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学习

李哲甚至还一时兴起,跑去了广粤。

体验了一把最地道的早茶文化。

虾饺、烧麦、凤爪、肠粉……

琳琅满目的精致点心,让他这个早已习惯了“深渊料理”的“美食家”,也感到了由衷的赞叹。

在这场看似漫无目的的旅行中,李哲见识了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品尝了不同地域的美食。

也遇到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

有在旅途中寻找灵感的艺术家,有揹着吉他浪迹天涯的流浪歌手,有辞掉工作环游世界的揹包客……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烦恼。

李哲就像一个最忠实的听众,静静地倾听着他们的故事,分享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指挥官”,也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肌甲师”。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会笑会哭,会感到迷茫与困惑的……

旅人。

在这场旅途中,他也遇到了一些“熟人”。

在蓉城的一家火锅店里,他“偶遇”了正在和朋友聚餐的白望舒。

她依旧是那副大大咧咧的模样,一边涮着毛肚,一边和朋友们开着玩笑,笑得前俯后仰。

李哲只是在邻桌,静静地看着她,没有上前打扰。

在西湖的断桥之上,他看到了正在写生的“朱雀”小队队长。

那个在战场上充满了艺术气息的男人,此刻正一脸专注地,用画笔描绘着眼前的湖光山色,神情宁静而祥和。

甚至,在某个不起眼的街角,他还看到了正在执行便衣任务的白羲和。

他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眼神中的锐利,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李哲看着这些在“轮回”中不断与自己产生交集的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

他就像一个拥有了“存档”的玩家,看着这些还在按照“主线剧情”行动的npc。

既感到亲切,又感到……

疏离。

十一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当8月31日的午夜钟声,再次敲响时。

李哲正躺在海星岛别墅那柔软舒适的大床上。

他没有丝毫的意外,也没有丝毫的抗拒。

只是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迎接那早已注定的……

又一个,8月20日。

……

假期,并没有给李哲带来真正的解脱。

当他再次从那个熟悉的8月20日的清晨醒来时,一股更加深沉的空虚感,瞬间将他吞噬。

短暂的放纵与逃避,就像一场绚烂的烟火,虽然美丽,却无法驱散那笼罩在他心头的,永恒的黑暗。

他意识到,单纯的享乐,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只会让他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变得更加的麻木与空虚。

“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利用它。”

李哲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但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种充满了毁灭与发泄欲望的火焰。

而是一种更加沉静,更加内敛,充满了求知欲的智慧之光。

他决定,将这无尽的轮回,变成一个独属于他自己的,没有时间限制的……

超级图书馆。

他要利用这无限的时间,去学习,去探索。

去掌握那些他曾经渴望,却又没有时间去触及的知识。

他要将自己的大脑,打造成一个无所不包的“移动资料库”。

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对抗这该死的宿命。

于是,一场充满了赛博朋克与学霸气息的“轮回学习计划”,就此拉开序幕。

这一次,他没有再去理会那场早已烂熟于心的演习。

也没有再去进行那场毫无意义的旅行。

他只是在轮回开始的第一天,就利用零的辅助,悄无声息地,黑进了联合政府的最高资料库。

那里面,存放着人类文明有史以来,几乎所有的知识结晶。

从最基础的初等数学,到最前沿的量子物理。

从古典的哲学思辨,到现代的社会学模型。

从古老的炼金术手稿,到最新的机甲工程蓝图……

所有的一切,都如同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呈现在了李哲的面前。

“零,开始吧。”

李哲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遵命,指挥官。‘知识之海’下载计划,启动”

在接下来的无数个“十一天”里,李哲彻底化身为一个求知若渴的学者。

他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知识的甘霖。

在三个轮回的时间里,也就是第一个月内,他重新巩固了自己所有的基础学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那些曾经让他感到头疼的公式与定理,此刻在他的眼中,却像是一首首充满了韵律感的诗篇,充满了简洁而深刻的美感。

他甚至还抽空,将几门主流的外语,都学到了母语的水平。

第二个月,开始攻坚更高深的领域。

他沉浸在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海洋中,试图从那些冰冷的公式与抽象的模型里,窥探到宇宙执行的终极奥秘。

他甚至还利用零的超强算力,对爱因斯坦的场方程,进行了全新的推演,得出了几个连当世最顶尖的物理学家都未曾想到的,充满了颠覆性的结论。

第三个月,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实用”的学科。

机械工程、材料学、能源学、人工智慧……

他将“第三新东京市”的完整设计蓝图,以及联合政府所有的机甲设计图纸,都下载到了自己的资料库中,进行着废寝忘食的研究与解构。

他甚至还利用海星岛地下基地的自动化生产线,将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变成了现实。

一架拥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无人机蜂群,一套能够进行微米级精度操作的奈米机器人,甚至一个拥有初步人工智慧的“电子宠物”。

他的知识储备与动手能力,在这日复一日的学习与实践中,以一种指数级的速度,疯狂地增长着。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战士”。

更是一个博学的“学者”,一个疯狂的“科学家”,一个充满了创造力的“工程师”。

在这场孤独的求知之旅中,李哲并非完全与世隔绝。

他偶尔也会以“匿名”的身份,出现在一些顶尖的学术论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