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看上了能如何,能跟摄政王抢?
文太后连忙命人去准备茶水点心,对秦桑更是嘘寒问暖。
“秦姑娘是吧?往后多来宫中走动,哀家一看你啊,就非常的喜欢。
你一看就是个极好的姑娘,也是摄政王有福,怎么找着你这么水灵又乖巧的人儿来呢?”
“太后娘娘谬赞了,秦桑不敢当。”
“真的,你真的非常的有福气啊,你看这脸,似银盘,却又不是大饼脸,这双眸子,秋水剪瞳,看看,这抬眸的一瞬间,像是水雾般的眸子,简直太美了。”
说着,文太后还拉着一旁的嬷嬷,“你瞅瞅,是不是福气的长相。”
嬷嬷当然配合,“对对,太有福气,甚至比太后娘娘的福气还要好呢。”
文太后:“……”
比她的福气还要好?
也是,人家是摄政王的未婚妃,而她呢,这个太后娘娘,这会儿还在给摄政王的未婚妃拍马屁呢!
但,只要能让她给皇帝多说几句好话,巴结一下也没什么,“呵呵,就是,这福气旁人求都求不来。”
秦桑微微含笑,是啊,这福气别人求不来,她还不想要呢!
只是,她万万没有想到文太后竟然这么的好玩。
回想魏琰看她时的眼神,以及他同自己说的那些话,秦桑不免遐想,如果原主没有被吓死,或许,魏琰会力排众议娶她为妃,然后再慢慢抬为皇后?
秦桑笑了笑,她觉得自己的想象力也还是可以的!
“嬷嬷快看,秦姑娘笑起来是不是觉得天都放晴了,百花都比不上秦姑娘的美丽。”文太后拉着秦桑的手说。
秦桑只觉得坐如针毡,堂堂文太后,后宫之主,天下女子的典范,说着这些也不知算不算违心的话,也不知道她难不难受!
不说旁的,看在原主爱慕魏琰的份上,秦桑笑道:“太后娘娘,你不必夸民女,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不妨直言吧。”
文太后:“……”
嬷嬷等人:“……”
搞得她们像是像小丑一样,原来人家姑娘早就知道有所求似的。文太后深呼吸了一口气,贴身的嬷嬷便将宫人都给遣散了,待那嬷嬷回来,文太后才道:“哀家虽贵为太后,但,朝堂上下,人人都知道皇上这个新帝一直都靠着摄政王才能处理好财政的,其实也没有什么求不求,就是望秦姑娘往后在摄政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我们皇上虽然年轻,但最是知恩图报的。”
最是知恩图报——
哎!
看看魏堇渊都做了什么,人家文太后还以为魏堇渊要把持朝政权力,搞不好还要弑君篡位呢。
但依着她的直觉,魏堇渊似乎不会那么做?
可是,魏琰,魏堇渊他们之间似乎也没有多少信任度可言,这就不得不说很奇怪了。
想了想,秦桑说道:“摄政王对皇上也忠心耿耿。”
文太后面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
好一个忠心耿耿啊!
如果真的忠心耿耿,那边境的匈奴人也解决了,这权力还握在手中做什么?分明就是别有所图啊!
秦桑可不傻。
就看文太后短暂的失神,从那微表情上她就能推断出文太后的真实想法。
她可不敢多说。
魏堇渊紧握权力不放,除了新帝的确还不适合掌权外,就是因为他要手握权力,然后要铲除幽州王爷的势力?
但愿不是她想得美。
但愿魏堇渊早一点儿行动,不然,那幽王都要老死了吧!
“对,对,本就是一家人,自然不能分心的。”文太后笑着说。
随即招呼秦桑吃茶,吃点心。
随后,文太后扶着额头,“哀家头疼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得去歇着,你若是无聊,便让宫中的宫女太监给你引路,去御花园,亦或者随便逛逛都行,可千万别拘着。”
“多谢太后娘娘,民女记下了。”“好。”
说着,嬷嬷就搀扶着文太后起身。
二人走进内室,到了寝宫之后,文太后才心跳如雷的看向贴身嬷嬷,“你说,我今日说的那些话,可有不稳妥的地方?”
“没有,太后娘娘不必多疑。”
“那你说,那魏堇渊一把年纪,都二十五了,要是结婚早,孩子都要跟人家秦姑娘差不多大的年纪,他当真喜欢秦姑娘吗?”
嬷嬷有些为难,想了想,说道:“那秦姑娘看着性子也挺软的,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谁知道摄政王怎么会看上她?”
“对啊,姿色是有几分,但绝不是绝色。”文太后说,“不说摄政王,皇帝不也看上了,可他看上了能如何,能跟摄政王抢?”
嬷嬷抿着唇:“……”
这叫什么事儿!
她也是第一次听说,皇帝抢不过权臣的!
嬷嬷干脆不提皇帝喜欢喜欢秦桑的话,只说今日的事情,说道:“这摄政王既然已经想娶王妃了,证明他应该不是外界传闻的那样不近女色,有什么断袖之癖,倒不如,趁这机会,挑几个绝色笼络一二?”
笼络——
文太后皱着眉头,“人家未婚妃还没进门,我这就送美人了,要是送得合心也就罢了,如果不合心,迁怒了皇帝这可如何是好?”
嬷嬷道:“可以试着让秦姑娘张罗啊。”
“她?人家还没进摄政王府,给她夫君送美人,她能同意,你尽出一些鬼主意,你怎么想的?”这美人没送过去,转头,秦桑给魏堇渊一吹枕头风,那她和皇帝母子两个就完蛋了!
嬷嬷委屈,“奴婢,奴婢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文太会深呼吸了一口气,那嬷嬷想了想,说道:“秦姑娘就是秦家隔了几服的旁支孤女,唯一的亲爹,那赵传都已经被撤官身了,且还同赵传断绝了父子关系。
这样的一个孤女,太后娘娘如果能认为义女,一则让摄政王脸上有光,二则,也好让秦桑为太后娘娘所用,就算不能通过秦桑安插美人进王府去,但也能通过秦桑知道王爷的一些动向不是?”
文太后无奈,只好点头,“只能如此了。”
说着,文太后看了看自己的妆奁,“你去把那一套金包玉的面首,还有新疆进宫的和田玉,全都给她送过去,然后说明哀家的意思,看看她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