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挖铁轨
李云龙抬头一看,顿时眉开眼笑,扔下铅笔就迎了上来:“哈哈,老子的大功臣回来了!怎么样?这一趟出去,没遇到啥危险吧?”
“顺利得很。¨我¨的/书`城` !免!废¢越~毒+”张岩笑道:“小鬼子现在估计还在满世界找他们的物资呢。”
“快说说,捞了多少好处?”李云龙迫不及待地拉着张岩坐下,眼睛放光。
张岩压低声音,开始报账:“粮食大概又弄了西五百吨,各种炮弹子弹无数,卡车十九辆,装甲车九辆,坦克两辆,还有大批的汽油,药品,被服…”
李云龙听得嘴巴越张越大,最后猛地一拍桌子:“好家伙,你小子这是又端掉鬼子一个师团的补给啊,坦克都又弄回来两辆?还是中坦?!哈哈哈,老子这下真他娘的成土财主了!”
他兴奋地搓着手在屋里转圈:“这下老子的装甲大队又能扩编了,哈哈哈,冈村宁次那老鬼子,现在怕不是要气得吐血三升!”
“旅长,这些东西…怎么处理?还是老规矩?”张岩问道。
“老规矩!先在你那放着。”李云龙压低声音,“挑一部分,慢慢拿出来,就说是咱们敌后武工队零敲碎打积攒的。”
“坦克和装甲车,等过段时间,找个由头,就说是在山里偶然发现的鬼子废弃的秘密仓库。回头我让老赵写报告。”
“明白。”张岩会心一笑。
正当两人沉浸在再次“发财”的喜悦中时,赵刚拿着一份电报,脸色凝重地快步走了进来。
“老李,石头,你们都在。,求\书\帮? ^冕/废_岳~黩¢刚接到总部转来的紧急情报。”
“啥情况?鬼子又搞幺蛾子了?”李云龙收敛笑容问道。
“比那更麻烦。”赵刚将电报递给李云龙。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因为近期一系列重大失利和那些物资失踪事件,深感颜面尽失和震怒。”
“他认定山西境内的皇军指挥系统出现了严重问题,甚至怀疑高层有内鬼。”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沉重:“为此,他亲自从关东军调来了一名他的心腹爱将,坂田信哲的胞弟。”
“据说比他哥哥更擅长山地作战和扫荡的坂田信义,前来山西,担任第一军新任的特种作战联队联队长,并赋予其极大权限,专门负责…”
“清剿我们这些顽固分子,尤其是要查明物资失踪的真相,恢复交通线安全。”
“坂田信哲的弟弟?”李云龙眉头一皱:“娘的,打了哥哥,又来弟弟?还真是不长记性,他来干嘛?给他哥报仇?”
“恐怕不止报仇那么简单。”赵刚摇头。
“总部首长判断,此人来者不善,其带来的战术和部队很可能与以往不同,要求我们务必高度警惕。”
“尤其是你,老李,还有石头,你们最近风头太盛,很可能是他的重点目标。”
李云龙冷哼一声,将电报拍在桌上:“老子管他什么坂田信义还是信驴,只要他敢来,老子就让他跟他那个短命的哥一样,有来无回!”
三天后
师部的命令来了,白纸黑字,目标明确:切断河北通往山西的主要铁路线,尽最大可能延迟日军向山西境内,特别是太原方向的物资补给。?白~马*书-院′ `首~发\
旅部里,李云龙,386旅旅长、赵刚三人围着地图。
“老规矩,”李云龙用手指重重敲着平安县的位置:“我带新五旅出去砸铁轨,老家就交给老领导和老赵了!”
386旅旅长点点头,神色严肃:“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和赵刚,出不了岔子。鬼子刚吃了大亏,又来了个什么坂田信义,这时候出去敲打一下,正好,不过,这次你别亲自带队了。”
“啥?”李云龙眼睛一瞪,“老子旅长不带队,谁带队?这么大规模的行动…”
“就是因为规模大,你才更不能去!”赵刚接过话头:“你现在是旅长,不是团长,需要坐镇指挥全局。”
“而且,总部情报显示,那个坂田信义很可能就是冲着你来的,你留在根据地,反而更安全,也能统筹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李云龙梗着脖子还想争辩,386旅旅长拍了拍他肩膀:“赵刚说得对。你现在是咱们这两支队伍的主心骨,不能轻易涉险。让张大彪他们去,足够了!
李云龙咂咂嘴,最终还是妥协了:“行行行,听你们的,老子就留在家里看家,不过说好了,仗怎么打,前线指挥得由着张大彪他们自己决断,老子不遥控。”
“这个自然。”
作战计划很快确定:新五旅下辖的15团,16团,17团全部出动,加强王承柱的炮营,孙德胜的骑兵营,以及刚刚组建的装甲突击大队。
总计近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堪称豪华。
而张岩,作为此次行动的特别顾问和后勤处长,随军出发。
有他的【即时标记】在,鬼子的兵力部署,巡逻路线几乎是透明的。
特务营则留守平安县,负责周边侦察警戒,严防那个新来
的坂田信义搞小动作。
出发前夜,李云龙把张大彪,孙泉,杨怀义,王承柱,孙德胜还有张岩叫到跟前。
“这次出去,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李云龙目光扫过众人。
“咱们现在鸟枪换炮了,不是以前的小米加步枪,仗,要给老子打出气势来,但也不能蛮干。”
“特别是你,柱子,炮弹管够,但别他娘的瞎打!要给老子打得准。”
“还有你,孙德胜,你的骑兵现在阔气了,别就知道闷头冲,多配合坦克行动!”
“是,旅长。”众人轰然应诺。
李云龙最后看向张岩,语气郑重:“石头,这帮愣小子就交给你了。你的任务最重,既要当眼睛,还得管着他们的肚子和弹药箱,关键时刻,还得帮他们擦屁股,多费心。”
“旅长放心!”张岩重重点头:“保证把兄弟们全须全尾地带回来,顺便把鬼子的铁轨都给您拧成麻花!”
“好,要的就是这个劲儿,出发。”
浩浩荡荡的队伍趁着夜色开拔出平安县。
坦克和装甲车,拖曳着火炮的卡车,骑着东洋大马的骑兵,以及士气高昂步兵行列,无声地融入太行山的夜色之中。
张岩没有坐在舒适的卡车驾驶室里,而是和骑兵营的侦察兵一起,活动在最前方。
他的【即时标记】将半径十公里范围内的敌情实时反馈回来。
“前方五里,小河村据点,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连,没有重武器。”
“右侧山路,鬼子一支运输队,三十多辆大车,护卫兵力一个分队。”
“铁路线方向,巡逻队频率增加,每隔半小时有一队装甲巡逻车经过。”
一条条清晰的信息通过通讯兵迅速传回后面的指挥部。
负责前线总指挥的张大彪看着地图上被精准标注出来的敌军位置:“他娘的,这仗打得也太舒服了,鬼子在咱们眼里就是脱裤子跳舞——看得一清二楚!”
他立刻根据张岩提供的情报调整行军路线,完美避开了几股不必要的敌人,首插此次破袭的核心目标,一段位于两山之间,易于破坏且难以快速修复的铁路线。
到达预定地点后,部队迅速展开。
17团负责外围警戒,阻击可能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日军援军。
16团负责清除铁路沿线的碉堡和哨所。
15团主力和工兵连,则负责实际的破袭作业。
王承柱的炮营占据了有利的炮兵阵地,炮口首指可能出现日军援兵的方向。
孙德胜的骑兵营和装甲突击大队则作为机动预备队,随时准备扑杀出现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