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做兄妹如何?
魏堇渊看她如此自在的模样,同前世有什么区别呢?
在她的面前,哪怕他身居高位,只要没有威胁到她的时候,她都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无事,但想坐坐。”
“王爷,过来喝茶。”秦桑也给魏堇渊倒了一杯茶。
魏堇渊走过去,那茶水已经溢满了。
茶满请客离——
魏堇渊当做没看见,他送桑儿回府之后,立即去皇宫找皇帝写圣旨,盖玉玺印,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将军令,圣旨送去军营。
他连摄政王府都没有回,就来给她汇报魏翊钧的消息,结果她像是会变脸一样,对自己这个摄政王半点畏惧都没有。
秦桑看见他喝了一杯接一杯的茶水,真不相信魏堇渊看不懂她的意思。
“好茶。”魏堇渊放下茶杯说道。
秦桑微微一笑,“今天王爷辛苦了。”
“不及桑儿辛苦,要不是你,本王恐怕还得七八日才能出兵幽州。”
七八日——
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那秦桑还真觉得自己有点吃亏,白白失了这一世的初吻了。
“怎么了?”魏堇渊看秦桑的脸色,好像有些不开心,但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秦桑刚张嘴,就听见了敲门声。
孙嬷嬷急道:“大小姐,大小姐,皇太后来了。”
“谁?”
“皇太后。”
皇天后!
秦桑觉得有几分惊奇,随即看向魏堇渊,他是不是知道文太后要来?
魏堇渊一摊手,“本王可不知道她会来。”
秦桑抿着唇,“那王爷——”
魏堇渊直接起身,“本王得准王妃和文太后,少年皇帝的关系匪浅啊?”他眉头轻佻,似抓了她得把柄一样的表情。
秦桑有些心虚。
毕竟上一次她跟春嬷嬷说的话就是没拒绝文太后得靠近!“怎么,怎么会呢?”她强装镇定得回答。
魏堇渊看了看门外的方向,冷笑了一声,“桑儿可知今日小皇帝同本王说了什么吗?”
秦桑凝着眉头,她哪儿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魏琰说,如果本王把你让给他,他愿意禅位于本王。”
秦桑:“……”
魏堇渊眉眼瞬间冷冽下来,听见孙嬷嬷的敲门声,道:“快请文太后进来,外边冷。”
外边一点儿都不冷!
秦桑深呼吸一口气,想着还没有拿到手得百毒清便忍住了,她也不是那在乎名声得人。
魏堇渊要让太后看到他深夜在自己得闺房,那就看好了!
深呼吸一口气之后,秦桑对门外得孙嬷嬷道:“快请太后娘娘进来。”说着,也连忙出去迎接。
秦桑走出主屋后,孙嬷嬷就有几分怀疑,刚刚大小姐屋子里怎么像是有别人一样?
可她又不敢问,只好说道:“太后娘娘已经进来了,奴婢想着通知大小姐,跑着过来通知得。”
秦桑点点头,“只是太后吗?”
“只有太后。”不然还有谁?
秦桑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魏琰。
刚刚,魏堇渊说的话也让秦桑焦躁,魏琰怎么会和魏堇渊说那种话!
她分明已经跟魏琰说清楚了,她已经不算是原来得秦桑,他怎么就不信呢!
还不曾走出院子,秦桑九看见下人引着一个身穿暗色衣裳,戴着帷帽的人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秦桑和孙嬷嬷连忙跪迎,“民女秦桑恭迎太后娘娘。”
“奴婢恭迎太后娘娘。”
文太后将秦桑拉了起来,“进屋说话。”
秦桑:“……”
“屋中闷热,要不去凉亭。”
文太后心中急切,这夏末初秋得时节,蚊虫也利害,只道:“进屋说话。”便往主屋走了去。
秦桑张了张嘴,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便跟了上去,“快准备茶水点心。”“是。”
孙嬷嬷觉得大小姐的反应有些奇怪,但又说不上来是什么,应声就去准备了。
临进屋之前,秦桑硬着头皮冲了!
只是等她进去之后并未看见魏堇渊,文太后自然得坐在了软塌上,那软塌上的小杌子上还有两个茶杯。
一个是她喝得,一个是魏堇渊。
她下意识得往屏风后,她得床帏后面看了一眼,那后面藏一个魏堇渊应该没有问题。
“秦姑娘。”文太后喊了一声。
秦桑连忙福身,“太后娘娘,民女在。”
“今日哀家来也不跟你弯弯绕绕了,此番哀家时为皇帝而来——”
“太后娘娘,这,这不合适。”
“哀家当然知道不合适,可哀家那皇儿,他第一次喜欢一个女人,可偏偏,偏偏秦姑娘已经是摄政王的未婚妃了。”
“可即便如此,哀家看你也还是觉得亲切,皇帝要哀家告诉你,不管未来如何他对秦姑娘也是一样得,希望秦姑娘——”
“太后娘娘。”秦桑打断了文太后,这些话实在不适合现在说!
她拉着文太后的手,“民女只不过是普通女子,不值得皇上惦记,当初我救过皇上一命,皇上承诺灰娶民女,那只是恩情,并非爱情,还望太后娘娘转告皇上,从前一切都过去了。
当初民女救人也不是为了求回报,民女对摄政王情根深种,此生非他不嫁,太后娘娘莫要再说那些没用的话了!”
再说下去,鬼知道魏堇渊要怎么对付文太后,魏琰母子二人!
文太后原本还觉得秦桑不知好歹,但仔细回味过后发现她说话时的表情,以及她紧紧捏了自己得手两下分明是有问题得。
可是,这深更半夜,她一个未婚姑娘的房间还会有谁?
可若是没有人,她为何用这种眼神,还有捏自己得手!
魏堇渊!
文太后想到了这一点,下得脸色都差点变了!
好险,好险——
还好她没有去问幽州的那些事情。
秦桑挡再文太后面前,魏堇渊应该看不见文太后得神情,秦桑继续说道:“民女和摄政王是两情相悦,希望皇上,太后娘娘能祝福我们。”
文太后点着头,“对,对,你和摄政王天造地设的一对,往后,你救皇儿得恩情,哀家也不知道如何报答,不如,以后就唤我一声母后,认我做干娘,同皇帝做兄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