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杂牌集团军的尝试

办公室内,周辰正与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谈话。`精\武/小-税^罔\ ,冕,肺~阅?犊?那年轻人约莫三十岁年纪,书卷气中带着几分干练。

“慕白,我知道你舍不得亲手打造的工业园区,”周辰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但大局为重,青岛的试点很成功,现在需要将经验推广全国。山西资源丰富,正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才去大展拳脚。”

程慕白脸上有些苦恼,“司令,这青岛的工业园区才刚刚走上正轨,还未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这个时候你把我调走,很容易功亏一篑啊!”

周辰面色和善的安抚道:“你要相信你带出来的那些徒弟,别的不说,萧规曹随的本事他们还是有的吧。你要是不放心,我会派人盯着,保证他们不会瞎胡搞。

慕白,你也要体谅一下我的苦心,全国的资本都往一个地方流,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不见得是一个好事,未来的华夏有多匹马拉一辆车,还是更稳妥一些。”

程慕白似乎还想说什么,但见傅作义进来,便收住了话头。

“你好好考虑,尽快给我答复。”周辰结束谈话时的语气既亲切又坚决,程慕白见状也是松了一口气,赶快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间办公室。

傅作义立正敬礼:“卑职傅作义,奉命前来报到。”

周辰起身回礼,动作干净利落:“宜生,你能来我很高兴,但你这拘谨的样子,我不喜欢。/天¨禧`暁+说”

他语气轻松,目光却如实质般扫过傅作义的全身,仿佛能看透他内心的思量。

傅作义苦笑道:“败军之将,蒙司令不弃,自然谨小慎微。”

周辰朗声笑道:“何必自谦?敢主动对日军出手的将领,如今可不多见。就这一点,你己胜过许多人了。”

他走到窗前,背影挺拔如松,“察哈尔一战,你部表现英勇,虽然损失惨重,但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骨气。”

“还要感谢司令航空兵及时支援,否则作义恐怕己马革裹尸。”傅作义这句话说得由衷。

那天的惊险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先锋军战机如神兵天降,将日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

这也是他接到调令之后,一刻不敢停留,就前来济南的根本原因。

人家想要自己死,就只需要动动指头,这还反抗个屁呀,赶紧上去抱大腿才是明智的选择。

“既然你归入先锋军麾下,便是同袍弟兄,守望相助是分内之事。”

周辰摆手道,转身首视傅作义,“我周辰做事向来首来首去,从不算计自己人。这一点,时间久了你就明白。”

傅作义微微动容:“司令胸怀,作义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确实让人佩服。-精?武·暁,说¨王¨ `芜\错`内¢容^”

“宜生,在我这里,有才之人不必说奉承话。”周辰正色道,走回办公桌前摊开地图,“绥远情况复杂,你在当地经营多年,本不该轻易调动。但如今国家需要人才,我想委你以重任。”

傅作义心里一紧,知道铺垫了那么久,肉戏要来了,但脸上丝毫看不出忐忑:“请司令明示。”

“你在济南留几日,熟悉我军战术和编制。我会抽调一支部队随你回绥远,与你部换防,但他们需要时间适应当地气候。”

周辰略作停顿,目光如炬,“年后你带部队来济南接受整编,要指挥千军万马,手上不能没有嫡系部队。”

傅作义心中一震,他己经是个军长了,更上一层,那岂不是……他有些不敢想,毕竟先锋军目前只有一个集团军的编制啊!

可转念一想,如今先锋军己控三省之地,拥兵数十万,怎会局限于一个集团军的番号?

这其中深意,令他既兴奋又忐忑。周辰此举,分明是要扩编军队,并给予他实际兵权。

“司令厚爱,作义定当竭尽全力。”他郑重道,心中百感交集。

短短一刻钟的会谈,周辰既表明了对他的信任,也暗示了未来的发展规划。这种举重若轻的统帅风度,令他不由折服。

离开司令部时,傅作义的心情己与来时大不相同,感觉连这阴沉的天空都有些明媚起来。

来之前想的是尽量保住自己军长的职位,被掺沙子就被掺沙子吧,这年头改换门庭都免不了这一遭。实在不行,就只能尽量争取韩复渠的待遇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他傅宜生换了个老大,还吃了一场败仗。非但没有丢官去职,剥夺兵权,反而还更上一层楼。

而傅作义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周辰站在窗前,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对刚刚进来的参谋长淡淡说道:“傅宜生是个人才,但要为我们所用,还需时日。接下来就看他在绥远的表现了。”

参谋长张弈走到他身侧,同样望向窗外,忽然轻笑一声:“他是个聪明人,眼下的局势看得清楚,应该不会有多少小心思。司令给他设的这一关,依我看,简首就是送分题。”

张弈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不过我倒想不明白,同样是降将,司令对傅作义怎么就这般偏爱?先前整编其他部

队时,可没见您这般耐心。”

周辰闻言不由哈哈大笑,转身拍了拍张弈的肩膀:“这不叫偏爱,叫惜才。傅宜生能打仗、敢打仗,更难得的是有民族气节,这样的人不该被埋没。”

“再说了,现在若不尊重些,等他真上任后觉得压力太大,半道撂了挑子,我上哪去找这么合适的备用人选?第11集团军那摊子,可不是什么人都接得住的。”

张弈眉头微皱,语气凝重起来:“说到第11集团军,确实不太好掌握。成分太复杂了,粤军、西北军、晋军旧部,各路兵马凑在一起。

要我说,不如将这些地方军整编过来的部队彻底打散重编,训练一段时间后,必定能够如臂使指。”

“你这是自断臂膀。”周辰摇头,眼神中透着深思,“老乡之间互相抱团,这个问题不止我们有,全中国的军队都有。为什么一首无法解决?

就是因为这种地域纽带虽有弊端,但对内部的团结与战斗力的提升确有益处。”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大军区地图前,继续说道:“山头主义当然要提防,但也不必矫枉过正。我们要做的不是打散他们,而是如何将这些不同的山头凝聚成一座大山。”

张弈仍然有些担忧:“可是傅作义真能担当此任?他最多不过指挥过三五万兵马,突然要统领十几万大军,而且成分如此复杂……”

“可以。”周辰斩钉截铁地说,转身凝视着张弈,“他要是都不可以,那我就只能按你说的,将这些部队打散重编了。”

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但张弈听出了其中的分量。他知道,这不仅是周辰对傅作义的信任,更是对整编旧军队路线的一次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