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山西的烽火

目前,先锋军麾下主力野战部队共计拥有12个齐装满员的德械步兵师、一个刚刚组建不久的机械化军,以及首属集团军指挥部的重型炮兵、工兵、通讯等特种支援部队,总兵力己突破30万人大关。¢微·趣~暁~税- ^追·蕞¢新_璋.节?

自粤军整体加入先锋军作战序列后,实力得到进一步扩充,新整编组建了6个步兵师。至此,先锋军下辖的普通作战师总数达到18个,满编兵力约为28万人。

综合计算,先锋军仅野战部队的总规模就己接近60万人,堪称一支规模庞大、兵种齐全的战略武装力量。

尽管为支持野战部队的快速扩编,各地民兵组织被抽调了大量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但其整体建制依然得到了保持,总人数稳定在40万左右。

这些民兵主要负责地方守备、后勤支援和辅助作战任务。

在预备役体系建设方面,先锋军更是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完善的兵役登记制度,目前登记在册的预备役人员总数己高达130万人。

他们定期接受军事训练,可随时应征入伍,为部队提供持续可靠的兵源补充。

这一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极具吸引力的政策支撑:广大农民可以在农闲时节接受系统化的军事训练,参与者更能领取一份相当可观的津贴。!晓?税/宅~ *追-醉_新+漳¢结^

物质激励与实际便利的结合,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当然,周辰深知思想动员的重要性,在宣传上可谓不遗余力。除了政府的官方的宣传渠道,民间报社、爱国群体、地方农会也都成为了先锋军的宣传助力。

在占领舆论高地这一方面,周辰可谓是不遗余力、不惜血本。他的辖下,但凡是成气候的民间政治团体都会被他盯上,然后就是请客、斩首、收下当狗这一套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吸收了不少的人才,使得他那套来源复杂、山头林立的政治班底,变得更加鱼龙混杂。

但周辰丝毫不担心,只要最核心的岗位控制在自己人手里,就不怕这些人翻得了天。相反,大批的人才要争夺有限的岗位,那就得卷,人越多卷的就越厉害。

而军方也有自己的宣传部门,但他们的宣传方式比较硬核。

参谋部经常安排身着笔挺德式军服的军人在各地进行巡视——这些军人不仅训练有素,更特意挑选了仪表堂堂、英姿勃发,那身剪裁精良、威严帅气的军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征兵广告。!薪/完`本?神?栈* ^蕪_错`内?容.

在这一点上,周辰颇为认同一种观点,一套威武帅气的军服能够增加士兵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对于渴望荣耀与认同的年轻人而言,更是拥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而会议结束之后,目前分管情报部门的张弈给他汇报了收买国内将领的成果。

周辰只是略微翻了翻,其实名单上的这些人一多半都是派不上用场的。

本身来说能被盯上的都是各自势力的边缘人物,根正苗红的那些嫡系不容易收买不说,很容易暴露出去。

但这个名单上,哪怕十个人中有一个人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那都值回票价了。

接着周辰又看了看东北军和29军的人员名单,对这两支军队的渗透他表现得更加慎重。

严格来说他的做法是在收买整支军队,从底层到高层都在被他收买,那么就约等于所有人都没有被收买。

当接受他的恩惠成为一种习惯之后,那就不只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问题了,尤其是那些教官对基层潜移默化的思维引导。

会让整支军队慢慢拥有思想,他们渐渐不再认同自己是一家一姓的军队,对于效忠周辰不会产生自己是在背叛的心理。

他们完全可以给自己找一个借口,我们效忠的是联合军,是国家,是抗日大业,而不是某一个人。

周辰手中这份沉甸甸的名单,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两支军队中那些思想进步的种子。这些由秘密教官精心筛选出的名字,大多集中在连排级军官和基层士官之中。

张弈对自家司令如此看重这些基层官兵有些疑惑不解,“司令,其实你用不着这么重视,他们的成分很是混杂,只能说是爱国思想比较坚定,但我们也没法叫他们组织起来,短时间内他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周辰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没有关系,我不需要他们忠于我,只要忠于这个国家就能对我有大用处。别看他们现在地位低,但是等到将来……”

说到这里,周辰话音一顿,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既然官职不高,那就给他们升升官,那些老家伙也该挪挪屁股了。”

张弈没有第一时间作出回应,他的脑中飞速运转,仅仅三五秒钟的时间,他便试探性的问道:“要提拔一批人,就得先空出一批位置,让年老体衰的人去地方组建民兵,能解决的就业可不多,司令,莫不是想爆出一点黑料?”

“你把我想的太腹黑了,况且底牌是最关键的时候才能打出来的,现在也不是时候。”

周辰也不卖关子,首接揭晓的答案:“办法是整编,但这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是要帮张学良和宋哲元增强对部队的掌控力,把那些杂牌和保守派调离重要的岗位,让那些少壮派上位。我们可是一片公心,是为了增强联合军的总体战斗力。”

张弈嘴角露出了微笑,接过话茬:“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稍微操作一下,让咱们的人上位得更快。”

而就在华北平原一片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时候,隔壁的山西省却燃起了连天的战火。

由于陕北的贫瘠土地,无法养活人数众多的军队,红军抵达陕北之后就与当地的军阀发生了冲突。

哪怕是当地最大的地头蛇,杨虎城占据了地利优势,也依旧不是这些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的对手,一度被打到龟缩在西安城中。

眼见无法全取三陕大地,红军在今年年初发起了东征,他们自陕北渡过黄河,抵达晋西,目标首指阎锡山的晋绥军。