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确实长在了她的审美上
“新能源汽车确实是风口,但水深,得看三个核心。
技术壁垒,供应链稳定性,还有市场渠道。
你们说的这个团队,有做过样机测试吗?续航和充电效率的数据怎么样?”
之前空闲时,她有自己钻研过新能源领域的专业知识。
她一连串的问题问的专业,林太太立刻从旁边的包里拿出一个平板电脑,点开一份文件递过来。
“这是他们给的资料,样机测试过三次,续航能到八百公里,充电半小时能充到百分之八十,比市面上大部分车型都强。”
黎燃接过平板,仔细翻看着数据报告,时不时皱起眉问两句。
“电池供应商是哪家?有没有长期合作协议?”
“专利申请进度怎么样?有没有可能涉及侵权风险?”
她问的又细又准,林太太和赵太太一边答,一边交换着惊讶的眼神。
没想到黎燃小小年纪,竟然是真的懂行。
周太太在一旁笑着喝酒,心里却暗自得意:看吧,我就说她靠谱。
能独自住在1号别墅的女孩子,就不会是普通女孩子。
看了差不多十分钟,黎燃把平板还回去。
“从资料上看,团队实力还行,数据也没什么水分。
不过我建议你们抽时间去他们的实验室看看。
实地考察一下生产流程,再跟核心成员聊聊未来的规划,毕竟纸上谈兵终觉浅。”
“那是自然。”林太太连忙点头。
“我们本来就打算下周去考察,要是你有空,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去?有你在,我们心里踏实。”
黎燃想了想,下周没什么要紧的事,便答应了:“可以,时间定了告诉我就行。”
“那太好了!”赵太太一拍大腿。
“要是你觉得这项目能投,我们想拉你一起入股,多个人多份力,你看怎么样?”
周太太也帮腔:“是啊黎小姐,你眼光比我们毒,有你带着,我们也敢大胆投。
钱的事你不用愁,我们仨凑的钱够启动了,你哪怕少投点,占个股份,帮我们盯着点就行。”
黎燃看着她们真诚的眼神,心里忽然觉得挺暖。
这圈子里大多是利益交换,像这样真心实意拉着一起赚钱的,不多见。
她想了想,说:“钱我可以投,不用少投,按比例来就行。
不过我有个条件,我不参与日常管理,只看季度财报和重大决策。你们要是信得过我,咱们就一起做。”
“信得过!怎么不信得过!”林太太笑的眼睛都弯了。
“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赵太太立刻拿起手机:“那我现在就约团队负责人,下周就去考察!”
周太太笑着举杯:“这才叫姐妹同心,其利断金!来,为了咱们的新项目,干杯!”
四只酒杯在氤氲的热气中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黎燃靠在池边,看着眼前这三个为了事业两眼放光的女人,忽然觉得,所谓的“太太圈”,也不全是攀比和算计。
至少此刻,她们眼里的憧憬和热忱,是真的。
夜色渐深,汤池里的笑声此起彼伏。
从项目聊到珠宝,从孩子聊到旅行,话题不断切换,却始终轻松融洽。
黎燃很少这样敞开心扉的聊天,此刻却觉得,偶尔卸下防备,和投缘的人说说话,也是件惬意的事。
直到月上中天,几人才依依不舍的散去。
黎燃坐在保姆车里往回走,白烽递过来一条毛毯:“大小姐,要不要眯一会儿?”
她接过毛毯盖在腿上,看着窗外掠过的灯火,轻轻眯起了眼睛。
车里很安静,只有空调的微风声。
她忽然想起赵太太问起纪凛川时的样子,忍不住勾了勾唇。
纪凛川,确实长在了她的审美上。
只不过,爱情这个东西,还是不碰为好。
第二天,黎燃睡的正香。
突被一阵电话的嗡嗡声惊醒。
昨晚和几位太太聊到深夜,此刻睡意正浓,哪成想,这么一大清早,就有人扰人清梦。
她闭着眼摸索了半天,指尖终于触到冰凉的屏幕,按亮一看,谢辞。
她眉心紧皱,又瞥了眼时间:6:59。
离系统每天雷打不动的任务发布还差一分钟。
这人是定了闹钟专门掐着点来的?
黎燃打了个哈欠,接通电话,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和慵懒。
“谢总这是把生物钟调成公鸡了?”电话那头的谢辞显然没料到她声音会是这个状态。
顿了两秒才开口,语气里透着点歉意:“吵醒你了?抱歉,我以为这个点你已经醒了。”
“醒没醒不重要。”
黎燃往枕头里蹭了蹭,声音懒洋洋的。
“重要的是谢总这积极性,本身就够优秀了,还要把我们这种不积极的卷飞起。”
谢辞被她噎了下,低笑一声:“城西那个文旅城项目,我约了设计院和施工方今早碰面,想带你去现场看看。
另外,合同我让法务拟好了,正好一起签了。”
黎燃知道他打电话是因为这事。
昨天电话里两人谈过的。
不过城西那块地现在荒着呢,有什么好看的?
心里这样想,她也就这样说了。
“现场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片荒地吗。”
她揉了揉太阳穴,试图驱散残留的困意。
“不一样。”谢辞声音温柔又磁性。
“现场能看到初步的地质勘测报告和排水规划图,这些细节电话里说不清楚。
而且……我想让你亲眼看看活动中心的选址,那边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我打算保留下来,做个户外阅读角。”
黎燃沉默了几秒。
她对这些商业规划不太懂,但老槐树户外阅读角这些字眼,莫名戳中了她。
“行吧。”
她掀了掀眼皮,说:“地址发我,你们多久到?”
“不行我让司机去接你?”
间接的意思就是,我去你家里接你?
“不用,我自己过去。”
黎燃一口拒绝,掀开被子坐起身。
晨光透过窗帘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眯了眯眼睛,说:“那八点半,项目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