头蹦迪的愿望。

狂暴的辐射,神出鬼没的虫洞,还有飞船自身的限制……

将他们,连同他们的梦想和野心,一同撕碎,冻结,抛弃在这里。

阿基里斯裂隙,征服了他们。

江锋扛着小灰,站在空旷的机库中央。

窗外,那面由废热构筑的等离子屏障,正顽强地抵挡着来自裂隙深处的死亡射线,在石村号身上投下一片相对安全的阴影。

江锋的目光扫过那些散落在虚空中的残骸坐标点,一丝锐利,在他眼底悄然闪过。

‘或许……那些残骸里,能找到一些我们还没有的东西?’

“我们走,小灰,有事儿要做。”江锋微微一笑。

“嗯。”小灰伸手往天空一抹,透明的装甲和船壳再度恢复了暗沉之色。

石村号的舰桥上,安静是这里的主旋律。

江锋坐在舰长椅上,小灰坐在宽大的扶手上,怀里抱着那个大大的“江锋”玩偶。

此时此刻,石村号的传感器网络,正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洒向虚空。

得益于辐射的减弱,石村号的远程传感器阵列得以进行更深层次,更长时间的持续扫描。

微弱到几乎被背景噪声彻底淹没的信号碎片,如同河流里的金砂,一点点地被淘洗出来。

“发现微弱的脉冲信号。”哈尔西说道。

主屏幕的一个角落自动放大,显示出一段被无数次过滤、增强后的波形图。

一段极其规律,但能量微弱到极点的电磁脉冲信号。

它不是很复杂的信息流,而是最简单的,如同心跳般的“我在这儿”、“我是谁”。

这种信号,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工作。

它不怕丢包,也不怕数据破损,哪怕每次只有万分之一的碎片能被接收到,只要持续监听足够长的时间,就一定能拼凑出完整的信息。

“是求救信号,或者自动定位信标。”哈尔西做出了判断。

江锋精神一振:“小灰,集中扫描信号源头区域,尝试解析数据。”

他微微顿了顿,想起了苏蜜塔和他说过的那艘满载“稀有文物”的船。

“这样,寻找比较新的船、残骸……无论是什么,新的!”

小灰眨了眨眼睛,用力点头。主屏幕上,代表传感器功率的读数开始稳步爬升。

聚变核心中,更加炽热的等离子光芒闪耀起来,更多的质量亏损被转化为电能。

但这还不够,小灰知道,就凭现在的观测功率,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她一咬嘴唇。

“嗡……”

一阵极其细微的震感掠过整艘石村号。

舰桥窗外,那覆盖着厚重灰色装甲的舰体表面,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如同某种活着的金属生物在舒展筋骨,石村号原本棱角分明的外壳装甲,开始以一种奇异的流体姿态微微蠕动,继而飞速膨胀。

构成船体和装甲的纳米单元集群在小灰的意志下,开始重新排列组合。

装甲的结构变化,厚度均匀地变薄,顿时如同吹起一个巨大的金属气球。

石村号的体积不断扩大。

更大的物理尺度,意味着更大的有效接收面积。

石村号的每一寸外壳,此刻都成为了指向目标区域的巨大“耳朵”和“眼睛”。

这不是依靠几个碟形天线那么简单,而是将整艘巨舰本身,化作了一台物理口径等效接近五公里的超级宽波段望远镜。

观测的精度,信号的灵敏度,瞬间跃升了数个量级。

“信号强度提升,信噪比显著改善,解析度足够了。”哈尔西迅速汇报。

主屏幕上。

原本模糊,充满雪花噪点的信号源区域,如同被一块抹布擦去尘埃,变得清晰。

一艘星舰的轮廓被清晰地勾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