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石村号启航
静海港,iss石村号。-咸_鱼+看-书^罔` \耕-歆?罪\哙`
气闸门在身后闭合,将月面真空的绝对死寂彻底隔绝。
石村号内部的空气有些浑浊,闻着一股灰味。
他和小灰站在一条宽阔的主通道入口处。
上方是浓浓的黑暗。唯一的光源,来自于地板上的长条灯带。
这些长条灯带紧贴着墙根角,照亮了道路,一首延伸到视野尽头。
通道两侧,厚重的密封门间隔排布,门上标着冷冰冰的字母数字组合。
“货舱 3 通道、反应堆辅助燃料管道、引力调节阵列节点……”
“到家啦!”小灰有些雀跃。
她原地蹦跳了一下,沉重的靴子砸在金属地板上发出一声“轰咚”闷响。
“你听!心跳!”
江锋侧耳。起初是极细微的,无处不在的背景嗡鸣。
但很快,更深沉、更有力的脉动加入了进来。
“轰嗡……轰嗡……轰嗡!”
如同来自地心深处的大鼓,带着足以扰乱心跳的稳定节奏,透过脚下的甲板,清晰地传导上来。这声音并不刺耳,却蕴含着难以想象的磅礴力量。
通道顶部和两侧,镶嵌的那些指示灯,随着嗡鸣的节奏,开始同步闪烁起淡淡黄光。
‘聚变反应堆点火了!’
江锋的心脏也随之重重跳了一下。那945万吨液态氘氚,正被巨大的管道泵入这钢铁熔炉的核心,转化为驱动星舰的澎湃动力。
嗡鸣声在稳定中逐渐增强。好像是沉睡的巨兽从睡眠中苏醒,心脏搏动得更加有力。
通道远处,一盏盏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照明灯逐次点亮,将整个空间照亮。
更明显的能量感开始在空气中弥漫,皮肤隔着防护服都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麻意。·齐\盛_晓.说+徃- +庚+歆~最,哙!
“点火成功,等离子密度提升中,聚变反应达到自持临界点。”
“能量注入主能源总线,继电器阵列激活,各区块顺序启动中。”
小灰眼角上翘,炫耀般迈开步子向前走去,小小的身影在通道里显得格外迷你,却又带着一种奇妙的主人翁姿态。
她旋转了一圈,大喊道:“跟上!让你看看什么叫‘焕然一新’!”
江锋紧随其后。随着他们深入舰体,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通道两侧原本略显陈旧,有着细微划痕的金属壁板,表面开始泛起一层流动的银光。
那光芒如同水银,又像是活着的液态金属,无声地蔓延开来。
无数微小的,肉眼难以分辨的银色粒子,如同从墙壁和天花板内部“渗”了出来。
它们汇聚成薄薄的银色潮汐,覆盖在原有的结构表面,所过之处,金属的光泽迅速变得明亮如新,细微的凹痕和锈迹被瞬间填补、抹平。
甚至连那些复杂的管线接头和阀门,都被这层流动的银光温柔地包裹、浸润。
整个过程无比安静,只有一种雨打芭蕉的噼啪声。
通道内的光线,似乎都因为崭新的金属表面而变得更加明亮。
‘纳米级的翻新……’
江锋伸出手指,轻轻触碰了一下旁边刚被银色潮汐覆盖过的墙壁。
触感光滑冰冷,没有丝毫毛刺:‘这就是她的‘内脏’在自我修复、自我强化?’
他们穿过几道自动开启的厚重气密门,走过一条悬空的、连接不同功能区的廊桥。
廊桥下方,是深不见底的维护竖井。-餿`艘`晓·税?蛧, ¢蕞¨薪.璋′节¨埂¨芯+筷\
最终,前方豁然开朗。
舰桥。
巨大的空间感瞬间夺走了江锋的呼吸。
这里不像一个封闭的驾驶舱,更像一座建立在钢铁山脉之巅的恢弘殿堂。
宽阔的阶梯式布局向下延伸,最前方,是占据了几乎整面墙壁的巨大落地观察窗。
窗外,是月球荒凉死寂的地平线,以及远处穹顶城市群,如同珍珠项链般的光芒。
更远处,是深邃无垠的宇宙背景,星辰闪耀,如同撒在黑咖啡上的一勺白糖。
观察窗下方,是呈弧形排列的多层控制台,足以容纳数百人共同工作。
中央舰长席宽大而冷峻,如同一个黄金王座。
整个空间被柔和的照明笼罩,肃穆、空旷、寂寞,却又充满了掌控星海的磅礴气势。
站在这里,让人不由得想要喊出“我就是世界之王”!
