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天府之国
沙雕继续向东南方向飞行。′k?a·n?s?h`u/b`o_y,.,c~o-m·
下方的景色如同缓缓展开的画卷,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先前那雄浑苍凉、雪峰林立的景象,逐渐被抛在身后,
取而代之的是起伏和缓的丘陵与蜿蜒交织的河谷。
虽然时值冬月,山野间依旧覆盖着些许未化的残雪,
但大片大片的墨绿色松柏林,以及那些即使在冬季,
也未曾完全凋零的阔叶林木,顽强地渲染出与西域、高原截然不同的生机。
空气也不再是那种干冷刺骨,虽然依旧寒冷,
却带上了一种湿润的感觉,吹在脸上不再如刀割,反而有种沁入骨髓的凉意。
“看!田地!好多田地!”
临安公主,指着下方兴奋地喊道。
众人望去,只见丘陵之间,一片片被精心整理过的梯田,层层叠叠,
虽然冬季作物尚未完全长出,但田埂规整,沟渠纵横,显是富庶农耕之象。
远处,开始出现成片的竹林和村落。
村舍多是白墙灰瓦,或依山,或傍水,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起,一派宁静祥和。,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
“我们是不是快到蜀地了?”
常氏也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期待。
连日来的奔波冒险,眼前这宁静的田园风光显得格外珍贵。
李祺观察着下方地貌,又抬头看了看日渐西斜的太阳,
点头道:“看这地貌和农耕景象,我们应己进入巴蜀地界。
此地应是蜀地西北边缘,再往前飞行一段,若能见到大江,便是真正进入蜀中腹地了。”
朱棣长长舒了口气,夸张地活动了一下肩膀:“可算到了!
这一路又是沙暴又是雪崩的,骨头都快散架了!
老子现在就想找个热炕头,喝上一壶滚烫的蜀中好酒,再美美睡上三天三夜!”
徐妙云嗔怪地看他一眼:“殿下就知道喝酒睡觉。
蜀中人文荟萃,风光奇秀,正该好好游览一番才是。”
“游!肯定游!”
朱棣立刻改口,嬉皮笑脸,
“边喝边游,边吃边游!
听说蜀中美食甲天下,火锅、担担面、夫妻肺片……嘿嘿,老子这次非得吃个遍不可!”
他这一说,众人顿觉饥肠辘辘,连朱标都忍不住笑了笑:“老西这话倒提醒了我等。~比?奇,中\雯?王. ′首?发.
连日赶路,风餐露宿,确实该寻一处稳妥之地,好生休整一番,也尝尝这蜀地风味。”
“太子哥哥说得对!”
临安公主立刻举手赞成,
“我要吃甜的!听说蜀中有好多好吃的糖食!”
刘璟则温声道:“妾身曾阅《华阳国志》,载蜀中‘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乃天府之国。
如今亲眼得见,虽仅一隅,己觉名不虚传。
若能观其水利农耕,民生百态,实乃幸事。”
王敏小声补充:“也……也要给父皇母后挑选年礼……”
她始终惦记着常氏之前的话。
李祺见众人兴致高昂,便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在前方寻一稍大些的城镇降落,步行入城,也好更真切地体察此地民情。”
又飞行了约莫半个时辰,一条宽阔的大江如同玉带般出现在下方,
江面开阔,水流平缓,虽值冬季枯水期,依旧气势不凡。
江畔,一座城池的轮廓逐渐清晰。
城墙依山势而建,颇具规模,码头上船只往来,城门口车马行人络绎不绝,显得颇为繁华。
“此地应是嘉陵江畔的一处州府重镇。”
李祺道,“我们便在城外僻静处降落吧。”
沙雕在城外一片无人的山林坡地,平稳降落。
众人整理了一下衣袍,抖落风尘。
虽然衣着依旧华贵,但连日旅途,难免沾染风霜之色,反而显得不那么扎眼了。
朱棣深吸了一口冰凉湿润的空气,叉腰感叹:“嘿!这巴蜀的空气吸着都感觉软和些,不像西北,吸一口都拉嗓子眼儿!”
李祺笑了笑,将沙雕引至密林深处隐蔽好,这才带着众人向官道走去。
踏上坚实的官道土路,看着两旁虽在冬季仍显青绿的草木,
以及远处整齐的田畦和悠闲吃草的水牛,众人都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西域的黄沙、戈壁的苍凉、雪山的酷寒,仿佛都成了遥远的过去。
官道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挑着担子的农夫、推着独轮车的货郎、骑着毛驴的士子,
还有明显是异族打扮、牵着马匹的商队。
人们的衣着虽也厚实,但颜色似乎比西北百姓更为多样,说话的口音软糯婉转,即使听不懂,也觉别有韵味。
“这蜀地百姓,看着面色似乎更为红润些。”
朱标观
察着过往行人,低声对李祺道。
李祺点头:“天府之国,物产丰饶,战乱较少,民生相对富足安逸。”
正走着,忽听得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声,夹杂着呵斥与哭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前方路旁围着一圈人。
一个穿着绸缎、脑满肠肥的乡绅模样的人,正带着几个恶奴,拉扯着一个老汉。
老汉衣衫褴褛,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身边一个十西五岁、面黄肌瘦的小姑娘吓得瑟瑟发抖,哭成了泪人。
旁边还倒着一副破旧的扁担和两个空箩筐。
“求求王老爷!再宽限几日吧!
小老儿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把租子凑齐!
我就这么一个孙女了,不能让她去抵债啊!”
老汉老泪纵横,声音凄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