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兵变,桂军南下东南亚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第四十九章 思想——未来

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是适用,恐怕明年还适用。

但我诚恳的的希望不至于用到十年二十年后——鲁迅《而已集》

"李老,你想把五四的精神加入到我们学校的思想教育中去?"李崇文看着这位已经六十多岁的老先生。作为教育部的部长,李文成李老先生年轻时在燕京读书,参与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他和他教导的学生都深受五四精神的影响。

"是的,长官!"

"五四精神是爱国的,进步的,民主的,科学的。这是我们安南所需要的。"

李老突然站了起来对着会议室内的所有人大声的说道,李老有些紧张,在座的都是安南的核心人物,只要成功说服他们,李老就可以把新文化运动在安南实现。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这才是我们的学生该有的样子!"

"这也是我们安南未来的样子!"

李文成激动的说道。

"五四精神,新文化运动!"李崇文喃喃自语,心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精神是否适合安南。

安南进行工业化的时间将会很漫长,工业化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思想解放,特别是安南这样一穷二白的国家,所有工业化的建设都离不开鹰酱。

在鹰酱技术顾问培养下的人才、工人,在鹰酱留学回来的人才,这些人都深受鹰酱自由民主的思想,随着工业化的进行,这些人会成为这个国家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强大到李崇文想要撼动他们,也要考虑很久很久。

不过,安南前期的工业化只能发出一个声音,但是发展起来后,就要开启民主化运动,让人民发出属于他们的声音,让他们参与进管理国家的一环中。

李崇文打算在七十岁的时候在这个位置退下来,扶持一位得到他认可的继承者,同时会在台下进行辅助,让这个国家可以平稳过渡。

而李崇文主动退下来,可以把他的政治财产更加完整的交给他的后代,让他的家族在这个国家得到更好的延续。

同时,在李崇文退下来后,就会正式设立退休制度和开启民主化,刚好那个时候开国元勋都老了,这让可以杜绝后来者的独裁。

李崇文现在27岁,不出意外的话,他将统治这个国家四十多年,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哪怕世界上的独裁者都未必能像李崇文那样,在一国元首的位置坐这么长的时间。

半岛的朴卡卡和全卡卡的下场,都在时刻警告着李崇文,社会是进步的,是上升的,没人可以永远留在过去。即使朴卡卡创造了汉江奇迹,让人民吃饱穿暖,但是人民还是选择反抗他。

现在感激李崇文的年轻人终会老去,未来的年轻人不会因为吃饱穿暖而感激他,只会因为李崇文独裁而反抗他们。

鹰酱对安南的影响太大了,鹰酱的自由民主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引导安南的人民,加上身边兔子思想的影响,李崇文能选择的只有民主。

最重要的是,李老的话让李崇文回想起南下的移民分到土地的情景,回想起移民来到安南后的生活。

这就够了吗?

这不够,李崇文想要做一些前所未有的事情,他要让李崇文这个名字在华夏的史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而不是在史书中被一笔带过,李崇文只是一个逃到南方的独裁军阀而已。

李崇文想要的是彻底改变安南人民的未来,李崇文想要建设一个国家,建设一个他所希望的国家,建立一个以爱国主义为根基、以民主法治为框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工业为目标、以人民福祉为归宿的现代化国家。

五四精神会推动安南社会思想解放,批判人民封建礼教,反对专制与愚昧,倡导科学精神,开放与包容,这都是安南所需要的。

这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一场属于安南的思想启蒙教育。

"李长官,教育才是我们未来,我不希望我们的安南变得和民国一样黑暗!变得和民国一样无药可救!"

"虽然我们已经剪去了脑袋上的辫子,但是人民心中的辫子还在!我们的思想落后了!"李文成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农村考察,发现人民虽然分了土地,开始学习复兴军提倡的汉文化,但是人们的封建思想依旧存在。

"你们知道吗?"

"在大审判的时候,我看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这场景现在还历历在目!"

"我们需要剪掉我们人民心中的辫子,让他们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李文成作为最早醒来的那批人,却又没有能力改变国家的衰败是极为痛苦的,李老在八桂的时候,就躲进大学,不闻窗外事。

不过李崇文的出现,让李文成看到了希望,看到实现他理想的机会,即便是在安南。

"李老,你想要怎么做?"

李崇文看到大家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毕竟在安南开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不是一件小事。

当年那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大家都有所了解,不敢轻易表达。

"我想先从基础的教育做起,我想把教育覆盖到所有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让农村的孩子也要受教育!"

李文成也知道,现在的安南不适合像民国一样开启大规模的文化运动。但是可以在学校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来实行,通过学校的孩子们去影响社会,用一代人的时间去改变。

特别是农村的人对读书人特别尊重,用他们的孩子去引导他们是最好的,就算不能成功。

也没有关系,只要孩子们的思想变了就可以了,这些移民的孩子才这个国家的未来。

"等一下!李老!"

"把教育普及到农村您知道要花多少钱吗?"

"我们工业化的资金都有些不够了,我们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能保证城市的教育已经是最大的努力了。"财政部的陈德明反对将教育普及到农村,并不是他不想而是真没钱了,现在安南到处都在花钱。

"可是,教育是人民摆脱封建思想的唯一可能。"李文成激动的说道,

紧接着李文成和陈德明吵了起来。

"德明,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的多少?"

李崇文决定增加教育部的经费。

"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八,长官教育经费已经够多了,再增加的话就——"陈德明看到李崇文想要增加教育经费立刻说道。

"不用说了,教育是根本。"

"把教育经费提高到百分之十六,同时从鹰酱的贷款中拿出百分之十五用于教育设施的建设。"

"德明你看看哪些项目可以减少的。"

李崇文坚持要增加教育经费,

"明白了,长官!"陈德明见到李崇文坚持,他只能照办了。

"李老,希望你能做好教育部的工作,我不希望用于教育的经费,用在其他地方。"

"长官你放心,我会亲自盯着每一笔经费。"李文成保证教育经费会落实到实处。

"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经费会进一步提高,希望李老您不要让我失望。"

"好了,大家先散会去吃个午饭吧,顺便休息一下!"

"下午继续讨论教育政策的事。"

李崇文看见午饭的时间到了,大家都有些饿了,就让大家去吃午饭了。一上午的会议,就讨论了李崇文视察的工业情况,以及教育经费的内容。

李崇文看着李老那有些佝偻的身影,不禁想起,李老送给自己的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安南的的未来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