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一本《太平经》,传道千万家!

有了《太平经》。

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的积累,太平道基本上就已经算是正式成立了!

下一步。

就是迅速扩大影响力。

让更多人加入太平道,成为宁晨掀翻这个世道的一大助力之一!

“我亲自给你挑出百余名精锐,担任你的随从和护卫,与你一起直接去南边的瀛州、冀州传道吧!”

“我则率军,跟在后边。”

“将涿州、莫州等地的土匪恶霸剿杀干净,并拉进与百姓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这些地区,也纳入麾下!”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宁晨早就仔细想过了。

当务之急。

还是要尽可能的迅速增多自己的忠实信徒。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更多的积分从而兑换大量的武器兵马,以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来人,取笔墨纸砚过来!”

宁晨招呼一声,随后亲自为张角铺开宣纸,并站在一旁为他研墨。

“写吧!”

“且把《太平经》写下来吧。”

“只是遣词造句注意一些,不要用拮据聱牙的字词,以免百姓们看不懂,听不懂。”

“属下明白!”

张角重重点头。

沉吟片刻后,提起毛笔蘸满墨汁,开始在宣纸上埋头书写起来!

“燕云既堕,长城崩摧;胡马窥河,衣冠泣血!”

“黄天哀生民如刍狗,敕吾主执九节杖,涤荡妖秽。今告兆民:非叩首可赎奸佞之罪,唯刀剑能开太平之门!”

“昔者废帝割地,媚胡自保,致山河破碎,此君王之孽也;门阀夺田,饥骨塞川,此豪强之孽也!”

……

序言之后。

就是《太平经》的正文。

正文中把太平道的主张阐释的清清楚楚。

即便是三岁小儿,听完后都能懵懂的理解什么叫做均贫富,什么叫做致太平!

良久后,张角一气呵成写完了《太平经》。

《太平经》的字数其实并不多,约莫也就一千五百多字左右,大抵相当于《送东阳马生序》的篇幅。

但其中包含的意味。

却足以称得上是开天辟地!

除此之外。

宁晨还亲自动手,根据完整版的《太平经》,写了个简略版的《太平经要义》,篇幅很短,只有寥寥两百余字。

这点篇幅,也就相当于不到半篇《出师表》。

但确实把《太平经》的重点给写上去了,而且遣词造句,更加平白。

甚至在重点部分,都干脆用了半文半白。

但凡识字的百姓。

通读几遍之后,哪怕没有任何人的讲解,都完全能够理解太平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做完这一切后,宁晨长舒一口气浊气。

“大功告成了!”

“张角,你带着这原本的《太平经》,带人去冀州传道!”

“我则带着这简略版的《太平经要义》,广泛的分发给普通百姓们,让他们自己参详,自己明悟!”

传道是一门技术活。

这一点并非宁晨擅长的,但对于张角这么个老一辈造反家来说,那简直就是专业对口!

所以。

深入敌后传道的任务,自然得交给他。

至于涿州等在内的州县,宁晨打算在扩张势力,清剿地方土匪恶霸时,顺道把简略版的《太平经要义》直接发给百姓。

这么干,当然会降低传道的成功率。

可现在不是讲究成功率的时候,而是要讲究效率的时候!

先把范围铺展开。

等日后在扭过头,仔细的再传一遍太平道就好了。

“这也就是所谓的量变引起质变…但在质变之前,起码得先形成量变才是!”

张角把《太平经》收好。

躬身一礼之后,等宁晨亲自为他挑选好护卫人选,便带上行囊,重新踏上了征途。

目标,冀州!

而陈胜也在不久之后,带上人马离去,按照宁晨的吩咐,开始向东、北两侧扩张了。

宁晨也没有闲着。

他离开议事堂,直奔大寨内专门给铁匠、木匠等工匠们,打造各种器械之地而去。

“见过主公!”

“敢问主公来此地,有何吩咐?”

在场、的工匠,有一部分是出自于各大山寨,还有一些人则是宁晨从幽州城中带出来的。

宁晨之所以把他们聚在一起。

倒是并非让他们来打造武器,而是将幽州土匪们的武器融成铁水,打造用于耕种和开荒的锄头、犁耙、铁锹等铁制农具!

士农工商这个等级划分。

虽然死板,但并非没有任何的道理。

无论在哪个年头,农业都应该是重中之重,而河北道原本的农业,其实非常发达。

但无奈,遭到了兵祸。

大量的田地被抛荒,粮食产量锐减。

宁晨如今占据了幽州,并且准备将势力进一步扩张,倘若没有农业根基,那他的势力也终究是无根之萍!

诚然。

他可以用系统积分来兑换粮食。

可他能强行养活十万人,但若是五十万人,一百万人,甚至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呢?

所以恢复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将是他造反大业中至关重要的事!

“打造出多少农具了?”

“回禀主公,今天下来,我们已经打造好两百把锄头,一百多把铁锹了。”

宁晨微微皱眉,拿起一把锄头看了两眼,便道:

“质量可以,但产量不够。”

“二十万百姓等着用铁制农具,还要继续加把劲,争取在收割麦子前,打造出万把锄头和铁锹,以及数万把镰刀!”

现在是四月。

河北的冬小麦要到五月中旬左右成熟。

距离现在还有一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造这么多农具,难度其实非常大。

铁匠负责人咬咬牙,最终郑重点头。

“属下明白了,一定尽全力,不让主公失望!”

“属下已经招募了两百多个青壮年当学徒,估计不久之后,他们也可以打造一些简单的农具了!”

“好!”

宁晨满意颔首。

“除此之外,我还需要抽几个熟练的铁匠,打造一些别的东西。”

说话间。

宁晨就从怀中,取出了那份《太平经要义》。

“这本书上一共有字240个,我需要你们打造出一批相对应的铜制模块!”

“打造好后,仔细排版。”

“然后刷上墨汁,成批次的印刷出大量的《太平经要义》,好发给百姓,增多我太平道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