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这是对待在政治斗争时失败者的常规手段。
说白了,大家都是要脸面的,如果直接被贬谪的话未免做的太绝了。
所以一般来说。
都是明升暗降,不是外放出京,就是给一个位高而权不重的位置,让失败者来养老!
而楚归麓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被明升暗降的失败者!
画面中。
楚归麓跟着自己父亲,正行进在黄河以北的平原上,准备沿着官道,前往幽州上任。
萧临月看着这个画面。
起初还没觉得有什么,可思索刹那后,他就忽然眉头一皱。
“幽州……”
“大都都是地方军政长官,手上不仅握着行政权,还有兵权,而广华年间,就是契丹人开始崛起的时候!”
“不对劲,这很不对劲!”
“从之前的推演开看,楚归麓绝对是辽东大败的罪魁祸首之一,那么换句话说,就相当于颍川楚氏阴结契丹,通敌叛国!”
萧临月想到这里,忽然身躯一颤!
是了!
楚归麓父亲的这一次被外放幽州。
不仅导致了颍川楚氏和寿春谢氏,这两大世家门阀之间结下了深仇旧恨,还直接导致了颍川楚氏有机会接触到契丹,与契丹私下媾和!
“砰!”
“该死!”
萧临月脸色刷的一下变得阴沉下来。
伸手重重一拍桌案,心中对于自己的猜测无比肯定!
而事实,也果然如此。
【绍兴五年,春。】
【正值十五岁的你,在私宅内,见到了一名头戴毡帽,身穿大衣的古怪男子。】【你的父亲将他迎入书房中,二人交谈了整整两个时辰,等交谈结束后,你发现你的父亲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眼神突然间显得无比锐利起来!】
【事后,你的父亲见到你的第一句话,就是……】
画面中。
一个中年男子坐在主位上。
面前的书桌上放着一页纸张,纸上写了些文字,没等楚归麓进入书房后看清楚这些文字,楚父就开口了。
“大郎。”
“我颍川楚氏,传承至今,已经临近八百年。”
“八百年来几经浮沉,甚至于连差点灭族的危机,都经历过三次,可我颍川楚氏仍然都扛过来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要强大!”
说这话的时候。
楚父的神情间浮现出一抹自傲之色。
“如今,为父算是看清楚一点了。”
“大魏已经腐烂进骨子里了,是救不成了,哪怕再来一个像太祖那样的人物,也得把这天下打烂之后重建才行!”
“而这五年来,为父与契丹接触良多。”
“接触的越多,为父就越觉得契丹必定能够成就大事,日后说不定,可以入主中原,另立新朝!”
“而这,就是我们颍川楚氏更进一步的天赐良机!”
说到这里。
楚父忽然伸出手,指向了楚归麓。
“你!”
“从今日开始,就去河北边军中效力吧!”
“为父已经帮你铺好了路子,你可以畅通无阻的一步步晋升!”
晋升。
自然是有要求的,而最大的要求,莫过于战功。
楚归麓身为世家子弟,原本是完全不需要在军中混饭吃的。
因为按照惯例。他只需要蒙荫入仕之后,在家族所在地的范围内,担任官员,然后一步步的顺着他父亲走过的路往上爬,最终入省拜相。
然而,颍川楚氏却遭到了打压。
这条路子即便是可以走,未来的成就也定然不会支撑他拜相了。
所以。
正道不行,就只能走旁门左道了!
楚父为楚归麓谋划好的旁门左道,就是入河北边军,然后靠着战功逐步升迁,最终执掌兵权,并借助日益强大的契丹而重振颍川楚氏!
至于战功从哪里弄来……
“看到纸上所写的字了吗?”
“按照纸上所写的,每过一段时间,契丹就会主动配合你,给你把战功送上门来!”
闻言。
画面中的楚归麓直接一把抓起了纸张。
而顺着他的视角,萧临月也定睛看去,只见纸张上写的,是契丹族中的一些部落!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些部落,在萧临月的认知中,果然如楚父所说的那样,被楚归麓带人给杀光了!
“战功!”
“原来楚归麓成为河北总兵的战功,就是这么来的!”
萧临月心中顿感毛骨悚然。
“契丹蛮子,当真狠辣。”
“为了在大魏内部,培养出一个掌握军权,能够配合他们夺取天下,入主中原的世家门阀,竟然甘愿牺牲同族人的性命……”
萧临月喃喃自语,可说到这里,她忽然话语一顿。
“不对!”
“这些部落全都是不满于契丹掌权者的部落!”
“好啊,好啊,这竟然是一箭双雕之计!”
“不仅用我大魏的边军帮契丹自己杀了这些内部的反对势力,还用这些人的人头,充作战功,养出了楚归麓这么个混账!”萧临月咬牙切齿。
心中已经彻底在颍川楚氏的脑袋上,刻下了通敌叛国四个大字!
但很快,她就双眉一挑。
契丹这一招。
怎么看上去,这么眼熟啊……!
似乎她为了杀兰陵高氏,用的好像也是这一招!
甚至于她还更加过分。
把高知廉特地免除死罪,发配沦陷的幽州,当成一个顺水人情,来送给大魏的反贼头子宁晨!
“呃……”
“这不一样,朕这一计是驱虎吞狼之计!”
“跟契丹蛮子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怎么能够混为一谈呢?”
萧临月摇摇头,将这些杂念抛之脑后。
而不知不觉中,系统推演的时间,也终于越过了中间的几十年,来到了绍兴五年这个关键的节点!
这时,楚父已经病故。
而楚归麓最终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河北总兵,并且还兼任着幽州大都督,是字面意义上的封疆大吏!
虽然不在朝中,不是宰相。
但在河北这片地界上,楚归麓就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土皇帝,任何人,都奈何不了他!
甚至于河北边军。
也在楚归麓几十年的经营下,变成了他和颍川楚氏的私兵部曲!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古人诚不欺我!”
“而到了这一步,接下来应当就是楚归麓串联契丹,从而炮制出那场绍兴五年的辽东大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