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重阳大法会(七)
顿时他有些诧异起来,这大相国寺里虽然有卖烧猪肉的,可是这时候不应该已经卖完了吗?
而且这香味,似乎也不是烧猪肉的香味。
带着好奇,他被引回那间禅房。
屁股刚坐上凳子,还没等坐舒服呢,不一会儿,一个小沙弥端着一个木托盘走了进来。
那木托盘上,此时上面放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素面。
而那股子摄人心魄的香味,竟然此时就是从这碗面条中传来的!
“施主,僧录有言,请您进用斋饭。”
小沙弥放下碗,合十行礼后便退了出去。
年京夜道了谢,走到桌前,低头看向这闻着都香的呛人的面。
只见碗里就是一碗看似再普通不过的素面,那清澈的汤底,煮得软硬适中的面条。
而上面还铺着几片香菇、几根翠绿的青菜,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果然还是大相国寺里的斋面,一样的清淡。”
他心里嘀咕了一句,平时他也来大相国寺撂地过,也吃过这里的素面,知道也就那样。
可是奔波一天也确实饿了,而且这香味确实很神奇,想着便拿起筷子,挑了一筷子面吹了吹,送进口中。
然而,面条入口的瞬间,他的眼睛猛地瞪大了!
这面……这汤……
鲜!
难以形容的鲜香瞬间占领了他的整个口腔!
那是一种层次并不丰富、反而极其纯粹而简单的鲜美,远超他过去尝过的任何肉汤高汤!
香菇的醇厚、青菜的清爽,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激发到了极致。
但是,又都在这股鲜味面前败下阵来,导致每一根面条都吸饱了这极致的鲜味!
没见过的建议去找个某师傅的广告看看。
这怎么可能?
明明只是最普通的食材!
他又看了看,生怕这面条底下埋着牛肉。
然而,无论他怎么找,这面条就是普通的素面。
年京夜带着怀疑又喝了一口汤。
那鲜美的滋味又让他浑身舒泰,忍不住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看着这碗看似朴实无华的素面,心中震撼莫名。
这相国寺的项基础莫非换师傅了?
此时,大相国寺的香积厨里,烟火气正浓。
张永春摇着扇子坐在门口,听着里面吸溜吸溜的吃面声,看着热闹。
而此时,真好方才给年京夜送饭的小沙弥端着空空如也的大碗回来,遇到在厨房门口“视察”的张永春。
张永春瞥了一眼那光可鉴人的空碗,挑眉问道:
“这年京夜,胃口倒是不错。
都吃完了?”
小沙弥连忙端着碗躬身:
“回大僧录的话,年施主确实都用完了,看起来……用得甚是香甜。”
说话间,还咽了咽口水。
张永春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一旁正在扒拉着同样面条的两个火工头陀。
此时,这两人吃得满头大汗,唏哩呼噜,一脸满足。
“你二人觉得,今日这素面滋味如何?”
张永春踱步进去,随口问道。
一个满脸横肉的头陀赶紧咽下嘴里的面,粗声粗气地赞道:
“回大人!鲜!太鲜了!香得舌头都快吞下去了!
俺在寺里做了十几年饭,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素面!”
另一个也连连点头,咂摸着嘴回味:
“是啊是啊!
就是最普通的罗汉面,香菇、青菜、豆腐丝,可这汤头……哎哟,鲜得没法说!
比俺以前在外面吃过的任何肉汤面都香!大人,您这调味的方子真是神了!”
张永春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淡淡道:
“嗯,知道鲜就好。那你们可知,这鲜味从何而来?日后该如何用料?”
两个头陀互相看了一眼,较为机灵的那个连忙道:
“知道知道!
大人您拿来的那叫‘天锦地萃松茸鲜’的宝贝粉末,小人们都谨记了!
每次熬汤底时,只需撒上那么一小撮,万万不敢多放!
这宝贝金贵,味道也厉害,一小撮便能点石成金!”
“对对,然后再在出锅的时候,放一勺您的那个‘千里飘香芬芳油’,便能化腐朽为神奇!”
“记住便好。”
听着眼前的俩火工道人已经掌握了怎么使用最基础的科技,张永春满意地点点头。
“从明日起,寺里所有的素斋,无论是僧众的还是香客的,都按今日这个标准和鲜味来做。
重阳法会期间,更要如此,让所有人都尝尝咱们大相国寺‘仙家滋味’的素斋。”
他摇着扇子吩咐道。
更狠的科技他不是没有,但是那要等着最后关头用,这几天造势,不用太厉害。
要有对比,才有层次。
没坐过大马力,你都不知道啥叫推背感。
“是!谨遵大人吩咐!”
两个火工头陀赶紧躬身应下。
而张永春嘱咐完,刚走出香积厨没多远,就见小沙弥觉明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双手合十行礼:
“张施主!张施主!可找到您了!
姐儿,不,师姐们都已经在禅房里候着了,都按您的吩咐准备好了。”
张永春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赶紧兴致勃勃地对一直跟在身边的何诗菱道:
“诗菱,快!回去把咱们准备好的那些‘行头’都拿过来!”
“是,公子!”
何诗菱赶紧应声快步离去。
张永春则对觉明道:“前头带路。”
说着,他自己领着何书萱,跟着觉明来到寺院深处一处较为僻静的禅院。
推开禅房的门,只见里面整整齐齐站了二三十位年轻的女尼。
她们虽都穿着宽大的缁衣僧袍,戴着尼冠,但大多面容清秀,身姿窈窕,低眉顺眼地站在那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哎呀,没想到,福通这老和尚的品味不错啊?
张永春扫视一圈,满意地咂咂嘴。
还都是挺有味道的。
于是,他开口问道:
“你们之中,谁是领头的?谁是大师姐?”
站在前排的一位约莫二十出头、容貌最为秀丽、气质也略显沉稳的女尼上前一步。
她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声音清冷:
“阿弥陀佛。贫尼清露,暂为姐妹们的执事。见过大僧录。”
张永春打量着她,问道:“清露?好名字。俗家姓什么?”
清露眼帘低垂,答道:
“回大人,贫尼俗家姓姚。”
“姚清露,嗯,正好。”
张永春念叨了一句,随即拍了拍手。
对着清露,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道:
“既然如此,就从你开始吧。
先脱衣裳。”
ps:补更新补更新,今晚会把重阳法会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