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发现认错了
姜知雪扫了周围一眼,人多眼杂。
若要当即处置了这个秋妈妈,定会引来周围人的不满。
她不动声色走到秋妈妈旁边,用袖中匕首,抵在她的腰间。
用长袖挡住了旁人的视线。
“你倒是说说,我是谁?”
她将最后三个字咬得很重。
秋妈妈原本还很得意的嘴脸,立即僵在脸上。
她结结巴巴道:“我方才看、看错了,还以为你是我从前的旧相识。”
“如今仔细一看,才发现认错了。”
秋妈妈嘿嘿笑了两声。
随即想要说些什么,好让姜知雪放过自己。
哪知姜知雪冷冷看着她,沉声道:“你没有看错,我们就是旧相识。”
“吴川,请秋妈妈回咱们府上做客,难得见面一次,怎能不礼尚往来。”
秋妈妈心想姜知雪的来头不小,颇有些后悔说出方才那些话了。
万分不想离开。
可又没法子。
就在此时,方才缠着叙白要说法的女子,立即喊住了姜知雪。
“不行,我的事还没弄清楚呢,你们不能就这样走了。”
姜知雪此时怀疑秋妈妈的身份。
不欲与这女子纠缠。
便给叙白使了个眼色。
让他赶紧把人打发走。
哪知叙白却极为没有眼色,半点动作都没有。
还奇怪地问了姜知雪一句,“你眼睛怎的抽筋了?”
姜知雪深吸了一口气,这厮脑子在他出生之时,被隔壁家的狗吃了吗。完全一点作用都没有。
最后,那女子还是跟着姜知雪回到了城守府。
城守府大厅上座。
姜知雪居高临下地看着秋妈妈,和自称阿鸢的女子。
她先问抖成筛子的秋妈妈,“说吧,你为何知晓我的身份?”
秋妈妈这会儿吓得下身都湿透了。
哪里还敢隐瞒。
若是撒谎,怕是脖子上的大刀马上就要砍断她的脖子。
只能老实交代,“郡、郡主,小人只是收到个纸条,有人给了我一千两,说要是给你找点麻烦,便后续再送我万两白银。”
“上面还说你只是个有名无实的郡主,无需太过害怕,我这才贸然一试。”
秋妈妈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的看着姜知雪。
生怕这个女人给她来一刀。
那纸条上怎么没说,这郡主是个如此有手段的狠人。
银两没得到,小命就要交代在这里。
不仅如此,她还白白折损了个花魁。
秋妈妈又悔又气恼,只觉赔了夫人又折兵。
姜知雪仔细端详了一番秋妈妈的神色,知晓她没有撒谎。
心里便觉得有些遗憾。
以为会有方若谦的重要证据。
看来这个秋妈妈也不知情,这方若谦行事小心。
三番两次逃脱,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身后还有人帮他,不然也不会轻易在她眼皮子下面逃走。
姜知雪眸色顿时一沉。
看来她必须想个法子逼方若谦献身了。“好,我知晓了。”
姜知雪看着秋妈妈,终于放过她。
秋妈妈面色一喜,以为自己没事了,想要离开。
却又听姜知雪道:“只是,你暂且不能离开。”
“城守府刚刚被抄家灭族,正好空荡荡的,没人气,你且留下来住两天再回你的青楼。”
秋妈妈吓得双腿又是一软,瘫坐在地。
“郡主,这难道没商量的余地了吗?”
姜知雪扯唇轻笑,一字一顿道:“自然没有,你下去吧。”
阿鸢见姜知雪发落了秋妈妈,她这才出声询问:“那我呢,你是郡主,总不能偏颇你的人吧?”
“他刚刚可是摸了我的手,还递给了我一杯酒。”
叙白气得跳起来,指着阿鸢大骂。
“放你娘的狗屁,老子才不屑于做这种事,还给你递酒,我当时被青楼的花娘们缠得紧,完全没法逃脱。”
“如何给你酒喝?你若是不信,随便找来一个花娘问问就是。”
叙白说得笃定。
阿鸢倒是也犹豫了起来。
不知道这究竟怎么一回事。
姜知雪却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不对劲。
她看向阿鸢,“你可知当时叙白可跟你说过话?”
“你再看看叙白的眼睛,他为人澄澈,绝不是会对人动手动脚之人。”
“若是同一个人,便不会有差异,若不是同一人,那必然会有破绽。”
阿鸢闻言浑身一震。
她愣了愣。
看了看叙白,很是仔细。
忽然指着叙白耳边的一粒黑痣道:“给我倒酒那人,他这里没有痣!”
阿鸢这才反应过来,喃喃自语,“难道我真认错了人。”叙白终于狠狠松了一口气。
他激动得差点落泪。
还好他的清白总算保住了。
但很快他又不满地指责阿鸢,“你这人脑子真是不好使,被人骗了不说,还非要拉上我,真是个蠢人。”
阿鸢也很不服气。
叉腰瞪着叙白。
冷哼道:“你还说我,你又好得到哪里去?”
“居然被人假冒了,都不知道,蠢货一个。”
“你才是草包,居然敢骂我是蠢货!”
“就是蠢货,就是蠢货!”
两个人不知为何突然吵了起来。
姜知雪烦不胜烦,只能赶紧打断。
“够了!此事暂且不说了,叙白你先回忆会议,自己是否得罪了什么人,怎么会有人假冒你。”
她又看向阿鸢,“你为何会出现在我大景,身为北羌的女将军,赫连鸢,你来这里的目的又是为何?”
阿鸢,不,是赫连鸢愣了愣。
傻眼看着姜知雪,“你怎么知道我是赫连鸢?”
姜知雪笑了。
“你怎么看都不是大景人的长相,行事作风也非常别具一格。”
“而你自称阿鸢,我认识的人里面,只有北羌的赫连将军一家如今还愿意主动来大景。”
“换做别人,肯定恨不得将大景边关百姓尽数屠杀,以谋大业。”
赫连鸢看向姜知雪的眼神,顿时变成敬佩。
“你说的不错,我确实是赫连鸢,而且我还是偷溜出来的,我的阿姐赫连月说,你们大景虽然蛮不讲理,可有一点很好,就是你们都头脑聪明,会做生意。”
“故而你们的百姓,总是要比我们北羌子民过得更好,但我一直不太服气,就想亲眼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