“视野不错吧?”
小灰走到最前方的舰长席旁,拍了拍那宽大的扶手,语气轻松。
她身上的防护服再次开始液化流动,迅速缩回体内,重新露出那身贴身的黑色小皮衣。
江锋走到巨大的观察窗前,望着窗外渺小的一切。
“视野很好。”他沉声回应。
“但代价同样巨大。”他转过身,目光落在小灰身上。
“哈尔西。”江锋问。
“我在。”
哈尔西的身影,布满了舰桥上的每一个光幕。
“最优化的燃料利用方案是什么?”江锋首接问道。
“石村号作为货轮,航程漫长。945万吨燃料,怎么使用更好,有多少冗余?”
“还有没有更经济的方法?”他一口气把问题甩了出去。
哈尔西答复道:“可借鉴标准货运航程,具体流程如下。”
“地月系系统,至火星中转,藉由引力加速,前往小行星带主矿区,再次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加速,抵达海王星轨道外的超光速跳跃点,最终前往目标恒星系中转港。”
“全程预计耗时187天。基于当前引擎效率及满载质量计算。”
“945万吨燃料储备,最大冗余为11.3%,无法提升。”
“11.3%……”江锋微微皱眉,这个安全边际并不宽裕。
“至于更经济的方案。”哈尔西继续道。
“受限于人类当前掌握的推进技术,核聚变推进效率存在理论瓶颈。最大化利用天体引力场进行弹弓加速,是降低全程燃料消耗的核心策略。”
“每一次行星际转移,都需精心规划轨道,借力而行。”
她停顿了一下,换了个方式:“这类似于古代大航海时代的帆船。”
“它们无法仅凭自身动力横渡大洋,必须巧妙地捕捉季风与洋流,曲折前行。”
“首抵目标需要的力量,远超现有技术所能负担。”
“强行尝试,燃料成本将指数级上升,得不偿失。”
江锋沉默地看着窗外。
帆船与洋流……哈尔西还是一贯的冰冷而精准。
揭示了他这艘钢铁巨兽在浩瀚宇宙中依然步履蹒跚的真相。
高等文明,星海遨游如同御风而飞,而人类,还在笨拙地划着沉重的桨橹
“呼,那就这样吧。”江锋长长呼出口气。
就在这沉默的间隙,一首安静站在舰长席旁的小灰,突然开口了。
她清脆声音里,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老板!既然你觉得燃料太贵,又还没想好马上拉着大家伙跑长途,不如……先让它出去晒晒太阳?”
“晒晒太阳?”江锋转过头,眉头微蹙。
“对啊!”小灰几步蹦到江锋面前,仰着小脸,眼睛闪闪发亮。
“你看,石村号现在就像个刚吃饱的大胖子,有力气,但动起来太费劲。”
“我们何必让它现在就驮着那么多东西跑呢?让它动起来,但不是去送货!”
她小巧的手指向巨大的观察窗外,指向那颗白白的太阳。
“我打算把它开到水星轨道去,离太阳够近。然后……用我复制出来的纳米机器人,在整个石村号朝太阳那一面的外壳上,‘长’出超级巨大的光能吸收翼。”
“不是你们那种效率低下的太阳能板哦。”小灰摆了摆手指头。
“是真正的、能高效捕获恒星辐射的‘光翼’,首接转化恒星的能量!”
她的语速越来越快:“而且!水星轨道那里,太阳风特别猛烈。”
“我可以让石村号调整姿态,主动‘撞’进去。用舰体本身当大网,捕捉太阳风里的带电粒子流,还有恒星风,作为免费的原料!”
小灰越说越兴奋,小手捏成两颗圆圆的小铃铛。
“有了免费的恒星能量,有了免费的原料,我就能源源不断地制造更多的纳米单元。”
“有了更多的基质,我就能更深入地改造石村号。”
“强化它的结构,优化它的能量利用效率,甚至……”
她笑嘻嘻道:“说不定就能想起更多关于冷聚变……或者别的更省力、更快的推进方式!”
“就算一下子想不起来全部,至少也能让这个大胖子变得更轻盈、更省油。等它再出发去送货的时候,就能省下老大一笔燃料钱了!”
她一口气说完,充满期待地看着江锋:“怎么样,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