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嬷嬷的儿子
赵迁却是懵的,这位世子夫人开始说话还好好的,之后又突然提到丫鬟的亲事,惹得他好一阵紧张,可接下来却又出现了眼前的一幕。
他这个主角像是一下子成了边缘人,不过心里却是高兴的。
这两人当日都帮过自己,能够终成眷属他也由衷地感到喜悦。
被这一打茬,赵迁心里也好似放松下来,不再有之前来见世子夫人的紧张感了。
只是,待他抬起头去打量四周时,却是对上了一双浑浊带泪的眼睛。
“长富……”当屋里的人还在消化无名提亲的事时,突然耳边传来一道带着哽咽的声音。
赵迁心里一颤,这个名字,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听过了?
当年他与娘亲冲散后被一名教书的老先生所救,对方也是房子被毁,妻儿不知所踪。
那教书先生见他孤苦伶仃,就带着一块在沿岸的村落里住了下来。
他那会还用着江长富的名字,也是想看看能否寻到娘亲。
只是此时,瞅着眼前这张已经老去却依稀熟悉的面庞,赵迁已经泪流满面,“娘!”
一声带着哭腔的娘,穿过十多年的岁月,就这样唤了出来。
郑嬷嬷往前紧走几步,她口中的长福也迎了上去,一老一少,互相搀扶着彼此,很快屋内便传出一阵呜咽声……
周围看着的人都愣住了,只是等回过神来后,又忍不住为这对母子唏嘘,更为之高兴。
尤其是沈舒窈。
她前两日还问过世子爷寻人的进展,没想到今儿一个无意中的见面,竟让嬷嬷找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
郑嬷嬷这么多年都跟着他们姐弟俩,更是把她当作自己的后辈来看。
大约是老天爷开了眼,竟让杨管事发现了这个名叫赵迁的年轻人,又施以人间难能可贵的善心。
瞅着那对互相搀扶着的母子哭声渐息,无名也已经退了出去。
想着今儿这一出,他亦是感叹不已。
但望见小丫鬟只顾着看嬷嬷,竟没有注意到他离开,无名瞬间觉得自己的求亲任重而道远。
燕誉堂里渐渐安静下来,丫鬟们搬来椅子,让两人坐了,他们这才当着主子的面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别后的经历。
嬷嬷一边听儿子说一边又忍不住擦眼泪,之后又笑了起来,就这么时哭时笑的。
赵迁徐徐地道:“我们在水道沿岸的村落盘桓了五年,后来先生死了,我才不得已离开。之后的日子也是滇沛流离,好不容易跟人到了京城,却又生了病,结果被捡回去,那人给我抹了些药,人倒是奇迹般地好了起来。本以为遇上了好心人,结果又被他交给码头卸货的工头。那些人专门在外捡一些生活无着的人回去养着,死了就算了,好了之后便像是无偿卖给了他们,只有做不尽的活儿,做得不好非打即骂,儿子就是被打得奄奄一息时为杨管事所救。”
虽然大衍朝局稳定,可世事多艰,纵是天子圣明亦无法普照到每一个角落。
沈舒窈感叹,她身边的几个小丫鬟已经听得红了眼眶。
最后郑嬷嬷总算道:“你怎么叫赵迁了?那我的长福呢?”
赵迁无奈地笑道:“当时杨管事问我叫什么,儿子以为他问的是来京城做什么,遂答找钱,他许是未听清,便叫我赵迁。出门在外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叫什么不是叫,所以儿子就听之任之了。”
郑嬷嬷敲他,“谁说的?你可是江家人,这样可对不起你那死鬼爹。”
大家想着江长富的名儿,跟找钱也有些关系,又都笑了起来。
说到最后,嬷嬷总算是平静下来,想起了她那笔不小的私房钱,“那长福你便在笔墨铺子里好好做,娘还帮你存了一笔娶媳妇的银子呢。”
听到说娶媳妇,江长富笑得腼腆,遂问:“您就不能自己花用?万一找不到我的呢?”
郑嬷嬷却是笑得一脸神秘:“你是我儿,娘亲有感应的,就是知道你还活在世上。”
当郑嬷嬷把所有的银钱倒在几上时,江长富一时吓住了,“怎么这么多?”
那个靛蓝色的旧布袋里装的全是钱,除了一些小小的银锭子,还有不少的铜板。
堆在那儿,满满的一桌,都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心意。
沈舒窈看着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她之前还怕嬷嬷不好保存要帮其换成银票,可郑嬷嬷说了:“我喜欢这样放着,闲时数数,便觉得生活有奔头。”
沈舒窈后来明白了,这每一个银锭子都代表着嬷嬷对儿子的满腔母爱。
她们看着那个红着眼眶的年轻人,以为郑嬷嬷终于放下一桩心事要把银子交给儿子时,却听她道:“先放我这儿吧!等你娶媳妇时再说。”
那原本红着眼眶的江长富倒是被娘亲的形为逗笑了,见周围的女子都在笑,他自己面上也热了起来。
泪流完后,便只剩下了欢笑。
接下来,郑嬷嬷终于送走了儿子,燕誉堂却仍旧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昔日一脸严肃看上去满含心事的郑嬷嬷也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她不再叨叨小丫鬟们话多没有规矩,而是非常耐心地教导着她们。
只是她视线扫过大丫鬟巧薇时,又像是带了点儿遗憾。
沈舒窈看着嬷嬷的样子,渐渐地闻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儿。
心说自己还在为丫鬟们的归属担心,嬷嬷怕是已经亲自培养儿媳妇了。
她在心里笑叹一声,抬头就见萧墨不知什么时候回了燕誉堂,此时正一脸笑意的望着她。
“世子爷!”沈舒窈赶忙奔了过去,她这会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就好像一只欢快的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