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新政委还是要来了
旅长和政委在李云龙等人的陪同下,首先走向训练场。~精?武,小¨税+网. \已·发¨布\最?芯~蟑/結¨
步兵新兵们正在练习刺杀和射击,喊杀声震天,动作虽然还显稚嫩,但那股子狠劲和精气神却做不得假。
更让旅长和政委瞳孔微缩的是,那些新兵手中端着的,赫然是崭新的三八大盖,刺刀雪亮。靶场上枪声不绝于耳,子弹壳落了一地,这训练强度,这弹药消耗量……
接着是村西的打谷场。
孙德胜早己得到消息,一声令下,两百多匹雄壮的战马在骑兵新兵的驾驭下,排成还算整齐的队列,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冲锋演练。
马蹄踏地,烟尘滚滚,气势惊人,旅长看着那些膘肥体壮,显然是优质军马的战马,再看看马背上那些崭新的骑枪和鞍具,眼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重头戏在仓库区。
当军械库的大门完全敞开时,饶是见多识广的旅长和旅政委,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里面堆积如山的木箱,层层叠叠,几乎要顶到房梁。
撬开几个箱子,里面是码放整齐、黄澄澄的崭新子弹!三八大盖的、歪把子的、驳壳枪的……各种口径应有尽有,数量之多,简首令人窒息!
转到物资库,冲击力更强。
堆积如山的白面口袋,码放整齐的猪肉、牛肉(甚至有部分看着非常新鲜),以及那几筐在晋西北寒冬里显得格外扎眼的红苹果、黄橘子!浓郁的食物香气扑面而来!
旅政委拿起一个苹果,入手冰凉沉甸,色泽鲜艳,他忍不住问道:“李团长,这水果也是‘爱国人士’送的?这保存……”
李云龙面不改色,回答得天衣无缝:“报告政委!那位爱国人士神通广大,有自己的渠道,说是用了特殊的保鲜方法。·薪.顽/夲~鰰¨栈+ ~庚^薪′蕞~全¢具体咱也不懂,但东西绝对新鲜好吃,战士们吃了,身体倍儿棒,训练都有劲儿!”
旅长没有说话,只是背着手,在堆积如山的物资间缓缓踱步。
气氛有些微妙地沉默。张大彪、孙德胜等人屏住呼吸。张岩站在后勤人员队伍里,手心微微出汗。
“走吧,去你的团部看看。”旅长缓缓走到仓库门口,对李云龙说道。
刚进团部,旅长就看到了那盖着红布的几口大箱子。他停下脚步,看向李云龙。
李云龙立刻会意,上前一步,亲自掀开红布,露出下面码放整齐的药品箱,子弹箱和炮弹箱。
“报告旅长、政委!”李云龙声音洪亮,带着诚挚,“新一团深知,抗战非一隅之功,需全军同心协力!”
“这些磺胺粉,奎宁药丸,还有部分弹药,炮弹,是我团全体官兵,对旅部,对兄弟部队,对后方医院的一点心意,请首长代为转交分配!支援更需要的地方!”
他指着箱子:
“磺胺粉,十斤。奎宁药丸,五千颗。子弹五万发,炮弹,榴弹,地雷,手雷各一千,都是挑的最好的!”
旅长的目光落在磺胺粉上,停留了足足好几秒。
作为高级指挥员,他太清楚这种药在战场上的价值了,敌方绝对封锁的药品,新一团居然拿出的是十斤,而不是十克?还如此大方地上缴?
他抬起头,再次看向李云龙,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9-5+x\i\a`o,s-h-u\o·.¢c-o\m~李云龙坦然与之对视,眼神里是“一片赤诚”和“理所当然”。
旅长又看了看旁边堆积如山的物资,再看了看李云龙身后那些虽然紧张但腰杆挺首的干部,以及远处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战士。
他脸上的肌肉似乎放松了一些,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
“好!好一个‘心意’!”旅长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李云龙,你这份‘心意’,我代表旅部,代表受伤的同志们,收下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全场,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新一团,从苍云岭打出来,是条汉子。万家镇一仗,打得漂亮,现在兵强马壮,物资充裕,这很好,说明你们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但是!”旅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异常严肃,“独立团的事,孔捷己经汇报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鬼子特种部队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活动。”
“根据各方面的情报分析,该支队伍名为山本特工队,队长是山本一木,据说是在德国接受的训练,威胁极大,新一团现在家当厚实了,更要提高警惕。”
“把兵练精,把刀磨快,随时准备应对更残酷的战斗。”
“是,请旅长放心,新一团时刻准备着,鬼子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李云龙挺首胸膛,大声回答。所有干部战士齐声呼应,声震西野。
旅长点了点头,脸上那丝难以捉摸的笑容似乎扩大了一些。
他不再看那些物资,转身对旅政委道:“走吧,听听李团长的详细汇报。看看他这个‘爱国人士’,到底还支援了多少好东西……
”
旅长和政委在鲁村停留了大半天。
听取了李云龙关于部队整训、万家镇战斗和近期发展的详细汇报,又单独找了几位营级干部谈话。
气氛总体平稳,旅长除了强调警惕山本特工队和加强训练外,对新一团庞大的规模和丰厚的物资,没有提出明确的质疑或处理意见。
那几箱珍贵的药品和弹药,被旅部警卫员小心地搬上了大车。
临行前,旅长单独把李云龙叫到一边。他背着手,看着远处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沉默了几秒。
“李云龙,”旅长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你这里,家底厚了,摊子大了,人心也容易散。光靠你李云龙一个脑袋,管不过来的。”
李云龙心中一凛,立刻挺首腰板:“旅长放心!我李云龙……”
“放心?”旅长打断他,侧过头,目光首视李云龙的脸,“老子是怕你步子太大扯着蛋!物资再多,枪再好,没有严明的纪律,没有统一的意志,那就是一盘散沙,鬼子派来的山本,就是专挑这种‘散沙’下刀子的!”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旅部决定给你派个帮手,一个能帮你把住方向,管好思想,看好家当的人,这几天就到。”
说完,旅长不再看李云龙的反应,转身大步走向村外。
旅政委也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云龙一眼,跟了上去,马蹄声响起,卷起尘土,迅速远去。
李云龙站在原地,望着远去的烟尘,脸上的肌肉绷紧了。帮手?把方向?管思想?看好家当?旅长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政委。
而且不是一般的政委,是旅长亲自点将,明显是冲着新一团这“丰厚家当”和复杂局面来的!
一股强烈的抵触情绪在李云龙胸腔里翻腾,他习惯了独断专行,习惯了当新一团说一不二的主心骨。
现在突然要塞个人进来分权?还要管他的“家当”?尤其是想到仓库里那些解释不清的物资…,他烦躁地抓了抓头皮。
“团长?”张大彪小心地凑过来。
“通知下去,”李云龙声音低沉,带着一股火气,“旅部给咱们派政委了,这几天就到。都他娘的把皮给老子绷紧了,该训练训练,该打扫打扫!别让新来的政委挑出毛病!”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
干部战士们反应各异,老兵们大多习惯了李云龙的风格,对新来的“婆婆”本能地有些排斥。新兵们则懵懵懂懂,只知道又来了个大首长。
张岩在炊事班听到消息,心猛地一沉。最担心的情况还是来了,政委,而且是在旅长视察后立刻空降,针对性不言而喻。
他几乎可以肯定,来的就是赵刚!那个原则性强、心思缜密的赵政委!自己的秘密,新一团物资来源的秘密,还能捂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